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陶艺文化 提高艺术素养

2021-09-26 00:18于景潇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陶艺制品素养

于景潇

摘 要: 陶艺学科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教育性,学生在制作陶艺制品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所学知识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能够在学生的日常课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优雅学习气氛,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个人的素养。本文从小学美术陶艺课堂入手,探究教师为学生传承陶艺文化,提高艺术素养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陶瓷艺术的美,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审美能力。

关 键 词: 陶艺文化;艺术素养;小学美术;陶艺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从以往的传统模式中的“填鸭式”变为多元化教学,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课程加强陶艺的教学,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去发现艺术之美,在日常的课堂中还原陶瓷艺术的制作流程,认识各类工具的作用及用法,近距离地对陶瓷艺术进行鉴赏,为传承陶艺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陶艺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陶艺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制作陶艺的乐趣,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促进陶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一、注重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培养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制定与学生年龄相符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陶艺制作的理解和学习[1]。因为小学生有着爱好、好奇、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想要尝试的心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带领学生进行陶艺制品的制作,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感受陶艺制作的乐趣,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结合生活实践,将自己想象的物体形状用泥巴的方式制作出来,从玩泥巴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陶艺文化。这样一来,让学生将课程学习当作一种游戏,从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泥人”的陶艺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在脑中回想出妈妈的模样,再将妈妈的模样通过泥巴一步步塑造出来,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先对泥人进行塑形,通过手捏和按压的方式完成泥人的大概模样。再对泥人进行综合的塑形之后开始点缀,用彩绘和粘贴的方式给泥人添上表情以及穿上新衣裳,最后进行烧制。这样一个完整的像妈妈一样的陶瓷小人,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就制作出来了,而最终的烧制环节可以根据教学条件进行省略。在最后,教师对学生们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推优点评,表扬制作优秀的学生,鼓励制作不好的学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陶艺的课堂之中,让学生以意犹未尽的状态产生对陶艺学科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2]。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陶艺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手与心协调配合,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学生都有着好动、爱玩的性格特征,在投入到实践操作之后,很容易就沉迷于其中,但是对于陶艺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十分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还要有独特的创新思维,才能制作出不一样的陶艺制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将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陶艺制作的认识,引导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与自然之中去发现美,用心感受和观察那些细微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创造出不同的陶艺制品[3]。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盘子”的制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考,制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盘子,以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以生活中的实物作为参考,从盘子的形状和颜色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想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色彩的应用能力,在制作盘子的过程中,要提前想好自己想要雕刻的形状,时刻注意胚盘的质量,避免影响后期的雕刻。在雕刻的过程中,学生要熟悉掌握相关的雕刻刀法,能够将自己想象出来的形状完美地雕刻出来,并对其进行上色。完成后的整体在贴合实际的基础上,形状和色彩具有创新性,独具个人的创作特色,并且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而且,对陶瓷艺术的学习,并不只是通过不断的训练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其对创作者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感受和观察细微事物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和自然中挖掘更多的题材,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迎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性,不管是多么高雅的艺术,最终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陶瓷艺术也不例外,早期的陶瓷制品是人们用来方便生活的器具,其形状也多半来自生活中的各类物体。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引入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对艺术的指导作用。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

教師在引导学生制作陶艺制品的时候,就可以深入学生群体展开调研,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将符合生活实际的一些素材使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陶艺文化理解和学习。如选用陶艺制作的泥材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对学生推荐不同的泥材,亦或是让学生因地制宜,破除环境的限制,用不同的泥材进行陶艺制作,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陶笛”内容时,就可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练习真实的陶笛的吹奏方法,理解和认识陶笛发出声音的原理,加深学生对陶笛的印象。并在陶笛的实践制作过程中,充分感知陶笛在手上的位置,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对陶笛的手握样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制作出富有个性的陶艺制品。

(二)制作适用于生活的陶艺制品

学生在制作陶艺制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陶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还要充分考虑其是否适合用于生活实际。艺术作品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又将对生活产生一定的作用,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创作,其本身的价值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陶艺制作的指导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务实性,引导学生对陶艺制品的设计,要有相应的表达意义,赋予陶艺制品某种内在的含义,实现陶艺制品的真正价值。

比如,在制作“杯具”的时候,不同学生设计的样式也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学生可以有多种设计样式。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样式,都应该有它独特的作用,如长条杯可以用来装各种调味料,方形杯可以用來装小型糖果等等。这些设计从我们的生活中来,也必将对我们生活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学生的思想多种多样,制作的方式也呈现多样性[4]。一些学生将泥材制成条状,用盘绕的方式生成杯具的形状,还有一些学生用泥材垒出高脚的杯具,不一样的制作方式制作出不同的形状,但相同的是,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三)通过合作方式促进学生的创作

在对陶艺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完成陶艺制品的制作。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再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融合,得到最优的方案,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陶艺文化的魅力。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陶艺制作的理解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如在对“房子”的陶艺制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由不同的学生制作不同的部分,最后再进行拼装,得到完整的作品。如一个同学制作大树、一个同学制作乘凉的人等等,通过结合不同学生的想法,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充分体现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有重大的意义。对小学生进行陶艺的制作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有关陶制品的传统文化,让陶艺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在陶艺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方面促进学生对陶艺文化的学习,通过开展有趣的课堂和实践操作教学,激起学生学习陶艺制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将陶艺文化进继续传承下去,将陶艺文化的价值运用到自身的发展中,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全方面提高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晓丽.传承陶艺文化提高艺术素养——浅谈小学美术陶艺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求知导刊,2020(18).

[2]肖春玉.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浅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9):608.

[3]林宇茸.小学美术陶艺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2):107-108+113.

[4]魏巍.浅谈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对现代陶艺教育的思考[J].视界观,2019,000(014):1-2.

猜你喜欢
陶艺制品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