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虹是一位专心致志的人。无论是治学还是策展,他都将自己比作挖井人,需要不贪求甚多、不甘于退缩,不急于求成,将投机取巧的想法与知难而退的选择扼杀在萌芽之初,一心一意做下去。要想将治学和策展做好,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不可三心二意。虽然将整颗心和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也不一定能做到极致,但如若不然,想要分散精力贪多者意图寻得两全法,则很可能一件事都做不好,一口井都挖不成。用他的话说即是:“沿着一个方向深入的做下去,就像挖井,选好位置深挖下去,绝不能东选一个,西选一个。治学与策展亦然就是挖一口深井。”
纵观鲁虹的艺术之路,无论是南下深圳,还是回归武汉,他所追寻的始终是艺术。而且他始终坚持要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挖井人。从最初在武汉任职到深圳就业,而后再度回到武汉,哪怕他己然从画家转型为批评家,但他与艺术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创作到策展,他做所有的事,都始终以专精为宗旨。
鲁虹是一位见地不凡的人。身为知名批评家,他看问题、想事情的眼光独到,心思缜密。听他对事物、现象的品评,总能在不经意间受益匪浅,启人深思。在谈及互联网发展对艺术评论的影响时,面对一些非科班出生人士的评论却占据舆论优势的现象,鲁虹的看法则十分耐人寻味,他坦言:“新媒体的出现,总的来说对艺术批评的普及是推动艺术进步与发展的。”这其中所涵盖的,一是不破不立:新媒体等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批评群体,推动了艺术批评更多层面的发声,丰富了艺术领域更深层的求知求索,虽然非专业艺术评论会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不足为惧。鲁虹深信“好的东西,最终总是会被印证,所以不好的也更无需怕说。”二是在非专业艺术评论与专业艺术评论共存的情况下,专业艺术评论一定会居于主导地位。作为艺术更需要权威的论点去操盘舆论导向,而涉足艺术圈的资深或爱好者们都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专业艺术评论绝不能丧失主阵地。由此可见,身为知名批评家的鲁虹,正是有着这样一种正向的坚持与不落俗套的眼光和思想,而这也为他汇聚了耀目的专业光环,以及那跨越创作与艺评两个艺术范畴的独特魅力。
鲁虹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人,对艺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独特的认识。他直言时代的变化会导致艺术变化,当今时代艺术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融合。在谈及艺术创作时,他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市场直言:“青年艺术家应该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并面对自己当下生活的一种情景而去寻找自己创作的主题,然后再围绕其選择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图像等,如此他又可以创造不同于上一代的贡献。”在鲁虹看来,青年艺术家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守住艺术初心,寻梦艺术。如果一味追逐所谓的潮流,被瞬息万变的艺术现象蒙蔽了双眼,置内心的真实感受于不顾,在创作时很可能忘却初心,自然也很难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亦很容易与追寻的艺术背道而驰。
从交流中不难发现,鲁虹始终铭记初心,无论是《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等学术专著的出版,还是参与和策划的一系列学术展览,都是载着初心寻梦之旅的“中点站”。从最初以灵感与热爱为笔的画家,到现如今以思想与文字为笔的批评家,鲁虹徜徉在每一个日升月落的历程里谨记初衷,那一方熠熠生辉的艺术深井即是他不断锤炼思想与磨砺心境的智慧之源。
BOSS:2021年,我们在经历过疫情之后,您怎样看待城市中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创新与变化?对于我们将在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倡导启动艺术媒体交流平台,助力艺术发展,您作为学术支持有何寄望及宝贵意见,请您谈谈。
鲁虹:疫情的出现是很意外的,我们人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没法估计的,但是这个疫情,它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有一些“新现象”的显现,并为我们的创作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在2021年这个节点上,是科学和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其实在21世纪初就出现了,2008年以后越来越明显,到了2021年,其走势就更强了。
我也是做媒体出身的,做过很多平台,但我们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多元和丰富。现在的杂志比我们当年质量好太多了,通讯及印刷技术明显提升是好事,但也有弊端——信息太多。如今在网络时代,你们还坚持做纸媒,倡导与助力艺术发展,这是很难得的,在如此多的信息当中,需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别人的优势又在哪里。我相信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媒体,这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我认为纸媒一定要敢于突破自己,创新思维,明确自己的独特之处,然后把这些发挥到极致,相信依旧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BOSS: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您如何看待国内艺术教育?哪些方面还有待探索和改变?
鲁虹: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叶圣陶老先生曾讲过的,“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教”。也就是说应该激发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老师则基于此辅以教导。在目前的大环境影响下,我们的应试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国家教育改革已迈出很大的步伐,应该遵循因势利导,多激发学生内在潜能,那么,相信教育会走得更高远。放眼未来,教育还是国之根本,而美育更是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BOSS: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请您谈谈大时代背景之下,你如何看待美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鲁虹: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教育,以前武汉没有美术馆,我们办展都是在武汉展览馆、汉阳琴台。现在不同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武汉各个区都有美术馆,政府支持的力度也非常大,这和五十年代的湖北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如今又有了国家大力倡导支持,相信时代造就的新生代会更强,这将是国家强盛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者,将美育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也非常重要,就像当初将体育纳入教学体系一样。美育教育的两方面好处,一是培育下一代对美的兴趣,二则是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我看来,如若各行各业的人都像艺术家—样,以创造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民族的发展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BOSS: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对于中国美育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愿景和寄望?
鲁虹:艺术一直在变化中,这是因为世界在变。比如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进入消费时代,就跟五十年代的情境完全不一样,那么,随着新生艺术家思维方式的变化,创作就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事实上,艺术史不变的规律,就是一直在变。到了新世纪后,千禧一代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成长,他们更多开始使用新媒体进行创作,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变化。另外,未来也存在太多未知,包括一些突发事件等等。像疫情就是我们没想到的,虽然它带来了很多不幸与滞后,但在不幸中也产生很多故事以及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如云教学,云看展甚至云旅游等形式,相信在扩大新的尝试中,也会促使新一代艺术家把这些作为全新的创作元素以及事件背景。总而言之,我认为疫情的变化,应是中国乃至世界在这一大事件背景下所带来的又一种创作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