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彦如
摘 要: 寒食節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其他传统节日同样面临着影响力日渐衰微的问题。本文梳理寒食节的起源和现状,在认识民族与个体的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将寒食节日文化符号归类为物品类、仪式类和角色类三种类型,探讨寒食节日文化符号创新路径。将物品转化为商品、仪式转化为活动并对角色进行故事化和视觉化演绎,结合当下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创新可促进形成寒食文化新风尚。
关 键 词: 文化需求;寒食节;传统文化;创新路径
寒食节日文化是经历史传承和积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道德观念、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包括寒食文化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形式老旧、观念淡薄和影响力式微的问题。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探讨基于文化需求的寒食节创意设计的路径,主要是基于三个层面的文化需求: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民族和个体的文化认同需求;个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以上文化需求是寒食节创新设计的目的,也是设计过程中始终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寒食节的起源与现状
寒食节,又名冷节、禁烟节、百五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也是除端午节外的另一纪念历史人物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日,清明节前一至两天。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认可度较高的说法是“改火说”。每年春季把现有的火种全部熄灭,称“禁火”,然后重新钻取燃起新火,称“请新火”,作为每年生产生活的一个新开端,称“改火”。从苏轼的“一别都门三改火”、苏辙的“昨日一百五,老穉俱食寒”和伍唐珪的“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等诗句中,可悉知改火的习俗是曾遍布南北的,并且是一年中重要的计时节点。关于寒食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子推说”,这种说法为寒食节增加了更厚重的人文内涵。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曾“割股奉君”,救活了落难的重耳。当重耳结束流亡成为晋文公时,介子推选择隐居介休绵山,侍奉母亲。晋文公寻介子推心切,为使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反而导致母子二人遇难。为纪念介子推,在他的死难之日不生火、吃冷食,称“寒食”。唐人卢象的《寒食》诗中的“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描写了寒食纪念介子推的地域分布广泛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故事的发生地山西,寒食节日民俗活动尤其丰富和隆重,包括寒食、祭扫、蒸子推燕、戴寒拍拍、插柳等。
在历史演进中,寒食节节俗和另一接近清明的传统节日上巳节节俗一起,逐渐融入清明节气,在唐代时基本形成了扫墓祭祖、踏青游乐的礼俗文化。寒食清明时节,一方面以庄重感恩的心情追思先人,一方面沐浴在春光中放松身心、感受希望,体现了中华民族“贵生”的生命观。如今,“寒食·清明”文化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介休绵山被评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将寒食节固定在清明节前一天,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清明(寒食)文化节”。然而,寒食文化在民间日渐衰微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普遍面临礼俗从简、节味不浓的现状,另一方面寒食文化融入清明节气也淡化了寒食节的地位和影响。
二、文化需求的动态变化
引言中提出的文化需求的三个层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中有不同的表现。历史上在全球化未发生之时,在综合国力强、物质丰裕的年代,对外来文化有较高的包容度,各类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在综合国力弱的年代,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需求强烈,然而个体文化认同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因艰苦的物质条件而受到压抑,对精神文化的总体需求较弱。当今中国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社会转型,深度参与到全球化中,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薄弱逐渐凸显。同时受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需求强烈,个体依附于民族的身份认同需求再度显现。文化消费中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所偏重,一方面是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使然,另一方面也在更高层面上构建和保持“想象的共同体”。在此内外因作用下,上述需求对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了共同的要求。
传统文化的创新应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1]因此,在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需求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的基础上,需重新梳理寒食文化符号,对其进行适宜于时代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选择、重构和再设计,更新其内涵和表现形式,以活态传承方式实现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良继承。
三、寒食文化符号梳理与寒食节创新路径
因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寒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多样的节日礼俗。单饮食一类,在山西境内晋北食炒棋,晋南食凉面、凉糕、凉粉,其中晋中一带蒸制的子推燕更具有礼仪价值和欣赏价值。将难以数计的寒食节日文化元素按符号类别整理,可分为三类:(1)物品类,包括因地因时制宜的冷食和子推燕(图1)、面塑、寒拍拍(图2)等礼俗用品;(2)仪式类,包括祭祖扫墓、制作冷食、踏青郊游等;(3)角色类,主要是寒食节纪念的名臣义士介子推和故事中的晋文公重耳。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由具体的人完成。梳理出了寒食文化符号类别,可以为这些符号做出符合当代人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变,找到节日文化创新的路径。
对于物品类符号,可将物品转化为商品,开发节日食品、节日用品和节日礼品。寒食节传统的花馍类、糕团类、粥粉类冷食,大多是主食或点心,不能完全满足一日膳食的营养要求。在这些食品基础上,搭配蔬菜、水果、豆制品、卤味、茶饮等开发时令节日套餐,既具有节日仪式感,又符合健康饮食需求。寒食有插柳、戴柳的习俗,在花店、便利店、水果店、菜场等零售场所售卖柳条,可解决在城市中难以取得材料的问题。也可通过对柳条的适度包装,宣传其中包含的文化含义并增加经济收益。寒食节时别在孩童胸前、背后或帽子上的驱凶纳吉的寒拍拍,也是宜进行装饰品设计的节日用品。大众希望看到富有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的文化消费产品。[2]节日食品和节日用品经包装,可作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礼品赠送,让传统文化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得到传播。
对于仪式类符号,可将仪式转化为活动,开发节日体育、民俗和旅游项目。传统的祭扫仪式和踏青郊游往往是同时进行,但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使人与故土相分离,清明寒食回乡祭祖受到时间、距离的条件限制。同时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祭扫、线上祭扫逐渐普及。在此现状下,可突出寒食清明节日仪式中的民俗工艺和体育活动的部分,将蒸子推燕、花馍等开发为手作体验项目,在青少年中推广传统的球戏娱乐项目。在仪式转变为活动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和健康生活追求。
在寒食节日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将角色进行故事化和视觉化演绎,可助力寒食节承载的厚重文化以易接受的方式传播。介子推的故事中有不符合现代社会观念的部分当予以淡化,如“割股奉君”的部分就不宜进行强调;介子推心系国家、淡泊名利、孝敬母亲,晋文公忍辱负重、爱才好士、知恩图报,这些部分应予重点表现。设计角色的视觉形象并将故事进行视觉化呈现,将这些文本和视觉元素运用于商品设计和活动开发中,将形成立体、多元、人民喜闻乐见的寒食节日新风尚。
四、结语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强大,在文化强国过程中,传统节日文化所蕴含的能量对于启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就寒食节日文化而言,其中包含的忠孝仁义的美德和贵生乐生的精神,对当今中国和世界亦有积极价值。传统节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寄寓乡思、消解乡愁的容器,帮助人们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消费、形成文化品格。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需注意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结合的创新,目的是满足文化需求,核心是实现文化传承。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7273)。
项目名称:“设计学视角下的寒食文化传承研究”。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复兴与传统节日的回归[J].中国德育,2017(2):27-31.
[2]李洋.基于文化消费的传统节日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9(14):264-26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