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柳
职业教育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在开发人力资源、解决青年就业、消除社会贫困、保护弱势群体、抵抗经济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便在政府大力推行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重要却不受欢迎”的窘境无疑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其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尚未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
职业教育为何难以获得社会认可
在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具体表现在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不强、职业院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不足、雇主對职业教育毕业生满意度不高、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媒体对职业教育正面关注力度不够等。针对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归因方式。
职业教育=“单纯体力劳动”。职业教育常常被污名化为缺乏理性成分、纯粹依赖经验、简单复制技能动作的过程。不仅如此,学理基础薄弱和公关管理缺失也使情况变得更为糟糕。一方面,仍有不少职业教育研究存在以行政合法性代替学理合法性、照搬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以普通教育理论演绎职业教育理论等问题,对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缺乏详明精审的理论求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公共关系处理上经验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传播与宣传策略,没有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和保持相互沟通、理解与合作的关系。
“强制”分流引乱象。“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是我国在高中教育阶段长期推行的基本政策。但我们对这一政策的解读和落实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各地就容易依赖惰性直接把“普职大体相当”当作“1:1”来执行,忽视了对县域教育财政承受能力、教育发展情况、家长学生意愿等区域实际的考量,由此滋生出“一刀切”等诸多招生乱象。再加上我国教育分流通常以中考、高考成绩为准,违背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也是对教育公平的损害。
经费投入“不得宠”。全国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总投入在近五年时间里连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逐年递增。但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仍然较大。相比普通教育,支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这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表现尤甚。2014—2018年,高职专科学校与高等本科学校年生均拨款水平之间的差距均超过8000元。
“自身腰杆子不硬”。为什么职业教育会成为人们的无奈选择?由于对经济发展态势不敏锐,使得在每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节点,职业教育总是表现得“慢一拍”,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作出的反应稍显迟钝。同时,职业教育仍然倾向于仿照普通教育的学科建制来推行,没有依据职业教育自身规律来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由此带来的理论与实践的割裂问题成为拉低职业教育质量最致命的“撒手锏”。
毕业生“翻身”困难重重。20世纪末期,中专生地位并不输于普高生,原因在于中专统包统分制度的推行,当时的中专生一毕业就会获得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从1998年我国对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取消统包统分制度后,中专学历遭遇贬值,职教吸引力急剧下滑。随之引发优质生源师源流失、就业优势被剥夺、社会声望下跌,阶层流动渠道堵塞。一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被贴上 “中/高考失败者”标签后,升学和就业两条路均不通畅,有时连与本科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职业教育如何才能获得社会认可
当社会公众开始自愿、主动接受职业教育时,职业教育才能获得社会认可。要想让职业教育成为自愿选择的目标,不能一味迎合,而要坚持自己的类型定位,充分发挥类型优势,“以不变应万变”,继而提高自身话语权,赢得尊重和支持。
切勿“妄自菲薄”。不能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进行整体性的盖棺论定。直接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有失公允。换一种评判标准,得出的结论会不一样。比如有学者对农村中小企业展开调查后发现,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员工在素质上存在明显差距、职校毕业员工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同龄阶段没有职校学习经历的员工。再比如,并不是所有职教专业、职业院校都面临招生困难,许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办得有声有色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还高。
加强自身“类型”定位。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对立面,而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普职的区分点不应该落在需求层次、录取分数和薪酬待遇高低上,而要落在培养目标、课程内涵、人才培养模式上。万不可继续停留于和普通教育争个高低的输赢层面,明确类型定位,构建自身话语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才是职业教育未来需要坚定的发展方向。深挖职业教育背后的学理基础,为类型教育和改革实践寻找立足依据,继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服务。
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由于职业院校需要在实习实训基地设置、实训设备采购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因此其生均经费需求要远远大于普通高中和高等本科学校。各级政府要加大发挥统筹力度,逐步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继续响应《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办学成本差异、财力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高职专科学校也不能停留于“不低于12000元”这一政策目标,应该在执行到位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年生均拨款水平。
凭“实力”说话。职业教育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和产业需求匹配度上。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要打破理论与实践长期以来的二元对立,推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工学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形成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复杂性专业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增强产业需求匹配度方面,要预防被经济发展“拖着走”的处境,超前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行业分析、职业分析以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其及时转化为课程内容。不仅专业设置要反映工作时间的要求,专业群建设更要与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形态建立联系,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配套利好政策。一是弹性调控普职比。普职比的确定要同时考虑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教育选择。将各地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差异需求、财政支持能力、教育发展基础、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囊括进考虑范围,实行分区分层分类的差异性发展策略,比如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范围,把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以及返乡农民工也纳入“生源池”,“弯道”保证普职比;保证学生选择教育路径的相对自由,保证各种教育资源对所有学生平等开发,不能轻易剥夺学生的自愿选择权。二是撬开学生升学天花板。必须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的单一就业取向。比如适度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总体比例,积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三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推行科学的职业能力评价,以资历框架推进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落实到教育与培训全过程;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依据证书等级的高低给予技术人员以相应的声誉和薪水;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具有职教特色的“职教高考”制度。
“公关”能力亟待提升。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必须要把自己的优势准确传递出去,营造重视技能、重视技工的文明社会风尚。比如,职业教育凭借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的优势成为教育脱贫攻坚战中的“排头兵”就值得大力宣传;通过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社会公众认识到职业本身的内在价值,像假肢师帮助肢体有缺损者重获自由和尊严、入殓师帮助生命已结束的人完成最后的谢幕,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和宣传新型工业文化建设的工业博览、工业旅游观光、技能竞赛,创造更多工业化题材的文艺作品、颂扬技能英雄的影片等来增强自己的美誉度和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