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浩
The innovation of character jade carvings not only sheds light on techniques and themes, but also keeps abreast with the times to roll out jade carvings in echo with the current era.
据考古证明,中华玉文化已有八千年的历史,玉不雕不成器,玉文化始于雕刻,而和田玉进入中原的时间虽然距今仍不能完全确定,但和田玉雕距今最少也有近5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商周时期,和田玉雕的器物已大量被中原王朝使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经检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料,而纵观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古人对于圆雕、平面雕、镂雕、阴刻甚至俏色技艺的运用已十分纯熟。
那么,5000年后的今天,我们跟商朝的玉雕从业者相比较,我们应该继承什么?学习什么?还有应该发扬甚至“超越”什么?谈其“超越”,是因为古人没有电动工具,没有像我们今天从业的各种玉雕钻头,那么劳动生产工具高度发展了,按照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论,我们今天的玉雕应该要有“超越”。
和田玉是古老的,和田玉雕是常新的,一个时代的玉雕体现一个时代人们眼里的世界和他们的思想、需求。玉雕进入了当代,我认为,玉雕跟写文章有着相近的一面,应追求“信”“达”“雅”。
何谓“信”“达”“雅”?它是由我清末民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提出的,他在其著作《天演论》中针对翻译的标准在“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的简明优雅。如果对应玉雕而言,我认为同样适用,特别是针对玉雕人物创作。人物玉雕,是行业内公认的最为复杂的题材,复杂不单纯体现在技法上,难在要表现出人物的灵魂,像观音,仕女,童子等方面的题材,一定要着重追求作品意境的升华,以简明的构图和造型传达意境,追求外形的优美神韵,进而表现出人物所蕴含的生命力,也就是要“雕活”人物。
“雕活”人物,相對的是“雕的像”,也就是工笔与写实艺术的区别。绘画中的工笔画追求“像”,临摹的基本功也是首先要“像”,这是绘画的基本要求。作为人物玉雕,同样也有最为基本的要求,首先不能把人物雕刻得面目全非,“像”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作为人物玉雕艺术,只停留在“像”还是不够的,更高的要求是要把人物“雕活”。举个例子,雕刻仕女要把仕女的面部表情、体态、衣服与所处的环境及想表达的意境,融为一体。要把仕女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进而“雕活”。
再比如说童子,一个喜闻乐见的题材,童子首先要喜乐,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而更高的要求就是要把童子更为细微的表情和环境结合起来。我曾经创作过一个三娘教子,这就不单纯要求童子的喜乐,还要把童子与三娘的眼神对话与形体语言表达得更为人性化。
我个人认为,玉雕艺术和传统玉雕的界限其实并不是泾渭分明,没有完全确认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一块玉是否好或差,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雕刻者自身的心境和状态,二是是否能够读懂手里的玉。
很幸运,我在学习玉雕的时光里,得到了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受益终身,其中教会我最重要的就是要识玉。识玉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深刻地理解它,甚至把自己作为它去感同身受。每块玉都有他的生命,每块玉都不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玉,就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正是因为玉有瑕疵,有所谓的棉脏绺絮裂筋等毛病,玉雕从业者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它治病,把它们的毛病做掉,这是最基本的,古人所谓的挖脏去绺就是这个意思。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在深一步的要求是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也就是把这块玉的特色雕刻出来,这就对玉雕从业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实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自身也是一个观赏者,最怕自欺欺人。一方面要对玉负责任,雕刻好,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学习,学习传统的玉雕技艺,学习现在的艺术发展,还要不断提高对玉美的认知。
术业有专攻,可能我是一个相对敏感的人,我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物,在我的玉雕作品中,我会把我观察到的一些题材通过玉雕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人物题材,我喜欢去琢磨人物的眼神和姿势,尽可能地具象化,面部和神态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但作为玉雕从业者,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人物玉雕之外,还要紧扣当下的时代旋律,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物玉雕,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其可发挥的空间和张力,人物玉雕的创新除了表现技法和题材,还要与时代同呼吸,创作出符合这个时代的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