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勇
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是践行科学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既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弥补学习者不足的学习能力。精准教学先前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被提及,却没有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精准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思维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它既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认知构建过程。笔者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中“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一课的教学为例,对精准教学视域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精准教学以学生学习的流畅度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目标及学生是否真正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和获得相应技能。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掌握表现在学习的准确度和速度上。因此,学习的流畅度包括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指标。不难理解,如果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技能,就表明其学习效果很好。
精准教学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中暴露出来的弱项和学生的学习短板,通过分析推荐,为教师备课授课、学业测评等提供智能分组和分层教学,其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精准教学最典型的特点是具有“学习者最清楚”原则,也就是学生知晓自己学习的成果如何,同时,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也能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真实效果。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三者相脱离的现象,因此,精准教学课堂的构建应该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的设计,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最终决定教学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明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和“学生这节课要学会什么”。因此,教师需要在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设定教学目标,才能保证精准教学。此外,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可验证,如果叙述过于模糊,则无法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因此,要想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其描述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可评价性。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是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教学内容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语篇是一则新闻报道,讲述的是美国男孩(Justin)失踪一事。报道中出现了男孩被外星人绑架的猜测,案情扑朔迷离,为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探究性情境。因此,根据单元教学和新课标要求,笔者最初将其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读懂全文,积累重点词汇与短语;②了解案情发生的过程,提高把握文章脉络结构的能力;③尝试给案件一个合适的解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初设定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情。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具备了自我查阅、记忆和理解相关词汇与短语的能力,因此教师只需帮助学生疏通少数重难点句型即可。另外,初定的教学目标表述不够严谨,缺乏精准性。比如,“读懂全文,积累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说法放诸各学科皆可用,它没有体现出本学科的特色。根据这样模糊的教学目标去实现课堂的精准教学是不太可能的。
基于对学情的进一步了解,笔者对课题“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修正。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单词(词组):unexplained, puzzled, step up, incident, disappear, assume, construction, possibility, detective, take charge of, make up, look into, amazing; 90%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拼写,80%的学生能运用这些词汇熟练造句。能力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够根据文本中的时间点来迅速厘清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大意;80%以上的学生能够根据报道中的细节描述,对案件展开符合情理的推断,从而训练和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
这样的目标叙述中运用了“认读、听懂、理解、运用、学会、训练”等系列行为动词,后面补充了具体的宾语,用具体的数据阐明了学生经过学习后需要达成的具体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比较精准到位。
精准教学过程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过程。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到什么程度和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师根据精准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本节课将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同时,精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教学片段关注并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根据学生行为表现来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
围绕“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新设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中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标题猜想,培养学生预测能力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这个标题本身就包含着神秘色彩,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先在黑板上呈现标题,鼓励学生研读 “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并描述自己的猜想。
学生兴趣盎然地发问:Who was the boy? What happened to him?Why didn’t the police feel puzzled? … 教师把这些问题罗列在黑板上,再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预测,将预测的答案分别记录在黑板上,接下来再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搜寻答案。
2.研看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的三幅插图,鼓励他们猜想故事的大致情节、描述可能发生的细节等。新课标指出,看(viewing)是理解多模态语篇的技能之一,也是帮助学生输入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备能力。引导学生研看插图,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有效捕捉信息的能力。
进行预测和观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Part A 的三个问题(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When was Justin last seen?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case?)并结合插图信息,理解文章标题寓意,推测文本大意、文章语篇类型及事件发生的主角、场景等,并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有的学生追问:找到Justin没有?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在分析、对比、判断中训练了逻辑思维。
3.通读全文,培养学生查词能力
此时学生充满探究的热情,鼓励他们通读全文,或自主查阅词典或同伴互助,迅速地解决文中可能存在的生词和长难句。用语句接龙的方式,一个学生用一句话复述文本的大概意思。
4.抓住脉络,培养学生复述能力
在学生通读文本时,鼓励他们搜寻案件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和Justin处在何地,并根据文本内容迅速完成表1的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通过表格的填写,他们依据具体的文本信息,厘清事件的发展进程,让他们复述大意,训练其概括性思维能力。
表1 Justin失踪案时间发展顺序
5.质疑探究,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原先的浅层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评价等思维品质。随后教师提问:警察为什么感到困惑? 有的学生说警察困惑于目击者的描述;有的学生说警察对男孩Justin午夜失踪感到困惑……学生在探究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分析评价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深度理解文本后,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自己的看法,有了主动表达的欲望。此时,以小组为单位,或辩论,或共鸣,极力说服对方。无论是异想天开的想法还是言之有理的推断,都训练了学生的语运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6.说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设计了一项以说为主的教学活动——假设你是探长,请根据文本信息,分析案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组长向全班汇报,通过案情剖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文本中的悬疑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最后,教师设计了关于Justin去向的探讨:Justin究竟发生了什么? 学生会产生不同想法:或被绑架,或溺水,或执行特殊使命……
“写作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经过多模态的输入或输出活动,学生积累了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把握了案情发展的脉络,为后续的写作搭建了支架,随后教师布置让学生进行创写的任务。笔者认为,只要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开展的教学活动,都会促进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分析、概括、推理和创新等思维能力。
许多教师无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有效评价,无法知晓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不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了”,也不知道“学生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精准教学评价就是要准确地诊断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最好先设计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项目,检验“学生学会了什么”和“掌握到了什么程度”,据此来调控教学进程和布置课后练习。
基于“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的教学目标,笔者为其设计的评价项目如下:①能够对文本标题做出合理猜测,小组其他同学评价;②采用“坐火车”形式,轮流接替上一个同学的叙述,以此复述文本大意;③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对男孩Justin的遭遇做出合理推断; ④分别以警察、妹妹和目击者Mrs Marvels三种身份描述Justin的失踪经过;⑤从Justin的遭遇中得到的启示。
笔者在“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的教学过程中借助预设的评价项目来及时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控教学进程。例如,在“抓住脉络,培养学生复述能力”的活动中,通过语句接龙的方式,每个学生以一句话来复述文本大意。由于学生刚刚解决文本中的生词和难句,还未通透地阅读课文,此时让他们用接龙的方式来复述课文,有点难。因此笔者将此环节改为课后作业,结合后面的角色描述环节让学生落实到笔头上写出来。最后,为了提高目标的达成度,笔者还设计了课堂学习评价表(表2),据此反思:课堂目标落实到位情况,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要采取什么措施去补救。
表2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课堂学习评价表
精准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与策略,实现精准教学的目标。精准教学基于学情,根据课程目标设订精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和开展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精准有助于教师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解决学生的疑难点和困惑点,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例如,上述案例中分角色来描述案件过程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突破文本理解的难点。
精准教学可以适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容易达成的目标,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无须费时讲解,如上述案例中的词汇学习。大多数学生难以达成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统一讲解,如上述案例中第五个环节中的集体质疑探究,可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
综上所述,精准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学本的课堂中有突出表现,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局限。例如,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可观察并可测量的,但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是不可测量的。常态的英语精准教学课堂具备“以目标精准为导向、以过程精准为内容、以评价精准为保障”的特点。精准教学在教学应用中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精准教学会在更多学科、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