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
[摘 要] 成长型思维是思维的不断成长、进阶、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形成路径,通过简化思维、质化思维及活化思维,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形成。教师通过培育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成长型思维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进而“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成长型思维;路径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内生性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型思维是相对于固化型思维而言的。固化型思维表现为一个人的思维懈怠、消极,而成长型思维表现为思维比较积极、超越、进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形成。思维简化、思维质化、思维活化,可以看作成长型思维的标志。
一、简化小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让学生将粗糙的思维,朦胧的感觉、意识等显化出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粗糙的数学思维提纯、简化,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简约化、清晰化的高质量表达。对思维的简化,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思维过程的简化;另一方面是对思维结果的简化。高质量的思维过程、成果一定是简约化的,如牛顿的三大定律。那么,如何简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简化思维是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散乱走向有序、从静止走向灵动。简化思维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循环起来、流动起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有序、稳定。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时,笔者不仅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在探究结果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梯形面积怎样推导?可以将梯形转化成其他学过的图形吗?怎样转化?通过这些问题,催生学生的多向思维。有的学生用“倍拼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用“剪拼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有的学生用“分割法”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等。在学生转化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不同的方法有着怎样的共同特征。如此,引导学生简化转化思维,即“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将陌生转化成熟悉,将复杂转化成简单”。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延伸、收缩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并引导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原来三角形可看成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看成上下底相等的梯形。
简化思维往往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是学生成长型思维培育的发端。简化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立足于思想方法的高度,去观照、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简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入,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知识达到线上的串接、面上的融合及体上的融通。简化思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和评价能力。
二、质化小学生的思维
思维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显性标志。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单一化、碎片化、浅表化等的思维现象,具体表现为思维固化、思维失稳、思维无序、思维僵硬等。因此,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迫在眉睫。只有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的可能性空间。思维质化是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化。思维品质是指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性、流畅性、灵敏性等。思维质化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融通性、生长性等。通过思维品质的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会更严密、灵活、灵动。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很多教师都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外显化的数学探究,如引导学生用“剪拼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用“测量法”将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加,用“折角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这样的操作活动,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几种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探究三角形的数学实验中所蕴含的“合”的数学思想。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分散的三个内角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角。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测量、折角或拼角的误差,而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产生了疑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从根本上说,外在的、物质化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如此,学生就会从长方形推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推导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就会从三角形一个顶点画另一条边平行线,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动态性、想象性、推理性的数学思维,能扩大学生思维张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具质性。
质化思维是发展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关键阶段。质化思维是善于变通的思维,是蕴含学理的思维。思维质化,就是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入形式逻辑,从而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质化思维,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拾级而上。通过质化思维,学生不断突破固有的认知习惯,不断刷新认知世界,不断超越认知的“舒适区”,不断迎接新的认知挑战。
三、活化小学生的思维
思维的活化是对学生数学思维实战的一种检验,也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标志。“思维活化”是指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囿于一隅,不受固定习惯的制约,能突破常态。只有通过思维活化,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型思维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研发一些变式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变式性思维、融通性思维、类比性思维、迁移性思维等的培养。思维活化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形式来催生学生的活化思维。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时,笔者设计了变式性问题:“小明购买了一套衣服,其中上衣与裤子的价钱比是5∶2,上衣和裤子各是多少元?”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习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关键句的转化有效地活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的学生转化成“上衣价钱是裤子的5/2”,有的学生转化成“裤子价钱是上衣的2/5”,有的学生转化成“裤子价钱占一套衣服的2/7”,有的学生转化成“上衣价钱占一套衣服的5/7”,有的学生转化成“上衣价钱比裤子多3/2”,有的学生转化成“裤子价钱比上衣少3/5”等。通过这样的关键句转化,学生开拓了数学思路,深刻地认识到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深刻体悟到数学知识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大观念”“高观点”,发展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注重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进阶,从简化思维、质化思维到活化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进而“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的人,讓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严兵.对思维展开思维——数学批判性思维启蒙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8(65):31-33.
[2]郑毓信.以“深度教学”落实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7(9):4-10.
[3]李传庚.批判性思维:从认识走向创造[J].江苏教育研究,20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