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财务报表审计问题研究

2021-09-27 14:25张露
今日财富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张露

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利用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有机结合,能够使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得到良性发展。本文从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出发,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关优化措施,旨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企业需要在重视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展开科学、合理的研究,通过将两者深入结合,更能在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方面给予重要的支撑,有效提高企业面对风险的能力。

一、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一)优化审计流程

明确财务报表审计流程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除正常的操作流程外,内部控制对审计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更能优化审计流程。其中主要包含:一、审计流程的电算化。现阶段企业审计流程中使用电算化并不多见,但由于财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多数企业在审计中增加了电算化的应用,审计流程在内部控制中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审计效率。二,筛选审计人员,组建专业审计小组。审计流程相较于内部控制流程来说,其执行多需要审计人员的配合,故此,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在企业的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工作需要拥有专业化的审计水平,因而需要企业积极加强对审计专业人才的引进,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合理优化审计流程。通常来说,审计流程的顺序是固定的,但也存在不同企业中的财务状况各不相同的情况,因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会对审计流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合理设计审计流程,并对其进行优化是企业优化管理必然选择。内部控制的有效梳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和审计风险,进而提升审计效率。

(二)调整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方法上。审计方法包括核对法和调节法等。其重要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选择审计方法。内部控制流程的不同反映出的审计流程也存在着差异,因而,企业在选择审计方法时,需要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而选择最适合企业财务的审计方法。二,调整审计步骤。完整的审计流程具有较多的审计步骤,在众多的步骤中,除不能更改的步骤外,在其他步骤上的优化与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更是提升审计效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的关键因素。三,复核审计工作。审计方法的不同反映的审计报告也有所不同,在具体流程中,细节不同、环节不同都易使审计报告存在差异甚至造成报告结果的偏差。而有效减少误差的方法则是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复核工作,能够实现在降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增强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三)影响审计工作

内部控制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内部控制管理下,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效率。依据相关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严格的核查,并进行真实的检查,从而给出具体的审计报告。得出的审计报告在性质方面属于说服性,但非结论性。审计工作的职能是为使用者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而非绝对的意见。因而,使得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增强,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二,审计风险降低。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融合,使得企业能够得到准确的审计信息和结果,内部管理也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设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弊端,及时予以解决,使企业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三,提升审计的质量。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中,会具体针对企业整体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依据风险的评估结果做出合理的审计流程规划,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弊端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有针对性的更正,保证审计工作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的现状

现阶段,部分企业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仍简单的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设计制定财务审计方案,在整个过程中缺少对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浮于表面,只能简单依据发展战略进行制度的制定,财务管理方案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无法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存在在财务报表审计方案设计中,缺乏相关专业人士,仅能简单的依据模式化的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说明,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定方法。简单、机械式的制度方案对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意义,无法使财务报表的业务设计与财务工作的发展方式相符合。甚至造成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与推进。在实际操作中,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要时刻保持其实施方式的创新性,从而使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完整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制定创新发展的审计工作中,无法正确认识到财务核算性质的工作特性,对不同类型技术资源的应用分析不足,在此背景下,无法保证企业的内部管理策略符合实际的发展需要,進而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方法在创新方面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若能充分整合财务报表的各方面资源,则能够保证财务报表审计的整体准确性。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尽管能够及时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无法发挥对财务报表审计方式的控制作用,造成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运行中无法展示技术优势实现审计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三、优化企业内部控制财务报表审计问题的措施

(一)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管理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企业在发展中按照规定落实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已有一定的丰富经验。首先,建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监控指标体系。企业需要将财务指标的变动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判。企业在进行监控体系的制定中需要选择能够反映公司真实的资产管理水平和真实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以某公司为例,若其债务资本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当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低于负债的成本时,则证明其还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需要制定与国家标准相符合的经营管理办法。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监控体系在完善的过程中,要对公司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及时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监控体系拥有有价值的参考意义。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办法时,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制度及管理办法需要覆盖到整个公司的员工,既要包含公司的管理层领导,更要包含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另外,还需要在具体细节的实施过程中要相对完善。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现状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财政部发布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