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美
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绝密使命》《理想照耀中国》《中流击水》《大浪淘沙》《功勋》《叛逆者》《悬崖之上》《1921》《中国医生》等一批党史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播映,频频在银幕和荧幕“会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建党百年红色影视创作热潮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这为新时代文艺工作特别是影视创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时代语境。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广义上包括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的影片、电视剧、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本文研究取广义,研究视野既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史拓展到脱贫攻坚等反映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的当代奋斗史,也从基于真人真事的创作拓展到艺术想象虚构类作品。回顾梳理新世纪以来播映的数百部党史题材电影和电视剧,本文统计分析了观众接受度尚可、网络评分总体在6分以上的226部电影、电视剧,更力求客观剖析缺乏价值引领力、艺术原创力或传播影响力的作品,如《雷霆战将》《抗日奇侠》《为了新中国前进》,旨在探析创作路径,促进创作水平提升。
党史题材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和电视剧素来审查严、可发挥空间少、真人真事熟知度高,成为文艺创作者“戴着更加沉重的镣铐跳舞”的特殊选题,加上部分地区和部门政绩思维和计划经济模式滞后,播映及票房与收视率不理想,作品数量往往低于都市、情感、古装等题材类型。“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新世纪以来相关创作更面临资本、市场、网络新媒体和“Z世代”审美嬗变的剧烈冲击,面临影视业体制、机制、产业改革带来的新挑战,生存和发展问题突出。
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可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具有可接受性、流行性,提供了重新阐释和再创造的空间和意义,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为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但是在21世纪初的消费文化语境下,一些作品打着“史料钩沉”的幌子,“戏说”“恶搞”英烈英模,对早有定论的汉奸、反动派、卖国贼等搞所谓“重新评价”“历史翻案”等,过于强化爱情戏,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手段涂抹历史人物与事件。历史虚无主义和消费革命、戏说历史等歪曲主流价值观的不健康的创作倾向出现,史观紊乱与价值缺失、道德建设不彰的问题凸显,价值取向出现不适与错位。如电视剧《林海雪原》被观众诟病“把杨子荣演成了土匪”。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纠偏“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
2010年以来“抗日神剧”“雷剧”频出。《抗日奇侠》《一起打鬼子》《向着炮火前进》《一个鬼子都不留》《敌后便衣队传奇》《青春烈火》《我要当八路》《利箭行动》《神枪》《神勇投弹手》和《铁血使命》(又名《女子炸弹部队》)《英雄使命》(又名《女子炸弹英雄》)中,“包子手雷”“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弹弓破装甲兵”“一掌拍死鬼子”“战场上穿皮衣坐皮沙发”等情节雷人,不仅违背常识常理,而且脱离史实。《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边城汉子》《箭在弦上》等剧低俗取悦资本市场。“抗日神剧”是我国影视产业生态与社会环境共振下的一种反历史、反常识的产物,其出现有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群体心理、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思潮泛滥等综合原因。“影视作品应尊重历史、准确把握史实”的呼声强烈。2013年4月,央视发出批评;5月,广电总局着手整治,荧屏生态有所好转。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批评了“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020年11月,文艺评论界和颇多权威媒体批评《雷霆战将》,使患有“历史贫血症”却打着“亮剑3”噱头的“抗战雷剧”甫一开播即被及时下架。此类抗日雷剧,服化道整洁,色调鲜艳,各种滤镜对人物做违背历史真实的“美化”处理,八路军使用发胶、发蜡、睫毛膏、唇膏,枪械武器也缺乏真实感和准确性,造成影像对剧情主题的反讽和消解。面对市场经济中“唯收视率”和刷分控评等偏颇的评价标准,加上后现代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遮蔽,影视、美术等艺术作品要避免在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审美观上出现偏差。有违常识、曲解历史、过分渲染的叙事情节,过度商业化、浮夸化、娱乐化的偏颇立场,应坚决予以纠正。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能否跳出口号化、脸谱化、模式化的窠臼,真正留得下、传得开,颇受关注。题材决定论、宣传品与艺术品等同论等错误思想仍有,“奉命创作”“图解政策”或一心获奖谋政绩而不顾审美接受和传播效果的创作态度仍在。浮躁之风盛行,创新精神乏力,优质内容稀缺。具体表现在三薄弱:
一是题材雷同。当前题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题材类型“撞车”、重复投资现象频繁,缺乏规划。例如仓促制推应景之作,谍战等跟风模仿同质问题严重。同时尚有题材空白区,如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习仲勋诞辰100周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但相关新作寥寥。
二是主题贫瘠。一些作品情节模式重复老套,人物形象僵化刻板,未能体现史学研究进展,也不符合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和观看模式。有的领袖革命家后代和史学家要求影视细节一律求实,忽视艺术创作规律,导致作品实有余而史不足。更有创作者凭着贫瘠的生活记忆和窄化的艺术想象,想当然地塑造人物,肤浅地认为“我军永远比敌军能打,敌人永远比我军愚蠢”,日寇不是训练有素的精英部队,而被塑造成为“矮冬瓜”“罗圈腿”“零智商”。
三是表演乏力。历史作品的年轻化表达是共识也是难点。《雷霆战将》《啊摇篮》等作品里部分年轻演员演技略显浮夸,部分角色妆容与年代氛围不符,部分情节稍显不连贯。《建军大业》等被吐槽为“数星星”,明星与角色“对不上号”。党史题材的青春化表达,不是面向年轻受众进行青春化打扮,而待找到链接当代青年和近代革命者的思想桥梁和情感通道。
影视创作质量与时代新要求、观众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也还有待提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有人才缺大师、有作品缺精品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主题创作亟待避免浮躁,修炼内功,打磨精品,并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素有“说教性强、可看性弱、观众接受度低”的问题,尤其缺少青年群体的认可和关注。这固然有作品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创作、管理特别是规划和营销人才青黄不接的隐忧,也受平台排播、院线发行、市场影响,加上新媒体时代网剧、短视频等冲击,因此传播力影响力不高。《论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接受困境及其应对策略》一文研究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从1992年第1届到2019年第15届获奖电视剧357部(个别届次包括少量动画片与儿童剧)的网络接受效果,研究得出相关豆瓣评分分布图和豆瓣最高评分与最低评分top10剧目(见如下两图),其中《可爱的中国》《为了新中国前进》《保卫延安》《我的故乡晋察冀》《解放海南岛》等剧评分均不到6分,另有171部(约占48%)因参与人数少竟无评分。
第1—15届“五个一工程”获奖电视剧豆瓣评分分布图(2020-07-19)
第1—15届“五个一工程”获奖电视剧豆瓣最高评分与最低评分top10剧目(2020-07-19)
不少献礼片如《古田军号》《决胜时刻》《八子》等票房一般,不少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难以进入院线、网络好评不多,如《遵义会议》《湘江北去》《红星照耀中国》等,遑论未纳入重大规划的《浴血广昌》《风云 1927》《通道转兵》等,出现“高冷”“库存”,面临积压窘境。近年投放的颇多主旋律影视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少数几部作品上,大部分思想深度、艺术质量及收视或票房一般,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容易加深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误解偏见。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在文化厅、图书馆免费电影播映以及一些红色观影活动中,组织集体观看的作品缺乏选择把关,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以傻取乐的《神勇投弹手》,如小品《卖拐》有取笑弱势群体之嫌,却还有续集;组织观摩《郭富山》则可改为观影《杨善洲》等。历史距离当代青年观众较远,文艺如何构造“用户友好型”文本?怎样抵达并引领目标受众?理想虽好,如何照耀也需讲究。拼盘式书写与盲盒式排播存在隐忧,《觉醒年代》《抗日奇侠》等创作传播的正反面经验教训发人深省。
总之,价值引领力弱化、艺术原创力不足、传播影响力偏低,是当前党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三大突出问题。党史题材影视作品不仅具备主流价值、主流意识等属性,更要囊括受众认同、大众审美、市场认可等符合现代影视观念的文化内涵和产业属性,以观众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和动力,也要适配经济发展和大众传播的逻辑规律,在提质增效中实现创作模式的升级。
我国已成为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第一播出大国,超过北美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电影市场,仅次于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党史题材影视创作大有可为。在政策引导、产业推进、媒介融合和社会文化审美需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大量讲述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的影视作品排播上映,《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作品表明主旋律影视剧拍得越来越好看了。这些过硬新作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有力反击“抗日神剧”“雷剧”“注水剧”、应景之作、赶工之作以及滤镜美颜磨皮,也带动反思低俗病态的商业生产倾向。党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要在历史思维、题材视角、叙事策略、类型探索、理论评论和审美风尚等方面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出现86次“人民”、55 次“民族”、54 次“中国共产党”、34次“发展”、33 次“历史”、26 次“复兴”,“历史”等高频词一次次强有力地响彻中华大地。唯物史观的思维指向是基于历史和现实且关注和预示未来。善于从历史的纵深处启示现实和未来,是共产党人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体现价值引领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47次提到“史”字,并强调:“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五四运动发生时,身在中国的现场观察人杜威看到“国家”的诞生,把运动描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当事人傅斯年则看见“社会”的出现,认为此时“中国算有了‘社会’”。即时认知如此不同,充分表明五四运动蕴涵丰富,同时也召唤深入多样而非单一封闭的历史阐释脉络。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即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创新之潮:“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建党伟业》等作品把建党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脉络打通,凸显了五四作为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意义。五四运动时期开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折,在思想界的“百家争鸣”局面中走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孕育了20世纪中国文化革命、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地基。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再到上海石库门和嘉兴红船的中共一大召开,一批文艺作品深入挖掘现代中国的精神源头,生动体现共产党诞生的历史逻辑。
《革命者》《血战湘江》等影视作品通过寻路抉择、青年价值、信仰叙事和思想交锋等主题,剖析思想文化与社会变革的深层机理,赓续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暗算》《潜伏》《风声》等作品的美学创新,在多元思潮激荡中凝聚共识。在诸多思想的百家争鸣中,在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中,在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九转功成。《1921》里火速赶到印厂的李达坚持用“人民”替代“百姓”两个字,一大代表拒绝共产国际或是日本方面的金钱援助;《中流击水》中多次出现毛泽东和李大钊在追赶火车去上海、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等场景中的布鞋和青年学生们的洋皮鞋,形象隐喻中国革命道路和发展方向的选择。皮鞋、布鞋、草鞋都穿过,水泥路、石板路、田埂路都走过,才有了从逆水行舟到浪遏飞舟的故事。这些情节少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坚持政党独立”等口号,多了生动细节和接地气的真情实感。瞿秋白、鲁迅等历史人物从概念化、标签化、性格单一的扁平人物转向思想深度和美学价值更为突出、更为生动传神的圆形人物。《觉醒年代》对建党元勋陈独秀及其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的形象进行了着力塑造,摒弃曾长期制约我们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而自觉代以全面把握、关注转化、辩证和谐的科学思维,帮助青少年观众实事求是地了解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真实面貌,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陈独秀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爱吃花生米、炸酱面和老北京涮肉等美食的爱好者,同时难掩家长专制作风。这些作品尊重历史原貌,坚持秉笔直书,视觉呈现砥砺思想、披沙拣金的过程,对历史的认知把握抵达新的高度,对历史研究最新成果应用自如,生动体现唯物史观、历史思维。
一批作品注重从精神史的角度解码,连缀起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复兴史,完整系统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1921》中,王会悟折射成长弧光,刚与李达新婚的她走向人生新阶段,既要办好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公司的“开业大典”,也要过好青年夫妇的日常生活。她在波诡云谲中不忘用精致花瓶供养花草,时代洪流中盛碗汤圆送到露台、与丈夫谈心回望泱泱中华革命火种;从紧张学会“骗”博文女校校长以租校舍给一大代表暂住,到后来当机立断沉稳组织代表们分批秘密转移到嘉兴南湖,体现成长为中共一大“温柔卫士”的精神光芒。“博文女校”名称背后是那个时代女性渴望平等受教育权的风潮,陈独秀夫人高君曼给女学生上的第一课即“论女性的人格”,支持毛泽东的洗衣场老板娘所代表的普通女性形象也朴实鲜活。《大浪淘沙》里王会悟和高君曼闲聊择偶标准与婚姻态度,也会引述李达的《妇女解放论》,“必定要先有恋爱,方可结为夫妇;必定有永久的恋爱,方可成永久的夫妇……”《绝密使命》展现了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潘雨青、邹叔宝在发展交通员时说,“革命肯流血,生死寻常事”,“我们选择了这条路再出发,只知道有出发点,却不知有没有归途”,被诸多青年视为感人金句。潘雨青的原型是蔡雨青,还集合了伯公凹七烈士的英雄事迹;剧中邹家四兄弟先后加入交通站,背后是邹氏家族三十多人参加红色交通站的史实。谍战革命题材里,《风声》中顾晓梦、《麻雀》中陈深的历史原型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当时无数中共地下党员的集合体。顾晓梦的遗言转为密码缝入旗袍,激励民族存亡之际千千万万保家卫国的英雄儿女:“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翻拍”电视剧《悬崖》的张艺谋导演新片《悬崖之上》也是以生命赴使命,行走在悬崖之上,身处风雪暗夜,为了黎明的到来默默战斗、舍生取义,革命伉俪生离死别前只留下一句“活下来的找孩子”。绝境求胜、向死而生,坚定信仰与红色初心从精神层面上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特殊个体与普遍人生的关系。《山海情》《秀美人生》《千顷澄碧的时代》则通过当代基层干部的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面貌。
在党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历史是重要方向,人物是关键载体,精神信仰是核心价值。“鲁迅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赋予文艺工作者培根铸魂的崇高使命和艰巨任务。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当下人们物质精神生活越来越富足,《觉醒年代》里陈独秀卖字赚钱为革命,李大钊仗义疏财帮助劳苦大众而改劝子女简餐、戏称“吃肉塞牙”,《1921》中李达熬夜著述赚稿费支持革命,《中流击水》里钱都用去宣传革命的毛泽东囊中羞涩买不起花圈祭奠恩师杨昌济,种种情节触动人们对追求流量、幕后资本、过度娱乐的反思。“十四年抗战”,以及“中国抗战始于九一八”的观点,是中国抗战新史观的重要论断;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依法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体现不断深化的历史认知。相关文艺作品也应如《集结号》般及时回应国人对一段时期以来解构历史、消解价值、“英雄流血又流泪”等不良倾向的省思,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历史人物和政治军事文化事件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与鲜活社会实践,体现思想光芒,强化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多次提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深厚隽永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党的历史,思考历史性转变、历史性突破、历史性跨越、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等,有助于把握历史规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期许呼应了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所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创作尚需涵养开阔深厚的历史思维,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贯通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既高度重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充分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多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始终如一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守正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法则。“十四五”规划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当下媒介、市场与审美快速变迁,仅凭政治正确较难缝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价值,且远远不能解答党史话语在公众视野中走向淡薄和边缘的问题。要坚持政治引领与遵循艺术规律、社会性的历史叙事与审美性的艺术叙事相结合,从题旨表达、形象塑造、光影色彩、镜语修辞、节奏处理、特效后期等方面进行艺术创新探索,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献礼影视作品是我国文艺生产实践中的特殊形式,近年颇多创新,如陌生化视角重述建党历史、类型化介入重构观影体验、年轻态审美重塑价值共鸣等。学者张斌认为,近年来新主流剧的全面崛起,是对传统以献礼为目标的生产形式的全面改造升级;陈旭光认为,最近的新主流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在纵向参照上是农村题材电影、扶贫主题电影的升级换代,在横向参照上是新主流电影大片的民生化、内向化,符合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首先满足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趋势。《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石头开花》《在一起》《功勋》和 2014年《十送红军》都创新采用单元叙事的集锦手法,多用二三十分钟说完一个故事。这种单元式、微小型的作品类型和叙事手法吸收了短视频、微电影等成功经验,在尊重历史规律、艺术规律的同时遵循传播规律,结合当代观看趋于多屏化、碎片化、浅显化的传播语境,以小见大,创新表达,力求抵达记录历史、观照当下、引领未来的价值使命。
闪回、画外音、长镜头、黑白摄影、蒙太奇、航拍、水下摄影与特效、声效等艺术手段运用充分。《革命者》中有段独特的CG影像:南下上海的陈独秀桌前阅读来信时,发现李大钊赠还的瑞士表。瑞士表内部的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上浮现字幕,表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光荣与梦想》里蒙太奇镜头、交叉剪辑体现从东方破晓到红旗漫卷,集中展现1935年瞿秋白、方志敏、陈毅的大义之勇等感人情节。《觉醒年代》影像生动再现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提倡的“木刻版画”这一具有革命性的美术形式,刻画了鲁迅撰写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药》的“前史”,既有他手拿刻刀、形同战士、有如雕塑或油画造型的思考过程,将思想生成可视化,又从执笔书写的特写拉到窗外两棵枣树的中景远景,从写神到写意,深得古典文艺意境精髓。瓷碗下的青蛙、话筒上的蚂蚁、飘洒的风雪,细微着墨,暗藏隐喻。一组冰雪视觉符号令观众记忆深刻:《觉醒年代》里蔡元培风雪中三顾陈独秀,陈独秀抛下富商却冒雪与钱玄同、刘半农赴会陶然亭,听琴把酒言国事;《悬崖之上》在雪一直下、如履薄冰的凛冽北国展现如火革命信仰,直至母子相见时风雪才静默收声;《跨过鸭绿江》全剧三十多场重要战役,在拍摄盖马高原长津湖伏击中,演员在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中匍匐二十多个小时;《集结号》从解放战争延至抗美援朝,谷子地在风雪地里按着地雷数小时不动,冰冻形如雕塑。冰雪难凉热血,献身只为家国。这组视觉隐喻,与人物剧情、年代质感、地域质感,共同构成文艺作品在美学层面的重要支撑。
鲁迅说:“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创作创新意味着在创作视角、叙事角度、艺术手法及影视呈现上要有新鲜度,融入文化与科技的创新,探索青春表达的路径和类型化、明星化等策略,坚持通俗而不媚俗,引领“网生代”受众群的审美。《觉醒年代》剧末,1919年陈独秀送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到法国留学,蒙太奇镜头切换到兄弟俩先后遍体鳞伤走向刑场时的回眸一笑。这是网友提及频次最高的片段之一,也令双双长眠于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陵园、牺牲时不到30岁的陈延年、陈乔年墓前鲜花常在。毛泽东和杨开慧、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陈独秀与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的“相爱相杀”、鲁迅撰写《狂人日记》《药》的表情包,各种“燃向”“高光”的混剪视频,是《觉醒年代》《大浪淘沙》《1921》与“Z世代”的有效对话。《大浪淘沙》内外,年轻的视频博主陈启航与电视剧制作团队共同在史料中找寻,在影像中呈现类型化、青春态的努力。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毛泽东时年正好28岁;近年《理想照耀中国》主创团队平均年龄35岁,《建军大业》主演平均年龄不超过31岁,20世纪与21世纪的“90后”“00后”隔空相会,两代年轻人的银屏银幕对话跨越百年。《跨过鸭绿江》《金刚川》将“敢不敢打”“能不能打”的疑问句,变为感叹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鲜明体现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从当下的逻辑和视角切入历史,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建立历史故事与年轻观众现实生活的意义勾连,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形成共情与认同感。
要发挥制片、生产、宣发、营销、放映各环节优势资源配置的作用,带动影视表演等创作心态和行业生态从浮躁返归朴实本心。《血战湘江》不用CG镜头和3D绿幕,使用2吨多炸药、83吨油料,每天都有上百个炸点,真实拍摄战争场面,让牺牲成仁的林家父子等真实故事更加悲壮。红军在硝烟里穿行,脸上总是黑黝黝的,每一个眼神、哑着嗓子的每一句嘶吼都是真的。《山海情》里村民与扶贫干部、《啊摇篮》“丑妈妈”饰演者海清,没有滤镜磨皮、“灰头土脸”的真实表演接地气,有力回应雷剧雷人桥段,体现表演艺术真髓。《中国医生》中性格鲜明的中国医生群像,离不开张涵予、袁泉等主演们的倾情演出。文婷等主要角色几乎全程都戴着口罩和医用隔离面罩,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披挂上阵,难以直接捕捉到表情,只能通过眼神和对白来展现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担当精神。
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精神价值呈现“三立”的特征。一是以真实立本,完美还原北大红楼、嘉兴红船等大量“历史名场面”。二是以思想立心,真实细致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写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三是以创新立魂,频现有效“破圈”和观众“催更”,吸引“前方高能”“他带着光来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等弹幕微评。在传统影视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创作宜将历史唯物主义、主流价值观、艺术表现力和接受美学更为密切结合,以新的视角、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和新的生态,鼓舞人民“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影视艺术是综合性的集体创作艺术形式,在现代文艺创作生产当中,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需要统筹协调优化配置资源,对党史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的政策扶持、评论引导等综合起到保驾护航作用。首先要大力抓好重要时间节点、重点题材、重点作品的创作规划,做到布局合理,优势互补,避免盲目一窝蜂或一阵风。其中电视剧创作包括一度创作(前期选题策划+剧本创作)、二度创作(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审查播出、反馈总结四个阶段。电视界1994年即有严格审批剧本、加强规划等对策建议。《兵团年鉴》《延安年鉴》《徐州年鉴》等多年记载了党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加强审核把关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党志办与有关单位合作制作党史影视作品等大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说:“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至关重要,这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内在要求。”“制片人中心制”的前端规划保障、故事创作的类型化意识、制作环节的协同效应与营销理念的革新等环环相扣,都需体现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党史题材文艺精品创作在直面市场排播的同时更情牵文化服务。排播方面避免清仓去库存、追政绩而“一日游”的投机行为,而用精品推动培育观众的观影追剧习惯,在五一、十一、春节和暑假等重要档期和红色纪念文化活动精选佳作播映。国家及地方党史、军史、文史部门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烈士纪念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进一步繁荣创作的有力保证。以展现1960年代奋斗历史及科学家精神为例,《钱学森》、音乐舞蹈史诗电影《奋斗吧中华儿女》中胡歌扮演“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短片、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家命运》等,电视剧《外交风云》里钱学森涉险回国并建功立业、折射出新中国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登上世界舞台的剧集,可以在各类科学教育平台包括中国科技馆等长期播映。要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从画面到声音,从技术到艺术,从拍摄、制作到播映,给观众带来更加新鲜感人的视听震撼,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让满足文化需求与增强精神力量高度统一。
包括电影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内的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在文艺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团结艺术家,推出好作品;同时加强文艺评论与理论研究。“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谈了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等五个问题,第五个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用较多篇幅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本质就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2021年,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中再次把“组织开展文艺评论工作”列为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的主要职责。要开展及时有效的文艺评论,总结得失,褒优贬劣,理清思路,改进提高;辨析美丑,区别高下,提升审美,清朗风气。
总之,党史题材影视创作要在主题题材、创作手法、叙事技巧、宣传造势和理论评论等方面突破窠臼、转型创新,纠偏题材雷同、低俗媚俗、粗制滥造等问题。党史题材影视作品要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突出引领力、体现原创力、彰显影响力,奋力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注释:
[1]本文研究对象为电影和电视剧,不包括如下类别:表现国民党军旅题材的《喋血孤城》《八佰》《南京!南京!》等,党史题材网剧等网络视听节目,纪录片如《山河岁月》《国歌》《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电视节目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2][8][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
[3]李胜利,李子佳:《论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接受困境及其应对策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
[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5]John Dewey from Peking,June 1,1919,in John Dewey and Alice C.Dewey,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ed.By Evelyn Dewey,NewYork,1920,p.209.转引自罗志田:《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换个视角看五四》,《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6]傅斯年:《时代与曙光与危机》(约1919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藏傅斯年档案。转引自罗志田:《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换个视角看五四》,《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2期。
[7]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党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5页。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11]马李文博:《新主流影视作品的新现象——“百年征程时代光影”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视听艺术委员会成立仪式举办》,《中国艺术报》,2021年7月14日第3版。
[12]何美:《理想照耀江海奔腾——近年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综述》,《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18日第4版。
[13]何美:《电影〈中国医生〉:致敬最美逆行讴歌医者仁心》,《南方日报》,2021年7月20日第10版。
[14]习近平:《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0年1月23日。
[15]阮若琳:《呼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精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第3期,摘自中央电视台《电视研究》,1994年第12期。
[16]曲青山:《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求是》,2021年第11期。
[17]《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32—33页。
[18]何美:《品学百年党史,迸发评论力量》,《中国文化报》,2021年4月1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