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竞争力提升视域下的小农户发展

2021-09-24 15:18蒋永穆刘虔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农户市场竞争力

蒋永穆 刘虔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个急需破解的重大悖论:如何在发展小农户的基础上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论文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具有三重内涵:以生产竞争力为基本要求,以安全竞争力为战略底线,以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小农户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于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安全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并推动提升机制之间联动。因此,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必须促进小农户发展,并且小农户发展有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可能性,但当前小农户发展受到内外条件的约束。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完善政府支持、发挥小农户主体作用、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以及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小农户;生产竞争力;安全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文章编号:2095-5960(2021)05-0092-09;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个急需破解的重大悖论:如何在发展小农户的基础上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理论上通常认为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与集约化。然而在当前已经高度工业化的中国,农业的微观基础依然是小农户,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小规模家庭农业生产仍将是中国农业的显著特征。小农户存在规模小且分散以及对农业现代化技术接受和使用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水平制约甚至决定着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政策提供了一个战略方向。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对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也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更高水平开放和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都认为提升农业竞争力与发展小农户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他们认为小农户没有竞争力,将伴随农业现代化而消失,提升农业竞争力只能靠资本主义型的雇工规模化农场去实现。不少学者也认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规模化大生产、大物流和大市场,而小农户则处于边缘地位。[1,2]然而,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必须面对小农户生产普遍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全国小农户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1%,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我国幅员广阔,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异大,小农户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发展类型、发展水平等方面呈现多层次不平衡的态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及相当多的地区小农户生产依然将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形态和主要表现。基于此,党和政府也明确要求,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因此,本文基于农业竞争力提升的视域来探索中国小农户发展问题,科学认识小农户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小农户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探寻制约小农户发展的因素,探索发挥小农户的优势、克服其劣势,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可能途径。这为破解“如何在发展小农户的基础上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这一悖论提供分析思想和解决办法。

二、小农户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一般机理

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新安排,这构成了当代小农户发展的时代背景。[3]根据国情和农情,本文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并紧紧围绕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目标导向,把脉小农户发展。

(一)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但政府和学界尚未明确界定农业竞争力的内涵。本文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及理论体系(图1)。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生产竞争力为基本要求,以安全竞争力为战略底线,以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粮食安全[4]、重要农产品供给和种子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实现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加持续的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首先,“中国特色”指提升农业竞争力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农情,“中国特色”决定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大国小农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农情。提升农业竞争力要以我国的国情和农情作为现实基础,遵循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强调特定社会经济制度[5]的重要性。其次,“科学”指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导。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建設美丽乡村。再次,“内涵”指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内涵体现中国特色和新发展理念。本文将内涵总结为“基本要求、战略底线和主攻方向”三大内容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理论体系。

1.生产竞争力是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农业生产竞争力指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质量与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有直接和准确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产品)的数量。马克思认为,仅靠消耗体力的手工劳动为简单劳动,而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为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多于数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生产效率高。[6]农业生产竞争力强弱的根本在于以农业生产率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的高低。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体现为农村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回报率持续提高,从而导致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具有与其他产业类似或相近的要素回报率,农业比较收益提高。另一方面,要求资源组合效率的提高。这体现为以技术效率①[①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效率英文为technical efficiency,如果单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仅包含技术效率是不妥当的。技术效率包含了远比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更为丰富的内容,包括要素质量、资源配置优化、专业化分工,也反映制度变迁、环境规制、产权变化等政策因素,是效率的集中体现。参见李谷成.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6(4)。]和全要素生产率等衡量的生产决策单位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标度了剔除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之外,因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创新而推动的增长程度,因此它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倚重的新型动力源泉。[7]

2.安全竞争力是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战略底线

安全竞争力指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量足够和品质好的粮食及肉、油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保障种质资源和种子安全,确保中国碗里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这是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底线。

安全竞争力将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与西方农业竞争力区别开来,是中国农业竞争力的现实反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抵御风险提供基础和条件。西方农业竞争力的逻辑起点是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中完全竞争市场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假设,继而仅从经济指标,比如市场份额、生产效率或者生产成本等视角去衡量农业竞争力,强调基于要素禀赋、低成本和差异化等比较优势带来的竞争力。但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是满足一个人口大国对于农产品数量、品种和质量的要求,然后才能谈及出口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西方农业竞争力唯经济指标至上的内涵和标准不能体现现阶段中国农业竞争力的丰富实践和内涵。

3.市场竞争力是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市场竞争力指依靠农业的质量效益,在国内市场和国际两个市场上获得竞争地位,占据市场份额并持续获利的能力。这是中国农业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立足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然要求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统筹和农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因此,农业市场竞争力包括国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国际市场竞争力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占据市场份额,提供农产品或者服务的能力。国内市场竞争力是中国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形成基于各地比较产业优势的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业的竞争最终是面向市场的竞争,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都必须靠质量和效益赢得竞争优势。质量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能够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元、优质和安全农产品,而效益既包括基本的经济效益维度,也包括农业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等。

(二)小农户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

提升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必须正视汪洋大海般小农户长期存在的现实。不管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里,小农户均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韧性。小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使得小农户发展有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潜力。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提升安全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并有助于提升农业竞争力机制之间的联动。

1.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

小农户生产被舒尔茨认为是“贫穷但不失效率”的,小农户的主要优势在生产环节。同时,小农户通过共享机械科技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提升小农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

首先,小农户家庭经营方式的优势,使得小农户的土地生产率高。一方面小农户依靠不计工时的辛勤劳动,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小农户家庭经营成本低。小农户主要运用家庭劳动力,这契合农业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也因为家庭劳动力无需外部监督,小农户家庭经营能有效克服农业生产投入劳动的绩效评估和监督的困难,因而小农户组织和管理的交易成本低。

其次,由于小农户农业生产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低,使得小农户能够迅速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种(养)植结构,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时间和空间技术,最大程度发挥增产潜能。

再次,小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僵化不变的,他们可以适应、接受和应用现代技术。“规模中立型”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和农药、化肥及良种的使用,使得小农户发展受经营规模限制的松弛,因而小农户得以在家庭经营规模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后,小农户发展可以充分分享适度规模效应。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小农户卷入市场经济和分工中,有利于小农户分享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规模经营的溢出效应。纵向上,社会化服务的推广,农业生产环节的外包以及生产服务市场的培育,能够克服小农户小规模和分散的弱势;横向上,小农户还可以借助农地流转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资本、科技、管理、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集中投入。另一方面,小农户也是规模经营主体的最基本成长来源。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增加,部分小农户可能通过追加投入及扩大规模等方式将小农户经营方式转变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8]等“升级版”农户家庭经营方式。

2.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安全竞爭力

小农户追求实现生计和家庭目标最大化的多重内在逻辑,使得小农户能够通过自发调整种植结构、藏粮于己及保持良种和生物多样性去提升农业安全竞争力。

首先,小农户的配置逻辑可能诱致“趋粮化”的种植结构变化。随着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的增强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相对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更易于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因而需要相对少的劳动力投入,在种植结构中占有比较优势,而经济作物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人工很难被机械替代。[9]因此,为了降低农业生产机会成本,实现家庭目标最大化,小农户可能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扩大粮食作物规模,采用相对廉价的机械替代人工。

其次,小农户的风险管理逻辑契合国家藏粮于民的战略。一方面,小农户仍然承担我国大部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任务。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小农户耕种土地面积为9.9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合同面积的2/3。[10]另一方面,“藏粮于民”是农民低收入或脆弱家庭的一项战略。自足的份额是小农风险管理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为生存规避风险而保留非市场的生产基础,以应对家庭生计的不稳定以及物价上涨等市场危机时期。小农户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也有助于整个经济的复原力。

最后,小农户多样化的种(养)植逻辑有利于保持良种和生物多样性。为充分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小农户往往利用多样化的自然条件,发展多样化的种(养)殖。这既包括种(养)殖作物种类的多样化,又包括种植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复种和套作等。这有利于增加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还能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土著品种。而这些多样的生物和土著品种通常适应恶劣的条件,如干旱和极端高温或热带病,含有对育种计划非常重要的独特遗传基因,因此十分重要。

3.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发展,小农户将全面深度融入现代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工农、城乡和国内国际市场三大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小农户生计的满足带来他们维生和安全需要降低,小农户日常经济活动中会趋向“理性小农”,受到市场需求和利润的影响调整行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小农户的优势在于通过利用其灵活性和差异化战略去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

首先,小农户的灵活性可以使其发现市场机会并适应市场变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推动中国出现饮食结构的转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对于食物转型新需求,从热量性食品过渡到保护性食品。食物消费结构转变将带来农业结构的重构。小农户将根据市场上消费需求的变化整合自身要素,使自己的产品结构契合消费变动结构,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最终将会拉动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粮食种植向果蔬种植以及种养结合的饲养业转化,提供符合个体需要的丰富且绿色的农产品,提升农业产值收入,这就是黄宗智所说的“隐性农业革命”。[11]

其次,小农户可以利用差异化战略,提供特色农产品和服务“以小取胜”。小农户可以通过拼特色,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发展能够带来附加值、差异化的新产品和服务,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同时,改善农产品品质及打造特色品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提供休闲、观光等功能。小农户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受到人均耕地面积等传统资源禀赋制约相对较小,并在其他国家得到经验验证。比如,法国通过划定优势产区,实行原产地保护制度,发展葡萄等优势产业;荷兰着力打造园艺花卉、蔬菜、水果、肉类和乳制品等特色产业;[12]日本通过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树立品牌等手段,推动有机农业发展,赢得消费者信任。[13]这些国家的小农户通过拼特色的“以小取胜”,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农民收入稳定可观。我国实践中正在新兴发展的“巢状市场”,也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将小农户直接与城市消费者对接,拓展小农户市场空间的路径。[14]此外,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农耕文化资源拓展农业功能,前景广阔。比如贵州省利用山区自然和乡村景观资源及民族特色,引導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旅项目,拓展新兴农业生产链,并注重保障小农户的高参与度和广受益面,助力贵州的脱贫和发展,成效显著。

4.小农户发展有助于实现提升农业竞争力机制联动

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农业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和政府支持政策等多个方面。小农户因为在生产环节上的绝对主体地位,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力量,小农户发展有助于推动提升农业竞争力机制之间联动。

首先,小农户通过吸收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应变能力,做出更加优化的要素配置的生产决策,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农业生产竞争力的提高,能保障农业安全竞争力的实现,同时也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其次,小农户顺应农业生态规律,细心照料土地,掌握农业生产对象的变化,保护土壤肥力和环境,维持和保护农业的可持续生产力,将提高安全竞争力,保障生产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最终可由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得到印证。最后,农业经济活动的产出必须在市场中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农产品的竞争最终通过市场去实现。小农户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是建立在生产竞争力和安全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竞争力和安全竞争力的提升。三个提升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三、提升农业竞争力视域下小农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

积极发挥小农户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但当前小农户发展受到内外条件的约束,很难依靠自己打破农业生产“贫穷但有效率”低水平均衡和自身竞争力不足的现状。只有科学认识制约小农户发展的因素,才能发展小农户,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提升农业竞争力视域下小农户发展的制约因素

1.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低

第一,小农户普遍受教育水平低。在提升农业竞争力背景下,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用设备不断更新,市场环境变化迅速,要求匹配专业化、职业化和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才能满足新的技术条件下的高效率生产和经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高素质人才缺乏,这制约了小农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91.8%的农民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较少接受农业生产专门知识培训。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例为1∶4.5∶3.8,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15]此外,中国小农户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4%,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2%。[12]

第二,小农户老龄化、兼业化严重。二元制的城乡结构下,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教育程度高的农村人口更易转移到城市。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高素质农村人口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兼业化和空心化严重,削弱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留守和兼业小农户改良土地、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机械和采纳新品种的内在动力不足,可能会弱化农业经营,制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2.小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第一,物质装备投入相对不足。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农业机械、资本及技术等资本投入对劳动的替代明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使用的增加有助于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节约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出;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节省了劳动力资源,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国家宏观层面看,随着近几年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比不断上升,资本逐渐替代劳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机总动力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52574万千瓦增加到2018年的10.04亿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比例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的物质投入、农机装备、技术服务等物质与服务投入相对不足,农业技术的转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推广还有待加强。

第二,小农户家庭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目前,农户自购自用的机械已经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但总的来说小农户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且不均衡。比如,就生产环节而言,耕作环节机械化率相对较高,但播种、收获环节机械化率低;就作物种类而言,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率相对较高,经济作物的机械化率低。[16]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退出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成本上涨,机械化的作用将更为凸显。机械使用不足将制约小农户的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难

第一,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长期存在。现代农业要求商品化、一体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小农户生产分散,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在信息、资本及技术上缺乏资源,使得小农户在农资采购和供应、农产品物流与营销、农产品加工和储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农业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等领域,与新型经营主体相比不占有优势,生产经营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国际化也使得小农户受到工业化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冲击。中国农业在重要农产品上保持体量优势,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加大,2019年达到713亿美元,增长24%,大宗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进口增多,对国际市场依赖加大,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品种单一,以低加工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①[①数据来源为商务部历年《中国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农产品)》。]。这与以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高度相关。

第二,小农户获取产后利润困难。在大宗农产品领域,在很长时期内,农户家庭生产仍将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农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地租上升,中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将维持高位,压缩小农户利润空间,农业比较收入低。同时,小农户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公平分享增值收益。比如,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直接合作等紧密连接不多,以非正式合作为主,订单农业不规范,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连接方式松散,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和价格协商方面难度较大。新型经营主体挤压小农户利益空间的现象时常发生,小农户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

4. 政府支持政策的缺位

第一,對小农户主体认识不到位。部分人尚未认识到小农户的主体作用,比如农业激进主义认为小农户是落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主张变革上层建筑来促进生产力。同时,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小农户的指导意见和纲要,但在现实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执行程度差别大,因此弱化了小农户社会主体地位,损害了小农户发展农业积极性。[17]最后,小农户还面临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果不充分的困境,使得小农户难以共享改革红利,制约小农户发展。[18]

第二,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均衡,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农户生产生活需要。目前,农业产前的种苗繁育、农资供应等服务领域已经高度成熟,农业产中最急需、劳作程度最繁重的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民产后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销售服务比较欠缺,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小农户等重点目标群体的社会化服务亟须完善。[19]

第三,农业支持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投入较低。我国对农业知识创新投入不够,2015年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投入占农业支持总额的比仅有2.57%,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比如韩国为25.4%,日本为12.99%,欧盟为48.87,美国为26.73%,澳大利亚为54.39%。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不到60%,比发达国家低20%左右。[16]此外,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投入相较于发达国家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许多地方引导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土地、资金、交通、环保设施等要素支持约束严重。

(二)提升农业竞争力视域下发展小农户的优化路径

在提升农业竞争力背景下,要立足小农户的长期性,构建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和富裕小农户的政策体系,发挥小农户生产经营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小农户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提升。

1.完善政府农业支持政策

小农户需要支持。世界经验表明,政府扶持对于小农户发展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提升农业竞争力的背景下,政府需要积极作为,关注和发展小农户。

第一,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在社会分工和劳动组织形式方面,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并探索小农户家庭经营的多种实现方式。具体包括,通过农民联合与合作来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最佳配置方式;通过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等途径;通过农民自愿形成以普通农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等。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生产经营的外部成本,为实现小农户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重视农村道路,加强机耕道建设;加强基本农田水利、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处于弱势的小农户和偏远地区的农民采用新技术和参与市场;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耕地整治,维持土壤肥力。

第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政府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且运作良好的社会化服务提供系统。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提供满足小农户需求的播种技能、病虫害管理及收获技术等生产相关信息和市场相关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渠道,通过专家讲座、技术培训、制作相关电视节目以及发放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向农民传达相关技术信息,降低农民对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难度,进而促使农民学习和采纳先进技术。

2.发挥小农户主体作用

小农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最主要的社会基础,也是改革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还是近三十年来的新农业革命的主体,更是中华文明整体的基本根源。[20]要顺应小农户分化趋势,提高农民素质,发挥小农户比较优势。

第一,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小农户。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打破政策壁垒,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保障农民市民化。这可以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人力资源,也能促进农业规模效应的形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成本。

第二,培养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培养和强化农民职业理想和信念,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农业生产效率和增收能力,增强农民的自我积累和内生发展能力,培养一大批把农民作为一个职业象征的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发挥职业农民带动和提升小农户的作用。

第三,发挥小农户主体作用。挖掘发挥不同农户的比较优势,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依托。[21]比如传统农民的优势在于其世代生活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拥有丰富的本地知识;返乡农民工的优势则在于其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启动资金、技术和营销能力。分类开展对小农户的针对性培训,转变小农户传统观念,塑造农民科技运用能力、市场分析和应对能力,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发挥小农户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自主能力,激发农民的创新性,激发乡村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尊重他们保持城乡差异化和独立性的自主性。

3.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

邓小平同志曾谈道:“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2]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是决定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前沿技术进步,并推动前沿技术和装备向小农户的推广应用,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效率。

第一,发展前沿技术和物质装备。发展前沿技术,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前沿面向外扩张,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立足国情,加大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开展种子、关键技术、农机装备和绿色投入品等科研投资,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重塑农业竞争优势。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技术创新路线,培育高产作物品种和负面外部效益较小的改进的肥料组合,优化灌溉和耕作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型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前沿技术,从而实现提高产量、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的效果。不断改善和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尤其是机械化水平,加快农机结构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第二,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只有将前沿技术成果推广到广大农户,才能真正让技术成果为农户共享,提高农户生产效率。为此,要优先推广共享性强、对于分散的小农户成本费用较低的前沿技术。改良适合小农户特定需求的农场机械和設备的设计,增加农机设备的使用,推动小农户采用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继续对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进行补贴,使农民以可负担的价格及时获得农业机械,如用于精密播种的播种机、用于作物管理的喷杆式喷雾机和水泵、用于收割的联合收割机等。

4.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

构建产业链并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是新阶段发展小农户以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链将不同经营主体及经营方式联合起来,发挥不同产业组织的比较优势,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实现利益共享。

第一,将小农户以组织化的形式加入到产业链。小农户加入产业链,不仅可以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稳定市场销售,减少生产经营风险,还可以通过产业链获取融资、信息和技术支持等服务,通过质量提升和共享品牌等方式获取增值收益。随着农业功能形态增加,小农户将突破传统种养植业和生产环节,农户家庭可以通过实施纵向一体化,将农资采购和供应、农产品加工、储存物流、销售、品牌建设、农业金融保险等领域交给专业的经营主体经营,依靠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来弥补家庭经营的不足,小农户则专注于差异化战略,挖掘农村多元价值,提高功能溢价。企业通过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连接,保障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双赢。全产业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也为农民在本地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农民工资收入的增长。

第二,将产业融合与产业链对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将横向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纵向上产业链的构建以及空间上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一起来[23],将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展农业的多功能,还能够扩大农业整合资源的空间,打通农业与其他产业联结的渠道,使小农户分享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的增值。[24]

参考文献:

[1]马红坤,李言,毛世平.提升小农竞争力:中国农业突围的现实选择及日韩典型经验[J].经济学家,2020(2):99~108.

[2]罗必良,胡新艳,张露.为小农户服务: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J].农村经济,2021(1):1~10.

[3]叶兴庆.演进轨迹、困境摆脱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J].改革,2016(6):22~39.

[4]张应良,侯欢,孔立.省域视角下粮食安全问题再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3~31.

[5]李景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17.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9.

[7]高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提出逻辑与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9(2):9~18.

[8]万国良,李文杰,徐涛.发达地区农户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浙江实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6):51~57;64.

[9]罗必良,仇童伟.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非粮化”抑或“趋粮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8(2):39~51;2.

[10]苑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J].红旗文稿,2021(2):23~26.

[11]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J].开放时代,2016(2):11~35;5.

[12]张红宇.大国小农:迈向现代化的历史抉择[J].求索,2019(1):68~75.

[13]陈颖,马健.日本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及对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9(3):23~28;35.

[14]贺聪志,叶敬忠.小农户生产的现代性消费遭遇——基于“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的观察与思考[J].开放时代,2020(6):45~60;6.

[15]张红宇.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J].求索,2020(1):124~131.

[1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构建竞争力导向的农业政策体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59~61.

[17]祝林林.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乡村振兴视阈下的小农户主体性[J].改革与战略,2020,36(11):92~100.

[18]蒋永穆,祝林林.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与路[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23(6).

[19]张海霞,王明月,庄天慧.贫困地区小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异质性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3):81~90.

[20]黄宗智.中国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实际与理论[J].开放时代,2018(3):62~75;8~9.

[21]张红宇. 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N]. 人民日报,2016-02-29(7).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

[23]曹慧,郭永田,刘景景,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1~36;131.

[24]蒋永穆,陈维操.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制构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8):124~131.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the Context of Enhancing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JIANG Yong-mu,LIU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Sichuan University, No.24 South Section 1 Yihuan Road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boos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e as well as to develop the massive smallholder farmers in China. First, this article redefines the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to three dimensions based on China's institutional and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that i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competitivenes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to maintain the safety competitiveness is the strategic bottom line and to increas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is the key. Th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how smallholder farmers could improve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se three dimensions. We conclude that we must not ignore the smallholder farmers in China and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s to develop smallholder farmer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farmers is limit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currently. This suggests the following targeted policies: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port; enhance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smallholder farmers;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equipment and integrate smallholder farmers into the value chai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smallholder farmers;production competitiveness;safety competitiveness;market competitiveness

責任编辑:张建伟

收稿日期:2020-02-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和实践效果研究”(18ZDA035);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贵州消灭千年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经验及其对反贫困事业的贡献研究”(20GZZB01)。

作者简介:蒋永穆(1968—),男,重庆人,博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刘 虔(1988—),女,四川宜宾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与公共政策。

猜你喜欢
小农户市场竞争力
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
乡村振兴:“小农户”要靠“大农合”
适合小农户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
“小农户”与“大市场”
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生产效率的比较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小企业经济管理中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基于SW—CMM的软件项目管理模型分析与研究
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