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宁,蒋好忱*,雷宝佳
(1.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陕西 西安 710054;2.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存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强度的提高,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而土壤侵蚀是自然资源领域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土壤侵蚀危险度主要是指有效土层厚度被完全侵蚀所需的时间,即抗侵蚀年限。土壤侵蚀危险度主要用于评估、预测在无明显侵蚀区引起侵蚀和已侵蚀区加剧侵蚀的可能性大小,同时表示以当前侵蚀速率发展,该土壤层能够承受的侵蚀年限。评估和预测土壤侵蚀危险度,对于自然资源保护、土地经营、农业开发以及经济建设均具有预防和预警意义[1]。
目前已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土壤侵蚀危险度进行了研究[2-9],但大部分国内学者均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很少涉及北方地区,孙希华[10]等首次对北方地区(济南市丘陵地区)不同坡度等级、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危险度进行了评价。本文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东部的张口屯小流域为典型样区,研究了东北黑土区的土壤侵蚀危险度,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拜泉县东部的张口屯小流域(图1),为东北黑土区腹地,是黑土流失重点区域;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为河流谷地地貌类型,以台地和低丘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黄土状粘土;土壤类型为黑土,植被类型丰富。由于降雨集中、耕作粗放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保持黑土肥力、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发展经济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研究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年平均降水量为489.4 mm,53.3%的降水集中在7-8月;年平均气温为1.3℃,无霜期为155 d,数据来源于拜泉县近40 a的气象观测资料。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 (审图号:GS(2008)1341)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土壤数据、地形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其中土壤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地形数据由1∶50 000地形图生成,DEM空间分辨率为10 m;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目视解译2014年 WorldView影像获取。
首先利用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估算土壤侵蚀模数;再根据土壤资料获取土层厚度和土壤密度等数据;然后根据减去了临界土层的有效土层厚度与年平均侵蚀 深度的比值,计算土壤表层所能承受的侵蚀年限。 具体公式为:
式中,N为黑土层的抗蚀年限,单位为a;H为不同土壤类型的黑土层厚度,单位为cm;ρ为各类土壤的容重,单位为g/cm3;A为侵蚀模数,单位为t/(hm2•a);f为单位换算系数。
土壤侵蚀模数通过通用土壤流失方程[11](USLE)计算获取,即
式中,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单位为J/m2;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单位为t/hm2;L、S分别为坡度因子和坡长因子;C为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许多学者对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和区域复杂程度的差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完善的计算模型。本文主要考虑的是梯田和地埂两种措施,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梯田和地埂的覆盖范围,并通过经验值得到。参考相关资料以及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设置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为0.029,地埂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为0.145。
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对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土壤类型分布、土壤容重、土层厚度等土壤属性数据;并利用DEM提取了坡度、水系、流域边界等地形水文特征信息,如图2~5所示。
图2 研究区地形
图3 研究区坡度
图4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
图5 研究区土壤类型
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将土壤厚度、土壤容重、侵蚀模数式(1)进行空间叠加运算,生成土壤抗蚀年限分布结果。为了排除平地对抗蚀年限的干扰,本文去除了研究区内的平地(坡度小于2 )区域;并进行了分级统计,将黑土层抗蚀年限划分为<50 a、50~100 a、100~200 a、200~500 a、500~1 000 a 和>1 000 a等6个等级,如图6所示。各等级的面积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研究区现有土地中约有 44.01 hm2的耕地黑土层可能将在50 a内剥蚀殆尽,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47%;而约有4 038.75 hm2的土地黑土层抗蚀年限在1 000 a以上,占研究区的43.59%。
图6 研究区抗蚀年限的空间分布
表1 抗蚀年限分级统计
本文将不同的子流域与抗蚀年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各子流域的平均抗蚀年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范家屯小流域的平均抗蚀年限最长,约为 4 188 a,分析发现该小流域多数地区的坡度小于3 ,地势较低,土壤类型主要为潜育草甸土,大大提升了其抗蚀年限;朱宝屯小流域的平均抗蚀年限最短,约为1 716 a,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坡度多为3~5 ,土壤类型主要为薄层粘底黑土,尤其是该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这些因素明显降低了其抗蚀年限;罗家屯小流域的平均抗蚀年限略小于范家屯小流域,分析发现该小流域的坡度多为0~3 ,主要为耕地,有少数林地和草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潜育草甸土。
表2 各子流域的抗蚀年限统计
本文将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分为薄层粘底黑土、平地粘底草甸土、破皮黄粘底黑土、厚层粘底黑土、薄层砂底黑土、破皮黄砂底黑土和潜育草甸土。通过叠加分析,得到不同土壤类型情况下的黑土层抗蚀年限,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厚层粘底黑土的平均抗蚀年限最长,为7 181 a,年限由长到短依次为平地粘底草甸土、潜育草甸土、薄层砂底黑土、薄层粘底黑土、破皮黄粘底黑土、破皮黄砂底黑土。
表3 不同土壤类型的抗蚀年限统计
对土壤类型的抗蚀年限和在研究区的面积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图7),研究区内土壤的抗蚀年限与面积分布大小呈明显的反比例关系,抗蚀年限长的土壤类型在区域内的面积占比非常小,抗蚀年限越短的脆弱土地在区域内的分布面积越广,抗蚀年限低于2 000 a的土壤面积达到了区域总面积的90%左右,因此研究区的整体土壤侵蚀危险度相对较高。
图7 研究区土壤抗蚀年限与面积分布的关系
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裸地。本文利用DEM生成小流域坡度数据,并将坡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讨论坡度为3~5 、5~8 、8~15 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抗蚀年限,叠加分析后的结果如表4、图8所示。
图8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抗蚀年限的坡度变化
表4 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抗蚀年限统计
总体来说,林地的抗蚀年限较长,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且受坡度影响较小;耕地和裸地的抗蚀年限较短,裸地受坡度影响较大,随着坡度的增加其抗蚀年限明显减少。
参考水利部土壤侵蚀危险度的分级标准,研究区按照目前的土地利用和耕作管理方式,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坡度8 以下的草地和裸地的抗蚀年限均在1 000 a以上,土壤侵蚀危险度为无险型;8 以上的草地、耕地以及裸地的抗蚀年限介于100~1 000 a之间,土壤侵蚀危险度为轻险型。
本文以张口屯小流域黑土区为例,通过数字地形分析,利用土壤侵蚀原理与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对研究区土壤侵蚀危险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级,得到以下结论:
1)东北黑土区的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均以轻度侵蚀为主,中、强度侵蚀面积比例较小。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8 以下草地和裸地的抗蚀年限均在 1 000 a以上;大于8 草地、耕地、裸地的抗蚀年限介于100~1 000 a之间。
2)从土壤类型来看,薄层粘底黑土、破皮黄粘底黑土、破皮黄砂底黑土的抗蚀年限较短,面积为 4 540.5 h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因此研究区存在一定的潜在土壤侵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