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6 月全球传染病疫情研判分析

2021-09-24 02:44:16贾娇娇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6
口岸卫生控制 2021年4期
关键词:登革热禽流感传染病

韩 辉 伍 波 贾娇娇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26)

为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 保障我国人民健康,2019 年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工作组,实时收集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染病疫情信息,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审核、整理和分析,形成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监测报告,向口岸一线业务人员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从而提高口岸传染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现对2021 年1-6 月口岸重点关注传染病疫情态势进行研判分析。

1 方法

收集权威、专业机构发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对重点关注的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翻译、整理、汇总。

2 全球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1 年1-6 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75 种,涉及225 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波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为: 新冠肺炎(225个)、登革热(43 个)、麻疹(42 个)、脊髓灰质炎(21个)和基孔肯雅热(17 个),见表1。

表1 2021 年1-6 月全球传染病疫情影响国家和地区

3 口岸重点关注传染病疫情态势

3.1 新冠肺炎

2021 年1-6 月, 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累计报告21811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706 例死亡病例,同比分别下降74.4%和84.8%。 广东、云南、黑龙江、吉林和河北等多省(市)出现输入性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其中广东省相继出现Alpha 和Delta 变异株输入[1]。 1-6 月,境外累计报告98855825 例确诊病例和2064703 例死亡病例,同比分别上升876.9%和292.0%。 6 月,境外疫情整体趋缓,但局部地区疫情明显反弹(如图1),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来自美洲区域,其中巴西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屡创新高;非洲区域进入第三波疫情,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快速增长;欧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疫情整体均呈下降趋势。 我国周边国家,缅甸、蒙古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疫情明显反弹。 受Delta 变异株的影响,疫苗接种率较高的英国、以色列和俄罗斯新增病例明显增加。

图1 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时间分布图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面临着多项挑战:(1)新冠病毒变异株持续传播。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4 种变异株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仍在不断增长:Alpha(172 个)、Beta(120 个)、Gamma(72 个)和Delta(96 个),其中Delta 变异株传染性较其他3种变异株明显增强, 已成为全球流行主要的变异株;(2)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低。 虽然全球已接种超过26.5 亿剂疫苗,但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疫苗接种率差距显著,仍有大量人口因未接种疫苗而面临感染风险;(3)部分国家和地区取消或放宽防疫措施,重新开放边境,导致人口流动、举办大型活动和集会增多,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2]。

3.2 霍乱

霍乱为肠道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一直是全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大部分非洲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因缺乏基础卫生设施、 安全饮用水和疫苗,霍乱疫情频发。 亚洲区域,也门因持续战乱造成的基础卫生设施损毁、饮用水供应和卫生系统崩溃导致霍乱持续流行。2021 年1-6 月,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刚果(金)、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也门霍乱疫情严重,见表2。近期,尼日利亚霍乱疫情持续加重,病例分布广泛, 该国18 个州和联邦首都区有病例报告[3-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口服霍乱疫苗接种活动中断,增加了霍乱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 此外,由于监测体系不完善,开展新冠病毒检测导致对其他传染病检测的数量下降,以及担心旅游和贸易受到影响等因素,可能存在许多未被发现和报告的病例。

表2 2021 年1-6 月主要流行国家霍乱发病和死亡情况

3.3 登革热

近几十年来, 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研究估计,每年约有3.9 亿人感染登革病毒,其中9600 万人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 因缺乏特效治疗药物,重症登革热已成为导致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儿童严重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5]。 2019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列为 “人类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 2021 年1-6 月,登革热在亚洲和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流行, 流行强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亚洲区域,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和新加坡分别累计报告37420 例、31321 例、13496例、8772 例、3444 例和3275 例登革热病例,同比分别 下 降 2.0% 、44.3% 、74.2% 、61.8% 、78.0% 和76.3%。6 月,亚洲区域多国进入登革热高发季,疫情出现上升趋势[6]。 1-6 月,美洲区域累计报告678682例登革热病例,同比下降63.3%[7]。 非洲区域,仅监测到肯尼亚和安哥拉等少数国家报告少量或零星散发的登革热病例。 血清学调查显示在非洲许多地区均检测出登革病毒抗体,提示登革病毒感染广泛存在[8],因此,非洲区域登革热的报告数量可能远低于实际发病情况。

3.4 脊髓灰质炎

1988 年,全球发起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通过持续大规模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9]。 2020 年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因免疫接种服务中断、疫苗不足和疫苗犹豫等原因,脊髓灰质炎流行强度上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频繁出现跨国传播[10]。 2021 年1-6 月,全球21 个国家和地区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病例均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区域,与我国接壤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疫情严重。 Ⅰ型脊灰野病毒(WPV1)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持续传播,共报告2 例病例,同比下降97.6%。自2016 年5 月全球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发生调整,三价(Ⅰ、Ⅱ、Ⅲ型)OPV 被二价(Ⅰ、Ⅲ型)OPV 替代, Ⅱ型循环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2)病例显著增加。 1-6 月,全球累计报告160 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cVDPV2:151 例;cVDPV1:9 例),同比下降17.9%[11]。 虽然本年度全球脊髓灰质炎流行强度低于2020 年同期, 但是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脊灰疫苗接种覆盖率普遍较低, 因此,一旦放宽防控措施,疫情可能出现反弹,发生国际传播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3.5 人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通常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但少数情况下可突破种属障碍感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已证实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包括H7N9、H5N1、H9N2、H7N7 和H7N2 等[12]。 迄今为止,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多为散发或聚集性发病,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能力。 2021 年1-6 月, 全球多国出现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 2 月18 日,俄罗斯通报该国境内一家暴发动物H5N8 禽流感疫情的养殖农场中有7 名工人确诊感染H5N8 禽流感病毒, 这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5N8 禽流感病例,7 例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也未发病,无人传人的迹象[13]。3 月24 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老挝报告该国首例人感染H5N6 禽流感病例, 人感染该型别禽流感病毒可导致严重疾病,病死率超过60%[14]。 4 月2 日,柬埔寨报告1 例人感染H9N2 禽流感病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15]。人感染禽流感冬春季节高发,夏季低发,当前北半球处于夏季,禽流感病毒活性和传播能力降低,发生大范围人感染禽流感传播和流行的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出现散发病例的可能性。

4 讨论

2021 年1-6 月,全球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未得到有效控制,变异病毒持续传播对现有防控措施的效果和疫苗保护作用带来挑战,我国面临境外病例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大,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非洲区域多种重大烈性传染病疫情频发,既往曾有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从非洲国家输入我国, 随着 “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战略的推进,我国与非洲国家人员、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存在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 2021年,我国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已发现多例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输入的登革热病例。 且目前北半球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季,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目前我国南方省份雨水充足,气温和湿度适合蚊媒孳生、繁殖,存在病例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 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因常规免疫接种服务中断,导致易感人群增多,因此,一旦国际旅行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霍乱、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生国际传播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为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地传播,口岸可有针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控工作:(1) 继续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接壤地区疫情防控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输入性病例, 防止本土疫情发生;加强新冠肺炎输入性病例监测,开展病毒基因组测序,及时发现高致病、高传染性变异株输入;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的核酸检测和消毒,做好“人物同防”,发现和排除疫情发生的隐患。 (2)对来自霍乱流行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开展消化道症状筛查和采样检测,对染疫人或染疫嫌疑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接触过的物品实施消毒处理;加强口岸地区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以防止消化道疾病传播。 (3)对来自蚊媒传染病高发国家或地区的入境人员加强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对有发热、头痛和关节痛等症状的人员进行采样检测;对交通工具、集装箱和货物等实施灭蚊处理;加强口岸地区蚊媒密度监测与控制。 (4)在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禽流感病毒出现跨种属传播的情况下,应加强对来自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有流感样症状入境人员的医学排查和采样检测,对禽类及其制品加大查验和检测力度。 (5)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国际旅行者自我防护意识;做好疫苗储备,及时为国际旅行者提供疫苗接种服务,防止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登革热禽流感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一类具变系数交错扩散的登革热模型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健康教育在登革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启蒙(3-7岁)(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