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后遂无问津者”的再解读

2021-09-26 14:19张才兵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问津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对《桃花源记》的解读,一个公认的观点就是“桃花源”是“世外”之“桃源”——“世外桃源”即由此而来。然而有一个难解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为什么“后遂无问津者”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如文中所描述的“有良田、美也、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为什么只在一个“高尚士”的“南阳刘子骥”寻而“未果”之后,就再无问津者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人认为文本的最后一句原本就是“讽刺”,明朝一个叫张自烈的人认为这是“冷讽世人,悠然不尽”;也有人认为是“哀叹”,学者叶嘉莹就说“这是最悲哀的一句话”。有意思的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教师也会择其一种而向学生传递,这说明教师对其中的某一观点实际上是认同的。笔者以为,借鉴他人的观点是文本解读的必由路径,但是在借鉴的同时还要带有研究的思路,或者说要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课文解读的应然选择。带着这样的课文解读态度,笔者继续对“后遂无问津者”进行了探究。

一、“后遂无问津者”的提问回味

众所周知,《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源是作者陶渊明所以为、所构想的一个理想社会的存在。[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是《桃花源记》的最后一句,向来为人重视,成語“无人问津”亦由此而来。[2]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最后居然是再无问津者,这显然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后遂无问津者”?然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读到最后总不由自主地要问出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类似于“元问题”,然而对“元问题”的探求往往更加能够触摸事物的本质。对于这个问题,初步的回答是:任何一个阅读者,在阅读了前文之后,都会对桃花源心驰神往,内心也总会有一种问津的愿望。根据有限范围内的调查,有超过一半的读者在读到“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时候,内心总有一种“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的想法,而在武陵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之后却“遂迷,不复得路”也是不得其解,因此不少人心中居然多是失落。这就说明确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也说明提出相关问题是符合常理的,而这个常理与“后遂无问津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矛盾又意味着认知的失衡,自然也就意味着问题的提出。

进一步回答:当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弥合内心逻辑矛盾的时候——只有知道了何以“后遂无问津者”,才能面向自己的内心去回答“何以要这么问”。应当说每一个解读者实际上都是在面向自己的内心去做出解析,张自烈之所以认为是“冷讽世人”,不过是想说明不要指望真的世外桃源的存在;而叶嘉莹说“这是最悲哀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桃花源消失而使其内心感觉到了悲哀。由此来看,无论是问题还是元问题的回答,都是解读者内心与文本碰撞的结果。

二、“后遂无问津者”的还原分析

解析问题既应当基于经验,也应当借助于策略。在文学作品的解析当中,有“还原分析”这一策略,其是指通过艺术加工将客观的现实事物重组为主观的现象事物。在笔者看来,这一策略对于解析“后遂无问津者”是可行的,因为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是为了体味作品所描述的现象背后的意旨,而若要深入体味作品中的现象事物,就有必要对未经加工的现实事物加以了解。这样一个由“现象”到“现实”的过程,便是文本的还原性解读。“还原”的目的就是发现“现实”与“现象”之间的“差异性”和“疏离性”,进而为设疑提供准确的定位支点,多角度、多侧面解读文本。[3]那么,“还原分析”策略的运用能够给这些问题带来怎样的解答呢?

如果把文本比作客观的事物,那么作为解读者,在运用还原分析这一策略的时候,其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将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文本进行互动上。桃花源风景之优美、民风之质朴,课文当中有着充分的描述,而桃花源之所以是世外桃源,又是因为其“与外人间隔”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时不妨设身处地,将自己先当做武陵人,再当作作者去解读(其实作者陶渊明在描写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角色替代)。

此时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个细节描写——此人(武陵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实际上是呼应前文的,武陵人本以捕鱼为业,其实际上是误入桃花源,其本无避世之念,所以当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才“一一为具言所闻”;但是桃花源中人却是另一种表现,他们只是“叹惋”而已,并无出世之念。所以最终武陵人“辞去”,而“此中人则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时候再将角色替换到作者身上,可以发现,作者花大篇幅浓墨重彩地描述桃花源中的情景,实际上就是在描述心中的想象与期待,是在慷心中之慨。然而即使其最后写出“处处志之”,即依然不得不以“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来收尾。有了这样的解读上述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比较清晰了:桃花源只能是世外桃源,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只有“忽逢”才能误入,惹有意探寻,则必然是无人能问津。

换句话说,尽管作者做出了太多的想象,依然不敢或无法弥合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这样的结局可能谈不上讽刺,更多的确实是一丝哀叹。陶渊明一生既有过致仕的知识分子情怀,然而却又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故里,这样的选择成就了一代田园诗人,却也将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放逐到了田园里。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内心的寄托所在,也是面向现实的无奈之选,即使想问津也无津可问。

三、“后遂无问津者”的留白暗示

“后遂无问津者”既是收尾,也是留白。留白是很多文学作品创作的一种手法,它能够给读者创设想象的空间。其实,陶渊明的这种留白就是一种提问与暗示:桃花源这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是否存在?而无人问津则意味着“不存在”。尽管这个答案略显直接,其更多地让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源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尽管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4]

依恋是人心所向,然而在目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桃花源依然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后遂无问津者,实际上也在写明对于更多的现实世界中的人而言,几乎没有谁会承认桃花源的存在,这就是现实眼光下的世界,其足以让理想世界只能存在于理想当中,所以让现实中的人不会去做寻找世外桃源这样的无用功,因此“后遂无问津者”就是现实人的现实选择,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必然的结果。

其实陶渊明自己做出了这样的收尾,应当说其内心也是承认这一事实的。但心中的桃花源依然存在,其怎么也不可能直接写出“无人愿意问津”,因此只好留点白,给别人一点解读空间,给自己一点念想。其实无论是对于陶渊明来说,还是对于解读者来说,这一留白也可以给自己留下犹豫的空间,没有谁的生活是泾渭分明的,是绝决的;犹豫看起来是性格的弱点,但却也是对生活的多种期待,在现实的世界里去在心中留一个桃花源,这是陶渊明作出“辟世之士”选择的理解,也是对每一个普通人解读《桃花源记》所产生的感受的理解,不拘泥于文本,不纠结于现实,或许是解读《桃花源记》、思考“后遂无问津者”的最好回答。

参考文献:

[1]苏志萍.桃源的密码——《桃花源记》再解析[J]. 青海教育,2020(5):30.

[2]王雷.“遂无问津者”别解[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2011(9):44-45.

[3]孙艳.“欣然规往”为哪般——《桃花源记》结尾的三重还原细读[J].语文月刊,2020(2):77-79.

[4]蒋荣魁.空白补充 创造想象动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8(5):17.

张才兵,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问津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天津问津书院的魅力何在
某些作家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归纳演绎,寻觅文化的“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