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有为 童潇依|文
工作中,刘福春始终保持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积极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动下,认真履职,一步一脚印,攻坚拔寨,突出藩篱,把所有心血和汗水都倾洒于热爱的科技事业。
刘福春,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1986年进入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目前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管理部(研发中心)部长,兼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专家库、国家科技部科技奖励专家库、湖南省应急管理厅非煤矿山组专家,以及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特邀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矿山智能化信息化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社会和学术团体职务。
工作中,刘福春始终保持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积极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动下,认真履职,一步一脚印,攻坚拔寨,突出藩篱,把所有心血和汗水都倾洒于热爱的科技事业,在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中,留下闪光的足迹。因工作业绩突出,刘福春近年来获评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优秀团队学术带头人、中铝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殊荣,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和咨询奖11项,近期又被授予了“中铝集团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海阔天作岸,山高人为峰。作为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和公司副总工程师,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与挑战,他选择了坚守。35年矿山行业的艰辛工作,让他从两鬓白丝到满头灰白,而沧桑岁月中,依旧难改的是采矿人那颗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初心。作为一名采矿人,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倾注毕生所学,投身矿山事业,在矿山工程技术领域深耕细作,展示了新时代采矿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新风采,诠释了新时代采矿人心怀家国、砥砺前行的新境界。他用手脚触摸感受矿山一石一溪的自然温度,用心灵感受深山大林的气息脉动,扎根一线,甘于奉献,深深地热爱着这一份平凡朴实,却可以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工作。自工作以来,刘福春一直从事矿山工程设计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沉淀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设计研究经验,持续跟踪世界矿山开采前沿技术,以建设“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矿山为目标,带领团队成功攻克了“高”“深”“难”矿床开采和尾矿综合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为推动我国绿色矿山开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刘福春(右一)在高原矿山工作照
在高原高海拔矿床开采技术领域,他力主打造绿色智能开发新模式。由于高寒高海拔矿山一般具有低压缺氧、低温干燥、强风、生态环境脆弱、外部协作能力差等特性,其资源开发面临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设备工作效率折减、边坡安全、冰冻、供电系统散热等困难和挑战。刘福春率先垂范,不畏艰难,多次带领团队深入现场,投身高原雪域开展技术攻关。由于初到高原,他不能适应低氧气候,一度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毫不动摇,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为现场团队稳定了军心,坚定了信心,也赢得了业主单位的充分信任和肯定。通过几年的潜心研发和大胆创新,他率领团队成功研发了高海拔高寒生态脆弱地区超大型矿床综合开发技术,攻克了高原极寒气候条件下人机效率低、开采难度大的世界性重大技术难题,建成了中国首座国际先进、海拔超过5000米的大型绿色环保高原现代化矿山——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使长沙有色院的名片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
在深地资源开采技术领域,他引领技术发展,逐步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为解决深井开采面临的高应力、高井温、高水压等制约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作为技术带头人成立了“深地资源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团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矿床综合开采技术,成功解决了深井开采中井巷支护、通风降温、提升运输、充填管道输送等重大技术难题,建成了中国第一条超千米混合井——金川龙首矿混合井,井深1083.65米;国内第一深井——驰宏会泽矿业分公司3#竖井,井深1526.5米;国内提升速度最高竖井——新疆阿舍勒铜矿主井,井深1242米,提升速度16.5米/秒。目前,他依然奋战在深地资源绿色开发技术的工作一线,带领团队朝2500米以深的超深矿床领域进军,引领我国深地资源开采技术跻身世界领先行列。2020年,他负责的“深地资源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团队”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优秀团队”的荣誉称号。
在复杂难采矿床开发技术领域,他坚持大胆创新,敢啃“硬骨头”。为了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保障矿产资源自主供给能力,刘福春奋勇担当,以前沿的技术思路和国际化的格局视野,对标一流,带领团队锁定目标攻坚克难,首创软破矿床采、装、运、支、控一体化集成连续开采技术,成功解决了我国地下铝土矿开采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保障条件差等重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水文地质特别复杂地下大水矿床开采技术,在凡口铅锌矿、老虎洞磷矿、段村-雷沟铝土矿、彝良铅锌矿等大水矿山成功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领域,他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绿色矿山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刘福春担任课题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承担《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灾害致灾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深部金属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长江中游典型城市群多源无机固废集约利用及示范》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原创研发了半水磷石膏新型自胶凝材料及磷石膏尾砂全废无害充填(堆存)技术,解决了磷矿山固废绿色安全处置难题,实现了超大规模磷矿山废渣的无害化低成本处理;首创研发了RDP全过程一体化精准协同膏体充填技术,打破了尾矿充填研究、设计、生产全过程信息壁垒,有力推动了膏体充填技术智能化发展进程;突破性地开发了尾矿高值化、生态化梯级利用新技术,为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全面退出,实现无废害绿色开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2017年,刘福春全面接手公司科技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为尽快融入新岗位,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工作,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找员工逐个谈话全面细致了解管理现状,针对科研管理效率偏低、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率不高等问题,打破惯性思维的禁锢,深挖问题根源,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方法,迅速有效地解决了科研管理工作中的短板问题。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一期工程
为提升科研管理效能,他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一是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为建立精准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调动公司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他在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细化分解每一项任务,并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对制度逐字逐句进行修改和审核,确保达到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让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的程度。2018年,15项科技管理制度发布实施,为推动公司科技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奠定了基础。二是搭建科技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科研管理人员事务性工作多、时效性弱、信息难于共享等问题,他创新工作思路,提出要实现互联网+科技信息管理的融合,搭建一个动态的科研数据中心和科研管理沟通平台。考虑到该项工作涉及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任务繁重,他将其列为党员攻关项目,并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科学筹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顺利促成科研信息平台成功上线,大幅度提升了科技管理工作效能,也填补了公司科技管理平台的空白。
人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科研人员的培养上,他也是不遗余力,倾尽心血。在研发中心仅有几名副总工程师的情况下,他大力引进高素质青年科研人员,实现了专职科研人员从无到有的突破。为了整合科技资源,建强研发团队,在短短3年时间内,他带领团队成功搭建了“一站五中心四工作室多试验基地”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并将其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师带徒机制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力度。他还总是鼓励青年员工去现场考察、参加行业会议、进行技术交流等,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与此同时,制定科研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发挥高端人才创新引领作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针对科研项目市场化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刘福春重点组织在矿山、冶金两大传统优势专业上进行科技攻关,逐步形成“杀手锏”技术,为争取政府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厚植优势。同时,他加强外部科研项目经营和攻关,积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的项目支持政策以及相关企业的项目要求,深入各专业室做好调研,摸清两头,吃透中间。公司科研成果逐步实现与市场对接,仅2020年新签科研合同额7000余万元,政府奖补资金近700万元。
在他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他脖子上挂着肩颈按摩仪,边按摩边工作。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肩颈肌肉劳损,需要贴膏药和按摩来缓解,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下来休息片刻。这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坚韧和坚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拼劲和干劲,对员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激励着大家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
阅尽征程好风光,更有胜景在前头。面对成绩,他不骄不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价值追求,用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一线续写着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