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邻里交往视角下安置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重塑研究
——以合肥市新站区为例

2021-09-24 05:26殷滋言唐文莉胡润莹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住区居民空间

殷滋言,唐文莉,胡润莹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合肥新站区学府路1号 23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安置住区的建设使得农村人口从散居到集聚,原有乡村邻里关系解体,传统交往空间灭失,邻里之间的交往日渐疏远,“指尖之交”也成为了这个信息时代下的缩影。“熟人社会”被“半熟人社会”甚至“陌生人社会”代替[1],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邻里之间已渐渐体会不到"远亲不如近邻”的相互扶持和关爱。安置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是居民交流、活动的场所,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品质。

1 安置住区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活力不足分析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合肥市新站区光明之家、文浍苑、少荃家园、勤居苑、文忠苑5个代表性的安置住区,位于合肥市职教城区域范围,周边拥有20所高校,通过调研问卷、访谈和实地踏勘的方式调查研究其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问题。调研小组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60份,有效问卷229份。

1.2 公共空间类型分类及特点

(1)综合公共空间,即在住区中公共面积较大,容纳性较强的公共区域,如住区中心广场、绿地、公共设施户外空间、林下空间等。

(2)微空间,为片碎化、边角等微小空间,如建筑周边过渡区域,建筑组群空间、宅前公共场所等。

(3)道路空间,即驻足交往、聊天、健跑、停车使用的空间,如各等级道路及两侧后退空间、住区出入口空间、停车空间、步行空间等。

1.3 公共空间活动特征

为掌握居民户外公共空间活动特征,调研通过问卷及访谈从活动空间分布、活动频率、活动时段等方面展开,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空间活动特征

1.4 公共设施使用情况

调研区域内健身路径、儿童设施配置滞后,绿化景观设施、铺装场地相对短缺,品质低下,各住区中运动器械配备较充足,如图1所示,但是很多设施简陋、损坏,场地功能单一,缺乏信息化告示,设施周边绿化破坏严重,难以满足全天候全龄化需求。

图1 各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用情况Fig.1 Use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each residential area

1.5 居民行为特征

1.5.1 公共空间使用人群

踏勘、问卷在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各安置住区呈现出老年人以及儿童使用比重较大,中青年所占比例较少,如图2所示。

图2 公共空间使用人群构成Fig.2 Composition of public space users

1.5.2 使用人群行为特征与需求

居民的行为活动与功能空间相关,空间活动与行为活力密不可分,调查显示居民对增建或优化休闲廊道、座椅、康体步道、活力运动场地、图书阅览等公共设施空间的需求更为强烈,如图3所示。

图3 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意愿Fig.3 Residents' demand for public space

各年龄层次呈现出差异化的活动倾向,儿童活动主要为动态的,有趣味性与嬉闹场景的场地,老年人主要为聊天、下棋等静态活动,中青年则动静结合,适应性较强,如图4所示。

图4 各年龄层次人群参与活动意愿Fig.4 Types of activities participated by different age groups

1.6 安置住区公共空间活力不足分析

1.6.1 空间肌理重构,缺乏邻里凝聚力

安置居民面临着空间肌理的解构与社会关系重组的压力,随着住房结构的改变,安置居民被迫“上楼”,原有乡村邻里关系解体,邻里之间交流少了,日渐疏远,安置区内往往安置了多个村庄的居民,安置区居民有很深的“同根”文化思想,由于习俗以及对“根”的认同差异,原居住在同一乡村的居民较团结,而与其他乡村被安置一起的居民间较冷漠,这加剧了住区融合的复杂程度,而且居民很少参与住区或社区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对各项活动处于失语状态,对公共活动的参与感不足,难以达成区域共识,难以形成区域凝聚力。

1.6.2 综合公共空间单调,交往层次单一

调查显示综合公共空间活动人群分布较多,但活动体验性较差,参与度低,由于安置住区的住宅建筑不具有商品房的高价利润和对外销售的压力,所以安置住区的规划建设经常不会全面考虑居住者的切实需求,甚至只是单单满足建设的刚性需求。在规划建设建筑单体排布时,只是满足楼栋与楼栋之间的日照间距的硬性规定。

1.6.3 微空间被忽视,缺乏家庭户外交往空间

微空间利用率低下,居民宅前空间往往为慢调的步行区域,容易停留,极易被利用,5个安置住区常有老年人带儿童或宠物在宅前空地上站着聊天、吃饭,蹲着摘菜,现有空间缺少乡村自然风光,居民失去原有的本土情怀,生活模式的改变,住房结构改变,家庭交流也少了,居民的乡村生活观念尚未转变,难以找回原有的故园情。

1.6.4 道路空间无秩序,缺乏吸引力

安置住区往往为开放住区,街道上通过性交通较多,且部分住区无收费管理,导致外来车辆在住区内临时或过夜停车。不利于人停留,道路上缺乏街头小品、绿化、休闲座椅等环境设计,没有可以休息交谈的地方,没有开展健跑锻炼的路径,没有吸引人的驻足点。住区出入口位置各种小摊贩和小店汇集于此,杂乱无序,人们聚集街道两侧及住区出入口更多的原因是买生活必需品,很少人喜欢在主要街道上进行休闲活动,居民之间缺乏更广泛的交流。然而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街道对于任何一个良好的综合性邻里区域都是非常重要的[2],现有住区街道上都是行色匆匆的行人,缺乏乡里乡亲的情感。

2 安置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构建原则

2.1 包容性

多元包容性是归属感建立的基础,住区空间具有积极性、包容性,空间承载着活力,活力扎根于空间,公共空间的设计讲述共同的故事可以唤起强烈的情感认同,设计全民共享的空间,满足全龄化需求,促进活动行为发生,实现包容性空间。对特殊群体要格外关注,从人群的心理、生理考虑出发,考虑不同群体感知的需求差异,从地域文化出发,从主题策划到场地元素思考文化植入,产生心灵上共鸣,从而实现空间的包容性。

2.2 原生性

尊重原生环境,设计理念回归自然朴实,用元素提炼的设计语言达到保留“记忆”的目的,对于安置的农民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公共空间设计回归自然,营造原生景观,了解居民的喜好习俗并融入设计,大大增加“地气”和人情味。

2.3 适应性

公共空间主动与文化、休闲、健身、交往等多元体验结合,适应多元化的生活模式,对住区公共空间提出复合性的要求,强调的是空间可以交融不同的社会生活,体现多元性[3]。提高公共设施的功能适应能力,满足居住者时空差异的生活需求,创造出支持行为活动的生活舞台,结合不同时段偏好,形成让空间随时间持续调整的场景。

2.4 疗愈性

居民健康不再只局限于医疗方面的健康,它不仅包含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还包括社会等其他方面健康。为居民的康复与心理调节提供一个良好场所,激发正向情感,弘扬积极的生活态度,栽植野草保持乡土自然野性,多维连接自然,打造疗愈空间。

3 基于邻里爱的安置住区公共空间活力重塑建议

3.1 爱凝聚:缔造社区共同体,培育共识

为了营造可持续的活力住区,积极鼓励居民参加各类住区和社区活动,培育社区共同体,为居民搭建基本的邻里关系网助力,携手共建良好的社区体系。一是重视乡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和社区新型文化的培育,寻找还迁居民与外来租住居民、商户之间的平衡点,既能保留、延续村落文化,又能凝聚居民,满足他们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4],推进安置区文化的发展。二是深入了解居民意愿,打破住区的界限,充分利用调研住区位于合肥职教城区域的优势,邀请大学生进社区,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大讲堂,兴趣社团等),促进新型邻里关系网的构建,促进“大社区”融合,形成“大社区”邻里情,共享配套设施。三是鼓励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居民不仅应有正式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建议从而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而且建议能在规划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尊重[5]。

3.2 爱交流:重构复合型睦邻空间

3.2.1 优化综合公共空间

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建立完善的生活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对少荃家园、文忠苑、文浍苑、勤居苑中心广场区域的公共建筑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住区开展文化活动空间,同时整治室外广场与绿化空间,达到室内外环境融合,功能相互补充,营造和谐共处的环境。

3.2.2 活化微空间

(1)景观化建筑组群空间。5个安置住区内微空间利用率低下,呈现零散灰空间,通过灰空间激活,将边缘化的空间转化为快乐而丰富的空间场所,如盖尔所说:“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发生”[6],人以及人的活动能够激发其他人的活动。空间能发生的交往活动有对身处其他空间的居民产生吸引,从而加强户外空间流动性和使用。

(2)激活闲置地。将边角用地为大家共用,消除私占现象,利用闲置空间或腾出住区内的边角地,构花架,建花池,装饰花盆等,爱好园艺的居民聚集给植物换土换盆,邻里共同打理花房,劳作后的空闲时间可以坐下来和邻居聊天喝茶,传授园艺经验,根据居民活动时间规律,利用周边高校资源开展“五点”园艺课堂,并结合心理疗愈,使得学习是一件自我疗愈自我愉悦的过程。

(3)柔化宅前公共场所。合理地规划单元入户空间有助于单元住户间的良性互动,使交流空间更具有便捷性、识别性以及意向性。单元入户空间内活动方式以慢调为主,邻居相见习惯于在该区域短暂交流,可适当延伸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4)规范停车空间。静态交通改造以人为本,为居民腾出更多活动交流空间。将非机动车棚进行重新规整,拆除部分利用率不高的车棚[7],地下车库适当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限制外来车辆进入本住区停车,结合住区的公共空间功能及位置做好动静路线设计。安置住区难以实现人车分离时,靠边停车位置需逐个划定,并留出通道。

3.3 爱陪伴:营造家庭式户外空间

5个安置住区内往往是三代四代同堂居住,亲戚居住在同一住区,调研显示五个安置住区内儿童设施配置滞后,老年设施简陋,满足家庭式活动需求的场地缺乏。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停下来陪陪家人,设计中注重空间使用的“时一空重叠性”,最大限度发挥空间的使用效率,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8]。

3.4 爱健康:创造康乐健身空间

信息时代下手机占用大量休闲时间危害了身心健康,身体体力下降,心理闭塞。从增加人们日常体力活动、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的具体目标出发,切实地改善建成环境[9]。

(1)塑造健康跑道。换上健身服,约上三五邻居,下楼便开启运动模式,5个安置住区周边均有良好的通行道路,规划跑道路径与住区内公共空间,外部道路及社区中心等各个功能空间联系,使各个功能空间中活动的人们跑步时可以全程欣赏风景并能很好与邻居交流;在跑道周边设置趣味性的标志,如起跑区、休憩区以及起点终点提示等。

(2)营造景观漫步道。在住区内设置适合茶余饭后消食健步的景观漫步道。漫步道旁种植乡土树种,呈现四季景象,使漫步道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沿景观漫步道边设置休憩座椅,以供居民们相互交流沟通。

(3)完善健身设施。增加有趣味性的组合型定制运动器械,增加趣味性,吸引年轻人参与健身。通过巧妙的地面划线设计进行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设置“社区信息公告牌”、“APP预约平台”方便社区的居民查询球场的使用情况和平台约球友,周边提供座椅,为喜欢观看比赛的居民提供停留空间。

(4)打造疗愈式景观。在5个安置住区中,老年人使用公共空间比例较大,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设置特殊的健身器械,为康复中的人群和老年人专门设置康复类运动设备,促使社区内的居民都参与到公共空间的活动中来。同时设计上保持乡土野趣的自然景观,从自然中获得疗愈与力量。

4 结语

安置住区需要更多关注居住人群实际需求,居民有很强的与邻居交往的意愿,但居民适应性不强,在安置住区户外环境规划中需精心策划各类活动时间以及合理安排应对空间,以保障居民能愉悦参与到社区生活中,以主人翁身份融入社区,满足全龄化健康生活需求,提升住区活力。

猜你喜欢
住区居民空间
石器时代的居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基于CPTED视角下的住区场地空间安全性研究
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
高台居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