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丽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in th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ogram, Shanghai Univers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loring the pa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e Shanghai Public Art Cooperation Center (PACC) in 2011,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education talents and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art.
上海大學于2011年成立了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ublic Art Cooperation Center ,简称PACC),PACC是集艺术教育、非遗传承、展览活动于一体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创新教育基地,从其所实践的众多项目来看,在产品创新设计、校企合作、工作坊教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探究其非遗扶贫的新途径,则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方面。分别是在校内利用高校文化优势开展体系化教学,开设非遗研修、研习、培训班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自强,实现文化扶贫的“扶志”“扶智”的作用;通过校内外互动,走进设计周、承办展览讲座,赋予非遗新的发展活力;通过校企合作,对口城市帮扶,实现非遗产品的量产化,走“精准扶贫之路”;通过线上线下的公共教育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四种不同的途径,是对现代文化背景下非遗传承的不断深入,依托于城市地理优势与高校学科教育优势,逐渐建立起一种非遗扶贫文化活态传承的效果。
一,高校非遗扶贫新途径
1.校内模式——知识体系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扶贫
定期开展非遗传承人在高校的研修、研习以及培训班的课程教学是高校非遗扶贫计划里采用最多的一种途径,研培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的传承人,也拥有着不同的定位:研修班主要面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参与人数不超过20人,时长1个月左右;研习班主要面向文化程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研究、设计、创作能力的中青年传承人群,利用院校和企业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平台,帮助传承人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培训班主要面向普通传承人群,帮助其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重要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习和传承能力,参与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时长1个月左右。截止到目前PACC共计承办20期研修班及3期培训班,成员主要由非遗传承人、美院教师、设计师以及研究生团队组成。
研修班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完成创新转化、激发创作潜能、拓宽其文化技术的应用空间,这样的课程教学是长期且持续的。为了实现非遗更好的传承发展,上海大学还成立了上海大学驻果洛藏族自治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但由于果洛地理位置等原因,传统非遗工艺人群大多居住地较为分散且非遗技术种类多、非遗传承人知识水平低,对此PACC建立网络远程教学平台,每季度开设2期网络远程培训班,培训重点在于设计理念、美术基础及市场营销等理论知识。相比于线上教学来说,线下教学则更有针对性,对于来校内参加研修班的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且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非遗传承人来说,其本身就承担了一定程度上设计师的角色。在实地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互动交流为主:邀请学术专家和优秀设计师介绍优秀案例、参加系列沙龙、参观美术馆、进行社会考察实践等。这些课程一方面带给传承人跨文化、跨国界的设计理念与审美视角以及更适合市场的技艺形态;另一方面,传承人所拥有的独特中国传统文化流变的底蕴,对于一直接受包豪斯等国外设计理念体系教学的高校师生与设计师来说也是不小的冲击。
经过高校线上线下的非学历教学教育的实践课程,非遗传承人得到了自主创新意识的提高与心理上的满足和尊重感,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有了明显的改善,逐渐摆脱由于贫困所带来的文化自信的缺失。
2.校外模式——创新对话,非遗拓界
如果说校内研修课程是对于传承人的自我再创造,那么各类非遗创新跨界展览就成为了向公众全面阐释非遗内涵,塑造文化视觉共同体的首要形式。“PACC ×进博会”、“樱花节+非遗展”、“PACC ×佛罗伦萨”、“SEMIR X PACC”等形式的展览活动实现了非遗文化进一步的储存与流传。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储存与流传的实现是依靠现代媒体技术的凝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展览中开始利用MR交互装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等现代技术来介入非遗,打破传统非遗保护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艺术数字化技术的新途径,大数据的融入是高校介入非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非遗扶贫工作变得整体与系统。交互设置则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线性秩序叙事方式, 强调观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解构了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审美方式,得到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形成了新的综合性文化产物。例如PACC在上海设计周中所创作的大型沉浸式公共艺术装置《海上丝路》,利用竹结构与丝绸搭建中国古帆船的形象,不仅是对作品题目的回归,也是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同时利用染织绣非遗技艺创作了56个创意沙发,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展厅还播放着阵阵海浪声,从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感官来感受艺术作品中非物质文化的魅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媒介化(Remediation)的过程中,现代技术的介入重塑了传统媒体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丰富、多样、复杂的视觉体验也塑造了共同的文化归属感和综合性的视觉空间,形成一种公共性的文化共享产品。
3.产学研深度融合,精准扶贫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非遗产品都只作为展品展出或者是作为高定系列存在,产量少且价格高。2018年上海首届非遗购物节中,PACC联合上海老字号哈尔滨食品厂与贵州赤水竹编联名出品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让竹编这种濒临失传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回归到公众生活,并且哈氏糕点的海派制作技艺也是上海市黄浦区非遗项目之一,在校企联合的推动下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获得了更多的实用价值。传统的非遗手工艺需要的制作周期较长并且对制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实现量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稳定的企业订单。为了实现精准扶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厅联合,正式展开整建制的非遗扶贫研修班。遵义是上海对口帮扶援建城市,遵义藤编是遵义市板桥镇娄山关村的传统非遗产业,一般以方竹或藤枝为主要编织材料,经过拣藤、洗藤、晒藤、编织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纯手工藤编作品。然而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缺失使从事这项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人越来越少,藤编行业在不断地衰落。由此,PACC联合上海凤凰牌自行车与上海东浩兰生集团以及遵义藤编非遗传承人马毅共同设计研发了《一路欢歌》遵义藤编自行车。
自行车的前车篮以及后车篮都是遵义藤编作品,不仅保留了自行车的实用性,而且在功能性上也增色不少。作为上海老字号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大宗出口品牌商品,在国内国外都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藤编与传统自行车的结合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凤凰牌自行车与非遗传承人马毅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对于老字号品牌来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再升级无疑是个发展的好机会,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此次签约也意义重大——稳定的订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去从事藤编行业,形成以非遗传承人为中心的产业链,人员的回流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开创文旅结合的创业道路。截至2018年三月份,板桥镇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近3500人,其中娄山关村就达700余人,藤编制品逐渐实现了量产化。事实证明,拉动需求和消费才是对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也是非遗扶贫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这样的结合阐释了精准扶贫与非遗活态传承的理念,回归到高校教育本身,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建立系统的文化研究,对高校师生来说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高等教育中,文化自信帮助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做有文化背景、有知识内涵的产品,这是高校与非遗传承之间双向帮扶。
4.公共教育,非遗美育走进课堂
PACC最核心的身份还是作为创新教育基地而存在,教育活动面向的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同时还面对中小学、社会人员开设,联合美术馆、地方政府以及学校进行公共的、实地的非遗文化教育(图-5)。所举办的一系列非遗进课堂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多样的民族精神慢慢融入进基础教育阶段,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给予较全面的民族文化认知及民族文化归属感。
美术馆、展览馆承担着公众文化精神领域的建设与教育功能,从展览典藏到公共教育的转变也是美术馆发展历程中的大趋势。PACC和龙美术馆合作邀请公众进行非遗文创的手作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参与非遗创作的活力,使非遗的魅力得到了公众的肯定。公共艺术教育目的并不在于培养精英,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参与教育活动的观众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个人意愿及需要。相反,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文化福利,提高公众综合素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在校内研培、技术展览、公共教育等多种途径的实践过程中,非遗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各种可能性被无限放大,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功能而向现代创意装饰品转型,却仍然可以维持稳定的传承和生产规模,这是在社会需求下所发生的文化自然变迁结果。
二、高校在非遗扶贫中的特殊性
高校在非遗扶贫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性,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历代传承人的口头传授,由于语言差异、个体经历等原因很容易在时间流变的过程中造成知识的缺失和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并且很大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传承人一旦去世很有可能就标志着一个非遗项目的终结。高校的介入一方面针对传承人,将知识书面化保存,系统化教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和现代化改革。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并不只单单作为工艺美术而存在。高校在不同学科角度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线或跨学科研究,构建非遗传承体系。这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美育实践课程,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了解一门传统技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其次,高校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特征,对于区域文化历史传承的研究是地方政府和个人所无法达到的,所特有的本土文化精神为教育提供了鲜活而深厚的基础。區域内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大多来自本省各区市,这些地方性文化是师生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他们自然也成为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二人选。上海公共艺术协同中心(PACC)所依托的是上海大学为主的上海高校教育资源,在非遗扶贫中不单单是继承文化,更利用上海的城市优势承办设计周、国际艺术节、电影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国际视野,同时将地方非遗与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的再生发展。
非遗扶贫只是过程,文化的活态传承才是最终的目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坚持创新之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感,通过学校教育和校外实践增强文化认同感,保持文化内在的生命力,是高校在非遗扶贫和文化传承传播中的必经之路。
三、结论
非遗扶贫作为活态传承的中的重要一环,所创造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也使传统文化获得了实质性的意义。与其他地方高校相比,PACC所实践的扶贫创新途径针对性更强、公益性更广、涉及范围更宽。正如上海公共艺术协同中心(PACC)的运营总监章莉莉老师所说:“中国设计的力量来源于传统文化,非遗的保护传承,要找到非遗创新转化的可行路径。我们力求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今天我看到身边更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手工艺痴迷探索,这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文艺复兴似乎已经到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已不是新鲜事,但实现的文化活态传承仍然是一条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