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是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文学角度而言,通常是指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在特定情境中,文本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及语义连贯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读者去阅读。文本应具备语句的连贯性及完整性,以具备系统含义的语句传递信息、并指向共通的主题。可见,可将文本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基于此,文本解读应注重整体性,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或形成“整体感悟”,是一种基本的文本阅读方式。
但究竟如何在整体视野下处理文本的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或如何将整体性的文本划分成不同的层面,以及文本各层面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最终组合起来,进而来表现主题,以上种种问题,皆为文本解读所应当解决的基本問题。
一、明“整体感知”,重视阅读体验
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文体章法组织语言,从而传达主体精神,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由语言文字元素、结构体系、文章功能所共同形成的有机整体。自古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无一不传递着整体和谐之美,以此来打动读者。文本自然具有的有机整体性,是其具备艺术魅力、审美价值、艺术生命力的基础。如若文本失去其整体性,自然也失去其艺术审美价值与生命力。我们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百合花》《哦,香雪》,虽然两个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但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能感受到作品共同抒发的青春情怀,文本整体传递的青年的价值观念,点燃我们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进而领悟到作品蕴含的人性审美意蕴。这就是文本整体感知所不可替代的意义所在。
包括我们阅读鲁迅《呐喊·狂人日记》整体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大地深远的忧愤,有热血的激情、畅快的讽刺,阴暗的色调中留有一线希望;读其《彷徨·祝福》,不免因祥林嫂悲惨命运而整体感受到作者难以排解的、沉重的孤独感。正如他自己所说“战斗的意气,却冷了不少”。狂人也罢、祥林嫂也罢,都是不幸的苦命的为社会所逼到走投无路的人,但文章不唯以其孤立的形象传递思想与情感。小说的本质特征为叙述,读者通过作者所叙述的世界与人生,这世界包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故事与故事的关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与环境,在特定时代与环境中的人生百态。
有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祝福》时,曾做过如下的活动:为祥林嫂之死建立一份死亡档案。学生在拟写死亡档案过程中,必然会探究其死因,抽丝剥茧、寻觅线索。按长工说法是“穷死的”,这当然是一种原因,但是不是死亡的真正的原因?如果寻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与“大伯”“四嫂”“柳妈”“一群特意寻来听她讲阿毛故事的老女人”,乃至作为叙事视角的“我”的联系,解读到祥林嫂嫁了又嫁,来到鲁镇与再一次来到鲁镇的故事的关联,探究其在烟花爆竹祝福的年关里死去、被无常扫得干干净净的安排,那么这份死亡档案的内容就不是一句“穷死的”所能一言以概之。
整体视野下去解读,重视读者整体的阅读体验与感受,才能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世界里、人生里。这是阅读小说应具备的基本方式与状态。
二、觅“内部联系”,理解作品意图
从不同层面对文本解读,并从整体视野下处理文本各部分的联系,是文本解读的基本思路或途径,对不同文本进一步加以具体性分析研究,来充分把握文本“这一篇”的特征。然而,在阅读实践中,脱离整体而对文本的局部进行具体分析的现象,并不少见。以2016年江苏高考卷辛弃疾的《八声甘州》为例:
第11题问题为: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有学生表述为“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额愿望;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表达了对人生失意的豪迈;通过“健者也曾闲”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其语言组织规范,有分层作答,也紧扣文本进行针对性分析,但得分情况却不理想。问题主要在于下片内容的理解途径:学生对文本局部内容孤立解读,不能从整体视野来处理文本的局部间关系。前三句化用杜甫诗句,为学生所关注,但诗题后的小序中内容为“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其间隐含了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两位友人友情的真挚,表达对友人高风的盛赞,与上篇霸凌尉醉呵李将军之事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对“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的理解,也应在“汉开边、功名万里”的背景下去把握,实为借汉言宋,矛头直指南宋当局。这点,也因学生未能寻找到语句间关联性,故而导致解读不够充分。
包括下片末句以景作结之句,也为大多学生所忽略,认为其功能上主要起到渲染性的艺术效果,脱离情景关系去把握其确切内涵,即壮志难酬的悲凉。即使从下片语言音韵层面上去看,韵脚的“寒”字与“南山”“残年”“也曾闲”的韵脚也有其关联性,也能产生整体联系。
再以前文提到的祥林嫂为例,祥林嫂出现在小说的舞台上,穿插进了“我”的视角,就作品中“我”的角色而言,也并不是祥林嫂的真正关切者,除了在祥林嫂生前有关生与死、有无魂灵的支支吾吾并无确切答案的讨论之外,“我”是她生活中可有可无的点缀。也就是祥林嫂的故事基本上是在“我”这个小知识分子(尽管对鲁四老爷及鲁镇上的男男女女有很多的不满)并不那么积极热切的状态下,讲述了她人生的故事。没有真实的关切,更没有可以关切的途径,这也是作者要揭示的一个冰冷到无力的世界的真正意图。通过探究文本的内部联系,在局部与局部的内在组合中形成了与整体的关系,进而体会作品潜在的写作意图。
换言之,当阅读者对文本的内部联系有所把握并确认时,才算是理解了作家的创作意图。
三、拓“外部关联”,挖掘潜在意义
文本解读,在以整体视野为立足点的前提下,也可向文本外部探究其相关制约因素。社会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常见方法,强调文学的社会性,主张从社会角度研究和评价作品,揭示作品的潜在意义。虽不能绝对强调背景对作品的完全意义,但文本的外部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与风貌、作者本人写作风格、文化传统等因素与作品的关系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学生在解读林斤澜的《表妹》中表姐形象时,对其“两步扑过来,抓过一堆衣服”的细节把握时,往往解读为表姐因看到表妹洗衣服多劳多得而发生抢洗衣服的行为,可见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如仅仅结合前文所交代其“背着手”城里人虚荣的做派看,这种解读似乎也不无道理。但值得考虑的是,如果结合本文写于1984年的时代背景,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作品意在表现农村改革开放后的人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巨大变化,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开篇农村的溪水流淌着生命的欢喜了,都指向正在变革的伟大时代给农村带来的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变化。
解读文本,也可向文本外部探究,依托其外部联系进入文本,即阅读者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去阅读文本,并提出相应问题的?该问题又反映了我们阅读者怎样的阅读立场与态度?这样的解读,会让阅读者掌握一定的阅读自主权力与自由,一方面阅读者在建构对文本的多方面的理解,另一方面在阅读中产生自我的认知,该认知某种意义上也使阅读产生带有跨越时空的客观性。
再以《百合花》为例,在初中旧教材和新编高中统编版教材中都选用了《百合花》,旧版初中教材编者强调其作为反映解放战争的题材,新编高中统编版教材编者强调其反映的是青春题材。因何会有不同的编写侧重点?这种改编体系,或揭示了作品背后的东西乃至写作者自身所忽略的东西,也似乎实现了施莱尔马赫的理想:解释意味着比作者本人更好地理解作者。
但向文本外部探究其相关制约因素,切不可替代文本核心的探究。文本解读理论有一个充分性的要求。即解读必须恰如其分,不增不减,按胡适所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教师在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时,介绍李清照经历了家国沦丧、南渡逃亡、二次婚姻失败的相关背景,直接告知学生本次传递了作者的家国破灭之愁、思念亡夫之痛、孤身一人之苦,进而要求学生从词中去寻找本词是否有相关体现。即脱离了文本直接以知人论世法替代文本解读,再以结论从文本倒推的文本解读法。按此逻辑,只要是写于该时代、人生背景下的文字,必然只能是这三种情感了。值得思考的是,史料是否真实可考?史料提供的“背景”与诗歌意义是否一定有必然联系?用史料解读来替代文本解读,其方式是否偏离了基本的文本阅读轨道?更值得关注的是,某种意义上,这种依赖背景判断作品主旨的方式更像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恐怕会把学生引向惯性阅读的怪圈,也就偏离了阅读本身的意義了。
陆丽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