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
摘要:读、写是自身联系的两大部分,对其教学环节的优化、完善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对阅读、写作教学进行深刻剖析,不断拓宽阅读、写作的范围,强化和突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根据阅读教学的过程,合理组织写作,实现读、写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引领学生在写作中感悟阅读的真谛,真正达到“读中写”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有效契合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而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写不分家”是指小学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阅读,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实现词汇与写作素材的不断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才能进行更高水平的写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重要意义
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都受年龄的影响,阅读时对文章的内容做得不够准确,整体把握也有所欠缺,在写作中对风景人物、事物的论述,都无法用非常流畅、优美的语句来表达。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情况十分明显,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只限于农地,接受到的知识远不及城市学生,但在感情上却是淳朴的,农村学生往往能更好地打动人,而农村学生的情感却是很狭隘的。读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结合二者,就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丰富的主题和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循序渐进,进而形成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在阅读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也许是一段结构整齐的句子或一个优美的词句,被叮咬的时候,能让学生感受到内心的真实,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学们在不断地模仿作品的写法中,还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历程,自然就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不断模仿尝试中总结中农达自己的感情。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契合途径
1、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联系,丰富语文课堂活动
学龄儿童对阅读兴趣不浓厚,不会自主、自觉地寻找有价值的读物。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讲教材知识,容易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情感体验不足,阅读经验不足。缺乏日常的阅读训练,无法准确地完成信息的整合与分析,写作技巧自然得不到提高。再者,不少小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创作灵感,头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描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会陷入一种学习“恶性循环”,不能合理运用已积累的阅读材料,在学习過程中出现词汇匮乏、语言苍白等现象,阻碍了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制定出新时期的教学计划,建立读写一体化教学课堂,淘汰传统的教学模式。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和催化剂。学生能自主发现有价值的语文教材,做好学习笔记,为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利用阅读的笔记,把高质量的主题融入到作文的创作过程中,这样就能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以后更深层次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基于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对小学生来说,年龄还较小,处于初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可能连最基本的字词都还在学。要学好写作,要打好词汇基础,充分理解词汇,以及优美语句的含义,才能为后期的写作做好保障。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断句”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词汇的含义,并运用词汇造句,实现读写一体化。
举例来说,在学习《走月亮》这门课时,里面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语句。正如“月盘那么亮,月光那么柔和。”简短的一句话就充分体现了月亮的美丽。老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柔和的月光,明月明月,让学生感受到柔和明亮两字词的含义,并尝试用词汇造句。教师应善于挖掘存在于教科书中的一些具有超强表现力的词语,并对这些词语进行重点阐述,帮助学生了解其真正内涵。运用造句的相关方法,提高学生活学活用词汇的能力,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
读书本身就是对写作的一种展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写作。要教学生如何写作,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读书能力的提升,是要求学生能流利地读文章,需要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大意、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内心所用的写作方法,这才是学生对一篇文章真正的欣赏。而且,这样的赏析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讲解时,要着重分析作文的结构、技巧、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小同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比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课主要是围绕“我”在表演前后的心理变化而写的。整个结构非常严谨,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我”想上台表演,“我”扮演老虎没有成功,“我”在失败后找原因。事实上,这篇作文与小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情景十分相似。例如有的同学很想上台表演,但真正上台后,发现自己又和那些想象中的太一样了。有的学生会因此堕落,有的学生会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并继续努力。老师可通过三部分作为引线,让学生进行阅读表演,分别表演出与此相关的情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一种情感,同时掌握整个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写作知识,运用现成的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相互转换,使学生的写作从“苦”变为“乐”,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走到“愿写、能写、会写”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吴其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以福建寿宁北路戏为例[J].文理导航(下旬),2021(08):33-34.
[2]郑瑞萍.激兴趣展魅力让学生个性飞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1(62):49-51.
[3]吴郑亚.基于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