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校园卡的高校信息化协同治理创新——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9-24 11:56刘锦江
云南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园卡协同主体

刘锦江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

一、问题的提出

“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管理”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张、师生诉求日益多元化、管理过程复杂化,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诸多冲击和挑战。传统管理模式一方面较为偏向学校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多头和碎片式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难以系统解决高校管理中的问题。

同时,数据作为教育管理过程中产生、获取、保存、传递和处理的信息记录,是教育行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而数据的标准、共享、质量、利用等问题也使得学校管理与数据集成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牵一发动全身”,学校也不得不为高成本管理买单。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也意识到,高校管理需要更多的维度进行支撑,缺乏对重要信息资产的全面了解会导致教育管理面临风险。

在这种情形下,伴随着“互联网+”校园融合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得资源高度共享得以实现、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入,信息高速多途径传播成为可能,突破了原有管理的老方式、旧观点,改变了原有信息传播及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为高校管理创新带来新的思路。针对此,本文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对以微信校园卡为基础的校园治理平台在高校的应用进行一些探索,以期对其他高校有所借鉴。

二、高校治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的选取

微信校园卡是腾讯2017年推出的一款旨在替代和拓展传统实体校园卡的虚拟校园卡产品,它是基于微信卡包中虚拟卡券的二维码及开发能力。在二维码中融合了支付、门禁、缴费、信息查询等多方面的场景应用。具有开发成本低、安全性高、研发速度快、项目风险较小、推广便捷等优点。可以面向相应人群推出学生卡、教师卡、校园卡、临时人员卡等不同卡种,以解决实体校园卡存在的人员身份复杂、遗失忘带、冒名使用、排队充值、管理信息缺失等问题,同时也帮助学校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维护成本。师生仅需在微信卡包领取电子虚拟卡,并调出电子二维码,便可以在学校新增或改装的扫码器上进行扫描,顺利通过校园相关场景的身份认证或完成相关的支付功能。

本文选取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进行研究,是因其在高校治理方面,学校在财政有限的条件下,借助“互联网+”和各方力量的参与支持下,实现了管理服务创新。作为微信校园卡在西南地区的首家用户,和教师虚拟卡全国首家发卡用户,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协同治理”的高校运行模式,作为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对于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基于传统校园卡的校园管理现状

传统的实体校园卡,往往仅作为学生消费、门禁的工具,同时由于遗失率、冒用率较高、管理数据不可见、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使其日渐难以适应学校管理场景的使用。同时也基于传统校园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孤岛,即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以往学校信息化建设“轻平台,重应用”现象十分明显,由于学校纵向独立业务系统众多,每个应用都从底层数据源开始独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访问,部门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或者信息安全的考虑,拒绝开放信息数据,缺乏跨界协作和资源共享,同时各业务系统也存在着访问复杂、数据重复处理,资源浪费,指标口径差异、利用率低、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并存等问题,数据搬运、流程不畅、重复采集带来了巨大的管理成本,因此也导致部门数据手工搬运,师生办事来回跑、多次跑成为日常。

2.多元主体之间相对平等关系的缺失。学校管理手段单一,常常以单向、事后为主,提供的管理服务往往以管理者为核心,以部门业务为中心,缺乏基于用户视角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存在业务处理渠道单一、效能层次不齐、服务体验不佳的问题。师生等主体缺乏高校治理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例如学生管理,往往由学生管理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进行有效联动。

3.高等教育治理制度薄弱,效率低下。传统管理之路拆不动、不想拆,学校业务往往因为多种因素导致迭代比较困难,重复和缺位并存。传统信息化手段落后,在海量信息资源中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消息触达率较低,造成沟通缺乏、管理效率低下、信息资源价值浪费等问题。如一些紧急通知往往通过QQ群,微信群传播,触达情况难以统计,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一些重要反馈信息难以到达管理者,为校园治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校园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创新分析

协同治理即社会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治理模式,通过利用多元力量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在广泛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跨组织、跨机构的治理结构”。在高等教育中动员和协同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引入协同治理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解决多元主体责任分散的问题,促进不同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发挥各主体的协同效应。学校通过探索建立以微信虚拟校园卡平台为基础的校园协同治理模式,不断建立完善了相应的机制体制,逐步破解在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力不从心”“管理缺位越位并存”的困局。

1.打通“校园身份证”,去除“证明”障碍。统一身份认证,实名认证解决了证明“自己是自己”的问题。证明“自己”常常是困扰高校管理的一大痛点,区别于传统用学生证和身份证、账号密码证明方式,以及带来的证件遗失忘带,账号密码遗忘、密码被窃取等问题。2018年以来,学校通过采用微信校园卡统一的实名身份认证平台,利用微信自带关联银行及公安的相应身份接口与人脸识别等手段,相较于传统实体卡,较好的解决了安全性、密码登录繁琐及冒名顶替的问题,也提供了一把打开学校所有应用及实体场景的钥匙。同时,通过实名身份接口进入应用,“找老师改密码”这样的情况也一去不复返,各应用场景的打开率及资源使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2.聚合业务功能,打造“智慧服务”。功能聚合,即在手机做“减法”,而在微信中做“加法”。微信校园卡除了传统校园卡的支付功能,同时通过微信的开放生态将生活服务、校园业务服务等分散的热点微场景功能进行了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师生口袋中实用的工具包和小助手。学生打开微信卡包,通过被“扫码”就可以轻松实现如日常消费、学费缴费查询、消息通知、安防门禁、校园社区、通知查看、签到、课堂互动、在线考试、教学评价等功能。通过微信校园码获取的学生个人信息、教务信息、门禁信息、图书馆信息、设施使用信息等信息中挖掘关联性较强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校园管理信息的汇总查询,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大数据平台集中数据加工及处理,按照数据流程将数据结果通过数据封装同时提供给各应用平台,实现数据应用的解耦与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校园业务运行的透明度及业务数据的利用价值。

智慧服务,通过“校园办事大厅”和“反馈与帮助中心”,建立以微信线上自助流程通道为主,线下师生自助终端、人工帮助为辅的业务流程渠道,将师生相关问题及业务分类流转到分管的各个管理老师中,不断确保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同时也使得教学管理打破时空界限,促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数据有效分析和描绘了学校运行轨迹和学生异常行为状态。将管理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从过往“事后应对”移到“事前步骤”,也从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对管理问题及时诊断处理并第一时间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对于考勤异常或成绩挂科门数较多的学生,可以更早地进行教育和学业帮扶。

3.多元共治,推动管理服务多元化。通过微信校园卡衍生出的家长卡、校友卡、访客卡等多种虚拟卡种,最大限度整合家长、校友、社会等不同身份的人群,厘清管理脉络,在推进校园安全管理的同时,增进校园管理透明度、公开度,鼓励各方力量资源共享,参与管理。一是人机协同,通过“校园百事通”功能,积累学生的热点问题库,并进行有效分类,通过语音或文字检索后,精准检索出校园业务问题,并对办事流程、所需材料、操作说明等给予自动准确回复,同时推送相关问题及参考资料。从而较好地解决管理人员重复劳动及在工作时间外,师生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二是家校协同,利用微信“家长卡”功能及强大的消息通知功能,对于学生的学费代缴及学业成绩、在校情况进行有效了解,解决家校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充分发挥家长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协同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有效防范大学生诈骗等案件的发生。同时逐步引导构建“以良性互动为追求,以家校平台为载体”的协同模式,不断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有效沟通为手段的协同保障机制。三是校企协同,一方面通过精准对应人物画像,更好地实现人才供需对接。通过消息通知功能精准向特定专业及毕业生人群推送招聘信息,通过线上招聘实现校企供需对接。同时,通过一站式平台,结合线下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接校园的热点需求,利用校园信息优势和创新资源,强化校企合作中校园互联网产品设计及落地,加快成果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校园互联网产品的利用效率。如在微信校园卡服务大厅推出的取快递、校园跑腿、外卖、送水、洗衣等服务,不仅规范了校园服务,并且能够让师生获得更加便捷的校园服务。四是资源共享,学校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微信“临时卡”,有效管理访客进出、临时人员、餐厅就餐的问题,以满足社会民众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校园设施的需求。依赖微信支付的接口,将身份识别的专业问题迎刃而解,最大程度保障了入校人员资料的准确可靠。通过权限的灵活设置,实现校园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五是学生创新协同,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和鼓励学生自主研发应用,丰富校园应用场景,进一步服务师生。如校园“知乎”、失物招领、校车预约等热点应用。在学生面向实际应用需求中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此外,给予具备长期协同创新能力经验、“互联网+”经验的学生适度管理权,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互联网+学校治理”的成果更接地气,更受师生欢迎。

三、“互联网+”背景下校园协同治理范式浅析

(一)治理理念协同

在多元主体职责明确的基础下,“互联网+”的发展为校园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多主体信息沟通、协商合作渠道,以新技术不断整合多元主体资源,逐步解决学校管理“一家独大”、治理乏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协治”并不是对学校治理的抛弃或取代,而只是对学校单主体管理的扬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高等教育,应当是对学校治理的有益补充,补充管理缺位,突出学生事务工作的需求导向、平等服务和核心服务。因此学校需要在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的同时,积极构建平等协商的多主体关系。在学校治理中,学校应减少对学生行为的直接干预,更加重视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班委组织、团委志愿者等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以微信校园卡平台为媒介,充分发挥自治职责,积极为师生服务,促进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社区的治理中,帮助校方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及隐患,解决校园治理的痛难点。

校园一角

(二)信息化建设协同

首先,在校园应用系统采购中进一步重视数据接口的开放性、数据流程的逻辑性及应用的轻量性。避免重走“一个应用app”的老路,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治理体系,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构建一个开放、集成、便捷的信息化服务环境,不断提升高校运行的透明度、有效性,不断优化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着力搭建智慧社团平台,通过整合以“易班”等为主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优秀文化宣传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校的智慧互助网络,将学生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与社区内社团、学生会组织进行对接调配。最后,不断推动学校为校园社团组织提供更为有效的技能技术培训、场地服务支持以及项目的策划指导,以信息化服务将更多的资源力量注入到校园协同发展中。最终实现以有效利用虚拟工具,发挥其文化传播、实时沟通、数据决策、舆论导向、矛盾调解的功能,取得教育治理的协同创新。

(三)体制机制协同

从学校自身来看,各行政部门作为最大的数据源和信息源,时刻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使得学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统筹全局发展,打破部门协作的藩篱,积极解决打破信息孤岛、“一网”“一门”“一次”的堵点、难点、痛点,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及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应明确校园微信服务的深层次定位,做好完备的微信服务建设规划,着力打通信息流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于诉求面最广的微场景功能入手,将代表师生普遍需求的应用需求加以解决并推动更多应用场景的拓展;另一方面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及管理规定,规范多元治理主体的职责及行为,完善信息共享和统筹机制,以高层领导推动,促进多元治理主体间沟通协调。

(四)资源保障协同

学校的发展既需要学校自身的作为,也需要学生、家长、校友、家庭、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以统一身份平台中多身份主体管理为抓手,在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手段的同时,构建社会参与主体的精准、多重、及时的沟通渠道和信息渠道。通过更加便捷的家校沟通、校企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引进社会优质资源进校园,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通过积极参与教育质量评价、评估工作,检验教学成果,监督教学决策,就教育治理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猜你喜欢
校园卡协同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论碳审计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何谓“主体间性”
关键词:有尊严的资助;保护个人隐私;用大数据说话……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卡没了,小美文召回它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