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波
偶得中华职业学校编印的两本书:《建筑制图》和《土木制图》,都是硬纸套里装着几十张散页,其中一本里面还夹了两个笔记本和几张图纸。取出散页,看到纸套内侧贴的版权标签,得知它们分别是民国23 年(1934)10 月和民国25 年(1936)7 月初版的,印量均为 1000 册。东西虽然比较偏门,但我猜测这所民国时的中华职业学校,和黄炎培先生所创立的中国职业教育社有关系,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收入了囊中。
回家后我细细地查看中华职业学校的前世今生,很快就证实了我早先的猜想。1917 年 5 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络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謇、严修、沈恩孚、蒋梦麟、穆藕初等 48 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研究、倡導、实施职业教育的全国性的教育团体。1918 年 9 月,职教社在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租到一块七亩半的荒地,建造校舍,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是主要为工商业界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全日制职业中学,先后开设了铁工、木工、商业、机械、石油等科。为抵制外国商品对华倾销,又开设了电镀科和纽扣科。
不同于当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学校,这所中华职业学校在教学中采取半工半读、工读结合的学制,学生一边学习技能,一边实际操作,并喊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口号,同时还强调学生的品格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爆发,中华职校地处日军进攻区域,学校一部分迁往重庆继续办学,另一部分迁上海法租界爱多亚路(今延安中路)浦东大厦租房办学。民国 28年(1939),中共中华职校支部建立,以“协学”的名义在学生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多名学生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学校建立学生党支部后,中职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抗战初期,为了打通外援物资入华通道,国民政府下令修建滇缅公路,而修筑这条当时唯一对外通道的工程技术人员中,过半是中华职校的毕业生。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接受短期培训后,便一批批穿越敌占区,冒险越过日军封锁线,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中长途跋涉到昆明,随即投入到筑路工程,其中不少人因劳累体弱,就死在了旅途中。
中华职业学校自民国7年(1918)建校至1951年底轻工业部接管,共培养毕业生7014人,加肄业生则近一万人。其中有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专家和各级领导,如中共领导人张闻天、上海市副市长朱宗葆、广东省省长朱森林、数学家华罗庚、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绩、艺术家秦怡、中国驻外大使祝幼琬等。
旧书中还有几样夹带物:
共和晒图公司出品的 12张蓝图,包括工程字练习、仿宋字练习、曲线练习、阴阳线练习、仪器运用练习、直视图练习、斜视图练习、房屋平面图、房屋立面图、人字木屋顶架、道路剖断图、钢梁等。
两个笔记本,一本记满了笔记,包括经济核算制、看会计报表、如何总结经验、什么叫进步、薛楚书的文章《竹》(从竹子的民间传说、生态、用途谈到物理强度和建筑特性)、建筑构成基本原理等;另一本是空白的,但里面贴了几张图纸,包括农业展览馆草图、底层平面图等。
另外还有手绘日照图和手绘机械制图。从中可以窥见当年师生的勤奋与严谨,大概也能部分解释为何一所职业学校能出好几位院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