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荣丽
“小军,怎么又是你值日?”前一天小军明明已经值日了,我不解地问。
小军“嘿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一旁摆桌子的小睿说:“小军是帮小凯值日的。”我心中一暖:小军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可是,小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愣住了:“小军是为了挣钱,小凯给他5元钱作为报酬。”我一直觉得同学情是很纯粹的情感,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竟然变成了交易行为?同样一件事,有了金钱的参与,就少了几分温度,一下子变了味儿。
调查发现,班上这样的行为竟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明码标价:倒一次垃圾2元,擦一次黑板1元,跑腿要根据距离定价,甚至还有代写作业的,根据作业量定价,5元到20元不等……了解了实情的那一刻,我的后背一阵发凉:如果这样的风气不遏制,后果将不堪设想。付钱的一方用金钱代替劳动,逐渐形成懒惰的习惯和金钱至上的认知;收钱的一方,则会变得唯利是图和斤斤计较。我觉得,学生之间的金钱往来,应该得到正确的引导,而且刻不容缓。
追根究源,家校携手重塑价值观
学生的价值观或多或少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发现有的家长并不反对孩子在校的“买卖行为”。一位家长说,在很多国家,孩子是允许在学校做买卖的,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将来孩子总要踏入真正的社会,在小社会中学一点谋生的经验无伤大雅。
可是,如果学校成了一个交易的场所,我们的教育该摆在什么位置?因此,改变学生的价值观,要先从做通这部分家长的思想工作开始。
于是,我在班级群里发起了一期在线研讨活动,主题是:孩子助人索报酬,你怎么看?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群里顿时热闹起来,从抵制金钱诱惑的重要性谈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从建立学生间良好关系谈到倡导志愿者精神……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那几位支持孩子做买卖的家长思想也随之改变。
正面引导,志愿者精神植根心田
当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越来越受到肯定,学生交易行为的背后,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有的同学认为付出就应该有回报,所以,在帮助同伴后拿点报酬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我决定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做起。
我在班级设置志愿服务岗,根据服务的工作量确定一定的服务分。通过问卷调查,我确定了8个志愿服务岗位,主要包括学习、劳动、卫生三个方面。受帮助者根据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或工作量的多少来确定服务分数。每周总结分数及表现,每个月评选一次“服务小标兵”,以此激发学生服务他人、不计回报的热情。
将正面引導坚持做下去,学生就会将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拿钱办事”便会被助人为乐所替代。凳子歪了,看见的人随手扶正;地上有了垃圾,有人主动弯腰去捡;一道题难住了小伙伴,大家争着帮他讲解;参加体育训练耽误了值日,马上就有人帮忙补上。在志愿服务中,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由此获得成就感,实现了个人价值。
借助志愿者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就不会事事以金钱为中心,而是以服务他人为荣。在这样健康积极、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中成长,学生定会正能量满满。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责任编辑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