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成型工艺研究

2021-09-26 23:34孙丽娟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成型泥浆模具

孙丽娟

Jingdezhen traditional ceramic sculptur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independent three-dimensional ceramic, is a kind of ceramic decoration. It has a long history. It began in Qin and Han Dynasty and flourish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form ceramic sculptures, such as printing blank, grouting, manual molding, etc. the process is complex. It needs to be formed through various processes, such as mold turning, printing blank, plastic kneading, clay sheet inlaying, clay bar building, etc., then applied to glaze, and then fired at high or medium temperature, showing a unique charm and style of thousands of postures.

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一般是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器,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约始于秦、汉,盛于明、清时期。陶瓷雕塑的成型方式多样,有印坯成型、注浆成型、手工成型等,其工艺繁复,需经翻模、印坯、捏塑、泥片镶接、泥条盘筑等多种工序成型后,施以釉彩,再经高温或中温烧成,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魅力和风格。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成型工艺之印坯成型

印坯成型,是传统陶瓷雕塑成型最主要的技法之一,常应用于不规则的以及较大的陶瓷雕塑(图1),如人物、动物以及一些不规则器皿等。其优点是所印制的雕塑本体厚薄均匀,胎体紧致,局部亦可施加泥条作为龙骨支撑加固,不仅利于大件雕塑的成型,更是减少了烧成变形,提高成品率。其工艺技法可分为雕塑本体翻模、印坯、接坯、修整四大步骤。

雕塑本体翻模,是印坯成型技法中最重要的环节,翻模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后续的工艺难度和强度。首先,需采用高质量的石膏材料进行,石膏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有利于短时间内将雕塑本体与石膏脱离,且石膏在干燥后有较强的硬度,可以对抗后期印坯过程中的压力,最大限度延长模具的重复使用寿命。其次,翻模时需要对雕塑本体进行合理规划,在保证本体最大限度完整脱模的前提下,决定模具是两合模还是多合模。两合模有利于后期的工艺进行,降低了印坯、接坯技术难度,同时也会较完整保留雕塑本体的原貌,保证雕塑各部位的准确性,缩短修整时间。但两合模对雕塑本体的造型要求较高,仅适用于凹面较少、造型简单的雕塑。另外,新翻制的模具会有内壁气孔、卡模等问题,气孔需要用调和的石膏少量多次进行封堵,卡模的地方则需要用刀具仔细多次修整,达到最佳效果。

印坯,是该成型技法中第二重要的环节,其手法的精准、经验的判断、泥片的干湿度、龙骨支撑运用等因素,对成品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印坯的泥料选择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延展性好、黏性较强、水分适中、软硬均匀。其次,在印制的过程中,时刻把握坯体的整体厚度,如雕塑的底部的厚度应略厚于顶部。另外,设计胎体的支撑位置,造型上悬空的部分,均需在内壁用干湿一致的泥条做支撑,俗称“打撑子”,其作用类似于建筑物内的柱子,可有效支撑雕塑在烧成时产生的向下的压力,保证雕塑的外部造型。最后,在模线部位需适当增加泥片的厚度,并通过按压使泥片内侧高于外侧,扩大受力面积,增大合模空间,俗称“走沿”。待所有模具印制完成后,在“走沿”的部位进行刮毛处理,增大摩擦力,再涂抹泥浆,在稳、准的前提下将模具合模,借用外力将模具压紧,通风静置,等待胎体干燥,印坯的环节即完成了。

接坯,是指将印制好的胎体用泥浆粘接整合起来的工艺,是成型的关键环节。两合模的胎体只需进行接底即可,因此,接坯主要在多合模的情况下使用。接坯较多采用湿接法,在粘接面均匀涂抹泥浆后将两部分精准对接,轻度多次均匀施压,直至两部分紧密合拢,在胎体干燥之前,将多余的泥浆移除即可。

修整,是印坯成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需要对陶瓷雕塑的造型有整体的把握,也需心细手巧,小心谨慎。在胎体具有一定的硬度还未全干时,要对其进行濕修,如接缝处等。待全干时,再进行二次修整,细微打磨或者二次刻画,将陶瓷雕塑打造得更加完整完美。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成型工艺之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是基于石膏模具能够吸收水分的物理特性,将陶瓷粉料配成具有流动性的泥浆,然后注入模具内(主要为石膏模),水分在被模具(石膏)吸入后便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此种方式被称为注浆成型。这种成型方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快、难度小、可同时批量进行,常用于制造形状复杂,精度要求不高的陶瓷雕塑。

注浆成型的过程相对简单,首先,需要泥浆的流动性好、稳定性强,这样可以保证泥浆不会出现大量沉淀,避免胎体厚薄不均。其次,在注浆时,先在模具的注浆口上放置一个加高圆圈,再将泥浆顺着注浆口缓慢注入,直至漫出,因为石膏的吸水性,模具内的泥浆位会逐渐下降,这时要及时补充泥浆,使模具始终保持充满泥浆的状态,待坯体达到要求的厚度时,倒出模具内的泥浆并刮除注浆口外面的余泥,将模具静置等待干燥。最后,在坯体具有一定硬度后取出,进行多次修整。

三、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成型工艺之手工成型

手工成型,顾名思义,是借助手的技法去完成的成型方式,这是最本真,亦是最具创造力、灵动性的成型方式,应用较多的是泥片成型工艺和泥条盘筑工艺。

泥片成型,是将泥巴用工具拍打或者手捏的方式形成泥片,用泥片进行塑形创作。首先,要尽量保证创作过程中多个泥片的干湿度一致,否则容易开裂。其次,在卷曲、捏塑的过程中,泥片所呈现的自然肌理,如褶皱、手痕等,都是泥性魅力的体现,是作品独一无二的见证。

泥片成型是世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反映。在景德镇陶艺家姚永康先生的作品《世纪娃》中(图2),完美演绎了泥片成型的魅力,它作为一种独立的造型手段,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造型语言,在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思维支配下,在他深厚的美学修养下使用泥片卷塑,巧妙地保留了泥土本性,构成了一种可以随机的、随性的、率性的、很松弛的、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语言,不仅有汉代的朴拙、唐代的磅礴,同时还有宋代的雅致,他抓到了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一个东西,就是崇尚自然。黏土在窑火中进行变幻和肯定,凝聚成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现代陶艺的创作可堆、可画、可雕、可塑、可捏、可卷、可拼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在众多创作手法中,泥片成型无疑是最具魅力的一种。

泥条盘筑,是一种原始的成型方法,先将泥巴揉均匀,再裁切成小段,均匀地揉搓成长条,然后按照器型的需要,从下往上依次一圈圈地进行盘筑成型。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发明了这种手法来制作陶器,他们将盘筑的泥条痕迹涂抹平整,形成较为光滑的器物表面。而在现当代的泥条盘筑陶瓷雕塑创作中,很多艺术家会保留这种痕迹,一般情况下,在器物内壁,会保留有一圈一圈的泥条痕迹,外部则可根据需求,将泥条痕迹保留或作出各种肌理。一般雕塑底部泥条较粗,便于支撑,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泥条也逐渐变细,因此器壁也相应变薄,在泥条盘筑达到一定高度后,需时间让底部的泥条进行干燥以增强其硬度和支撑度。因此,在这项技法中,上下部分干湿度的恰当衔接尤为重要,底部如果支撑不够则地基不稳,容易倒塌,前功尽弃。

在传统工艺中,泥条盘筑的技法应用很广泛,因为它可以充分显示材料的特点以及工艺的线性美,呈现出一种质朴、粗放的自然意象。线条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基础造型语言,线条既能描绘事物的轮廓,也能传达作品的气韵(图3)。优美的自由曲线,是流畅的,曲伸自然,变化有致,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并有一定的力量感。自由曲线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线,它和自然界中许多生动的事物存在着联系,行云流水,树枝摇曳,花叶挺立,都表现出自由曲线的特点。因此,泥條盘筑中泥条所形成的曲线——粗细不一、长短叠压、密密麻麻,都饱含了创作者的艺术思想,展现了泥性的张力,它们可以任意弯曲、按压、拉扯,它们浑然天成,如此地自然随性。

泥条盘筑也可以和泥片成型结合使用(图4),在一件作品中展现不同技法下的泥料多样性特征,丰富作品的语言。

四、小结

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历史悠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技术上的感性经验。各种制瓷工具的发明使用,解放了人类,但伴随着工业污染,伴随着大量的工业复制品,人们开始抵抗机械化的工业生产及产品,提倡回归自然本真,并将手工艺术推向高潮。

在今天机械技术与手工艺术并存的时代,在陶瓷领域中,不论是陶瓷雕塑或者器皿,机械化工业生产或许适用于日用器物的批量生产,但在艺术创作中,它无法取代的永远是人对于泥的情感,也就是对材料的情感。带着这份情感,艺术家用双手才可以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创作出有力量的作品,有温度的作品。因此,也只有将材料视为有生命的、跳动的、可传达创作者的思维情感的,从材料介入,方能成就艺术家的一生。

参考文献:

〔1〕熊寥.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1.

〔3〕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正安.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成型泥浆模具
泥浆娃娃
大型缠绕成型玻璃钢容器的优化设计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拉铆销冷镦成型工艺研究
Go with the Flow
新西兰从韩国买泥办泥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