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教师学识、完善专业品质,促进乡村教育的变革,服务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有自身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落后,自主专业发展观念淡薄,专业知识匮乏,科研等专业能力相对较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学校缺乏合作文化的意识,缺乏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体系,缺乏完整有效的评价和激励体系等;从社会层面而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等。
结合实践研究,笔者意从以下三个层面试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一、个人层面——阅读与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一)阅读
阅读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名家、名著、名派”三名读书研修。通过看、写、议、评等途径,学思结合,修炼自身素养;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读书汇报交流会,分享小组成员间的读书心得;利用网络媒体,围绕读书研修主题进行网络研修。
(二)反思
个人反思,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教师唯有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才能取得满意的收获。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反思,师德修养的锤炼,科研能力的提高,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反思,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有人说“反思三年成名师”。经验型教师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研究而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实现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常见的有:写教学后记;做课后小结;搞课后专题研究;课后向学生征求意见,与学生座谈等。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教育教学研究及时、长期地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定能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学校层面——多形式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健全组织机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负责主管,副校长主抓,教科室、教导处主办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要求,创立多层次联动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位一体的教研体系。
(二)开展读书活动,强化教师专业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毋庸置疑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的积淀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再只有一桶水,应该是源源不断的长流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常流水,读书、学习、培训、研修就是老师们教活教材、教活学生的源头活水。
(三)立足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请进来,专业引领,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
老师们通过听讲座,看课赛,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了自己教学中的疑难杂症。老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创设各种教育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调查、探究、质疑,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培训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业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2.注重校本培训
学校领导要注重校本培训,以教师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以教师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同伴互助,搭建共同成长平台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师之间广泛而真诚的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形式。同伴互助的表现形式:组织观课议课、案例研修、课例研修、说课、听课、评课、主题(专题)研究、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会、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研究等。
三、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搭建能力提升平台,促进教师成长
(一)搭建培训平台
通过组织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名师送教下乡、乡村教师访名校等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学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二)搭建磨练展示平台
依托教研室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促进各学科、学段青年教师快速和全面成长。
(三)搭建教育科研平台
结合省州课题的开展,组织全县各校立足学校教育实际,引领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搭建激励平台,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切实改变以往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从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额外承担的职责等多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引论》李存生著
[2]《教师专业发展》胡惠闵王建军主编
[3]《鄉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基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视角》栗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