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峰 李永华 毕记能(云南省武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定鸡是云南省有名的地方良种,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也是武定县的特有品种。发展武定鸡生产并培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是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开放和流通加快,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使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让武定鸡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武定鸡以特有的品种、地理环境、养殖方法根植于武定县域,早在明朝就已驰名全滇,是清代进贡的上品, 并载入了《云南省畜禽品种志》《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特别是“武定阉母(公)鸡”,是武定鸡中的精品,更是武定县独具特色的一张名片。
历届武定县委、县政府均把武定鸡产业作为促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来抓。通过培龙头、抓规模、树品牌和强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了武定鸡产业的发展。2020年,全县武定鸡存栏达116.9万只,出栏达333.9万只。
1.种源保护不断夯实。突出抓好并依托基础条件好的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武定县彝峰壮鸡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实施武定鸡保种,通过项目扶持、引入专家和技术人员挂钩服务等措施,全县保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武定县彝峰壮鸡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武定鸡种业基地;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于2020年被认定为云南省省级武定鸡遗传资源保种场。
2.规模养殖不断壮大。以狮山镇、猫街镇和高桥镇等为重点,着力培育发展规模养殖,推动全县武定鸡产业化生产。全县先后扶持培育了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武定县彝峰壮鸡开发有限公司、武定县白云山养殖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武定壮鸡养殖企业,带动了全县武定鸡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1232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有115户。
3.品牌培育不断发力。2012年,武定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高原特色农产品 武定壮鸡》地方标准于2014年实施。2016年,武定鸡被云南省农业厅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武定壮鸡”“武定鸡”等地理性商标先后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2017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武定鸡品牌价值为1.34亿元。
4.规划布局不断做细。在统筹考虑县域内资源禀赋、产业规模、市场品牌等方面优势,兼顾当前效益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武定鸡作为全县“一县一业”进行打造,科学编制了《武定县武定壮鸡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任务目标、发展思路、产业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等,为武定鸡产业发展提供遵循。
5.项目争取不断加力。发挥武定鸡资源和品牌优势,紧盯和瞄准上级投资导向,努力争取资金,不断筑牢武定鸡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农业部门先后争取并组织实施了武定鸡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山地鸡养殖、地理性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等,为武定鸡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注入了活力。
6.市场营销不断推进。一是发展产品加工。加大对云南武定永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扶持,积极推进武定鸡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2020年,公司累计加工武定鸡140余吨,实现产值420万元。二是强化线上交易。积极支持武定县彝峰壮鸡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电商渠道,把武定鸡投放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助力产品走出省外市场。三是强化餐饮带动。依托狮子山观光旅游,积极发展旅游餐饮业。目前,以县城罗婺彝寨为中心的武定壮鸡美食一条街初步形成,以销售壮鸡为主的特色美食餐馆30多家,年接待食客15万人次,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以销售壮鸡为主的特色餐馆目前已延伸至楚雄、昆明等地,并发展成为一条实体产业营销网络链。
7.生产模式不断创新。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武定县彝峰壮鸡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模式并带动周边农户(贫困户)发展武定鸡养殖,初步建立起农户与企业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由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等企业带动武定鸡养殖农户达2000余户。
1.武定县自然条件好,产业发展有基础。一是自然条件好。武定县森林覆盖率达56%,山区占土地面积的97.4%,适宜发展武定鸡养殖的山地、林地资源充裕,有利于养殖中疫病控制和生产优质、安全的畜产品。二是饲料资源丰富。全县玉米、小麦、蚕豆和豌豆等种植面积大,养殖所需饲料主体成分可就地解决,降低了饲料投入成本。三是交通方便。昆武高速开通后,武定县城距昆明市仅64千米,距攀枝花市240千米,有108国道贯穿县境,交通便利。四是武定鸡养殖历史悠久。武定县山多林密地少,符合武定鸡需大量土地散养生长要求,广大农民普遍散养武定鸡,群众养殖基础坚实。
2.武定鸡品种优良,产业发展有潜力。武定鸡饲养历史悠久,并在云南省内有一定影响,被载入了《中国家禽品种志》和《云南省畜禽品种志》,2011年还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鸡”之首。
3.武定县区位优势好,产业发展有保障。一是武定县有狮子山、水城河和金少江等旅游资源,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品尝武定鸡。二是武定鸡采用散养,生长周期在半年以上,是纯正的土鸡和生态鸡,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这些都为武定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锡伯族妇女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她们的传统双面刺绣独具特色,在锡伯民俗博物馆内有展出,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在手工艺品商店,各类手工艺品在旅游旺季十分畅销,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
4.武定鸡养殖有标准,产业发展有规范。武定县出台了《高原特色农产品 武定壮鸡》地方标准,规范了全县武定鸡生产,为武定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技术支撑力量强,产业发展有依托。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先后在武定县设立了专家工作站,加强对武定鸡的研究和指导,为武定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1.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全县没有建立核心的保种场,甚至在全省范围内均无专门从事武定鸡保种的国有保种场。武定鸡的保种和鸡苗生产主要由县内民营企业担负,而企业处于少、小、弱的状况。加之目前外来鸡种已渗透至产区乡村,对保持武定鸡品种的纯正带来较大威胁。种源混杂、种源培育滞后和供种能力差的局面,制约了武定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化程度低。一是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没有一家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武定鸡龙头企业。二是加工和营销体系滞后。目前,武定鸡销售仅限于省内昆明等局部市场,市场占有率低,加之现有的加工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和品牌营销等方面滞后,制约了武定鸡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发展方式落后。武定鸡产业规模化生产处于“小、散、低”的状态,小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尚未有机衔接。
3.发展机制没有形成。一是未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尤其是对武定鸡种源保护、品牌宣传、加工和市场建设体系等软硬件设施缺乏稳定投入,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适应。二是未配套养殖用地、用电、用水和信贷等政策扶持措施,养殖成本高、难度大。三是对打造武定鸡产业的全局意识,以及多部门联动运作产业发展和考核机制没有建立。四是养鸡从业者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导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4.产业发展保障不足。一是全县武定鸡养殖缺乏领军型企业家引领示范带动全县发展武定鸡养殖。二是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未建立稳定和长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制,缺乏对武定鸡生产繁育、饲料开发和产品加工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开发,还未形成一系列的科学标准和技术规范运用于武定鸡生产。三是武定壮鸡“育、繁、推”“产、加、销”等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完善。产业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品牌化发展步伐还不适应产业现代化的需要。
1.发展思路。以武定鸡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和地理性商标注册产品品牌为基础,依托武定天云彝武原种土鸡繁育基地等企业,建立健全武定壮鸡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大工作力度,不断规范武定壮鸡保种、养殖、销售、品牌运营,加强武定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引领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积极营造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武定壮鸡养殖、加工和销售有效衔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三品一标”生产要求,做好武定鸡种源保护,同时整体进行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增强品牌的内在竞争力。积极推进示范户(村)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武定壮鸡养殖示范户。力争到2025年,全县武定鸡存栏达180万只,年出栏达500万只。
2.发展对策。
(1)强化种源保护,筑牢发展基础。坚持种源保护和开发并举,实施分层推进和分类指导,建立武定鸡繁育体系,做到以保促用、保用结合。一是积极整合资源,通过引入或培育本土企业,突出扶持2家以育繁养为一体的武定鸡养殖龙头企业,形成年生产供应400万只以上鸡苗的生产规模,带动全县武定鸡产业的发展。二是在重点乡镇中扶持并建立1至2个鸡苗生产基地,年生产鸡苗3万只,11个乡镇实现年生产鸡苗50万只以上。三是发展农户自繁自养,实现年生产鸡苗50万只。通过3个层次的发展,实现全县年出栏500万只以上的生产目标。
(2)强化技术合作,破解发展难题。一是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强化对武定鸡的提纯选育、饲养管理、饲料开发和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不断提高武定鸡保种、养殖、加工和疫病防治等环节的技术含量,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及时破解武定鸡产业发展瓶颈。二是制定武定鸡养殖技术规范,同时强化对全县武定鸡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武定鸡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3)强化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依托武定鸡品牌优势,以及武定县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强化对外招商引资,争取引入有实力、有资金、有技术的企业入驻武定并发展成为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着力在种源保护和开发、标准化规模养殖、品牌宣传和产品流通等环节实现突破和上档次,成为全县武定鸡产业发展中的标杆和领军企业,并引领和带动全县武定鸡产业的快速发展。
(4)强化宣传监管,提升品牌形象。利用媒体加强武定鸡品牌宣传,扩大武定鸡影响力。一是加强省内外市场开拓,通过采取开专卖店、进超市和线上销售等方式进行品牌和产品营销,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和以销促产,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推行武定鸡标识制度。在全县范围认定一批武定鸡养殖场、餐馆和加工企业并进行挂牌和授权使用武定鸡标识,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武定鸡,同时农业、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强联动,大力打击假冒武定鸡生产、销售和加工行为,维护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三是积极举办武定壮鸡文化节活动,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武定鸡产业宣传报道,鼓励以壮鸡文化为背景的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弘扬壮鸡文化和品牌。
(5)强化绿色发展,保障质量安全。围绕武定鸡全产业链建立完整的监管链条。一是盯住每个关键环节,严把每道关口,加强对产品投入的监管,积极开展健康养殖,大力发展质量安全、无公害、绿色的产品,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肉食品消费安全。二是结合“三品一标”生产要求,在做好武定鸡保种、保持品种优异性的同时,整体进行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增强品牌的内在竞争力。
(6)实施标准生产 ,加快转型升级。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负责,按照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思路,发展协会和合作社,按照“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餐饮门店”等产销模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开展鸡产业的标准化养殖、加工技术规范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实现标准化规模生产和加工流通。二是加强武定鸡养殖标准的推广应用,实施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对全县养殖从业者进行武定鸡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四是做好疫病防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作用,强化对疫病的防治,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
(7)发展规模养殖,打造规模效应。按照“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农户”的养殖模式,推动全县发展武定鸡产业化发展格局。一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有效衔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农户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的难题,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突出发展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充分发挥其在武定鸡产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三是发展农户养殖。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充分利用林地、果园和房前屋后等场所开展家庭式养殖,联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壮大全县养殖规模。
(8)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产业发展。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突出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扶持,促进产业基础设施、疫病防控、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等设施设备的提档升级。同时,强化金融支持,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