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生 张婉悦
【摘要】 教育部已经明确所有基础课程必须开展课堂思政教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大学外语和国外资源链接紧密,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过度宣扬外来文化、美化西方世界观的现象。本文强调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网络环境,融入红色网站、思政资源,积极开展课堂思政教育。同时强调加强教师的思政修养、思辨训练、网络操作等辅助方法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外语教学课堂思政效果。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大学外语 课堂 网络
2020年5月底我国教育部发布纲要,要求大学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大学外语也在其中。全国大学外语课程现在虽然教材繁多,但是共同特点是所有教材都大量引用西方社会励志故事、战争回忆录、科学研究、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文章,这样大量的文章引用造就了大学外语课堂可以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最前线。因为所有文章中都隐含着中西方文化交叉的点、面、线,大学外语教师加以对比、引申即可开展思政教育,把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向正确方向,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
大学外语教师开展课堂思政教育,必然会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造成教学任务的迟缓或无法完成。那么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利用大学外语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呢?充分利用课堂网络环境开展思政教育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一、我国大学课堂具备网络环境
随着我国整体国家实力的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各个大学网络软硬件都得到了极大提高。绝大部分大学教室均已接入网线或光纤,可以实时上网。这就使得想使用网络进行大学外语课堂思政教学的教师具备了硬件环境。
如果没有网线接入课堂,教师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配合进行网络适配。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打开手机的个人热点,点击个人热点按钮进入控制界面,配置热点密码,然后点击笔记本电脑右下角的网络链接,找到你的手机,输入密码即可连接成功,从而实现一个小的网络工作平台。
二、具体实施
2.1 做好资源链接,轻松实现课堂思政教育融入。
网络没有接入课堂之前,由于PPT等课件对链接的各种限制,会导致某些特殊的音频、视频格式文件在PPT上无法打开,老师们需要费事费力地把下载的各种课件进行格式转换,才能在课堂上播放。PPT文件夹的位置、视频文件的位置等等都是相对固定的,教师们脑袋里时刻绷着一根弦,唯恐自己的课件通过优盘导到教室的电脑上后无法呈现,造成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特别是教育部要求大学基础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以来,大学外语教师非常想把一些红色影片的视频片段或者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的视频介绍融入到相关的课堂内容中来,却发现绝大部分内容是不能下载的,如果采用录像再编辑的方式势必费时费力。现在教室里面有了网络,教师只需在需要讲解的文字后面做好网址链接即可。上课时,点击链接,迅速跳转到链接页面,点击相应按钮即可。教师们再也不用浪费更多时间去转换格式、保存文件、搭配链接等等。这样可以让教师们最大程度释放时间、精力,一心铺在资源的寻找和搭配教学内容上面,不会被跨学科的技术问题掣肘。
2.2收藏并使用相关红色网站链接,遇到问题及时搜索原著进行解决。
大学外语教师在专业素养、综合素质方面是具有优势的。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政領域方面也都是有所掌握和涉及的,但是由于学科限制,他们只是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理论,对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等伟大著作并没有进行过原文通篇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引用一些理论时难免会有底气不足的窘迫。为此,大学外语各教研室在期初集体备课时邀请思政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大家进行培训,帮助大家学会利用网络读原著、学原著,并指导大学外语教师收藏了一些思政学习、交流方面的网站,以备不时之需。例如新华思政、共产党员网等。
我校一位大学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瘟疫一词时,有学生说马克思曾经说过瘟疫也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一个节点,但是有的同学表示质疑。此时,如果教师告诉学生下课后我们可以一起去翻阅经典论著就可以证明这句话的真伪,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有了课堂网络的介入,这位教师就立刻打开了自己已经收藏的原著网址,输入关键词检索,立刻找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面所有关于瘟疫一词的原始页码和内容,证明马克思没有说过这段话,毫不费事费力就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让大家心悦诚服,进而这位教师教导学生们要多读原著,不要轻信小视频的过分渲染话语,要在大学培养学习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学习精神。试想如果不是这位大学外语教师事先接受了思政教育的辅导,收藏了原著阅读网站,又在课堂链接了网络,那么当学生提出这一尖锐问题时,再去寻找可阅读的原版电子书或者下载原版电子书,必然手忙脚乱,错误百出,漏洞不断,课堂思政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外语课堂的效果自然也会显得微弱。
2.3充分利用课堂网络资源,营造虚拟空间,打消学生顾虑,让学生对思政内容畅所欲言。
众所周知,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了思政教育效果,公开在课堂上问学生一些话题,学生不一定回应老师。强行提问,学生们也只会说得含混不清,不会表达全部想法。主要原因是引入的思政内容不是他们的专业,他们对一些具体术语、事情的原委不敢下结论。其次是教师的思政因素引入往往在学生的认知和准备之外,学生们不一定熟知引入要素的起始原因和最终结果。
此时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自然不会与老师坦诚相对。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堂网络资源,使用超星学习通、微信、钉钉等APP对一些话题进行投票或匿名讨论,这无疑让学生们卸下来思想包袱,可以畅所欲言。短暂的匿名讨论过后,教师重新掌握课堂主动权,总结学生的意见,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进而对学生展开更精准的思政教育。
例如,一位大学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讲到西方年轻人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时,希望借此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就问大家对婚前性行为怎么看待。学生们哗然,进而悄声议论、浅笑,但是就是不愿意公开回答。此时,教师让大家打开超星学习通,点开所学课程,点击讨论,匿名发表意见,三分钟提交。同学们迅速开动,手指翻飞,很快就在指定时间内提交了自己的看法。时间结束后,教师通过终端已经统计出来赞成与否定的人数对比,又点开赞成组和否定组的几个学生的留言大声朗读出来,学生们或哄堂大笑或略有思索,即使是他们自己的话语,因为屏幕上面是匿名的,他们笑的也很开心。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教师在总结完大家的意见后,抛出自己的答案---西方年轻人的贞操观不如东方人,性病泛滥。2017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从全美320万14岁至19岁的少女中随机挑选838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参与调查的人承认有过性行为,其中40%的人感染性病。由此专家推断26%的美国少女患性病。这对她们未来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CDC下属国家艾滋病和结核病预防中心主任乔纳森·梅敏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正在倒退。很明显,鉴别、治疗和最终预防性传染病的系统已经到了几近崩溃的地步。”可见他们自己对性别泛滥也非常失望。所以中华民族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我们民族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够在中国融入世界之后就部分改变甚至完全摈棄,那样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特征,甚至亡族灭种。经过这样的课堂引申,学生们深以为然,大学外语与课堂思政教育完美结合,效果斐然。
2.4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宣讲党的历史,让外语+思政课堂生动起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历尽坎坷,经过卓绝斗争获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又在纷繁芜杂的国内外斗争环境下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社会,这一切如何才能让大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呢?现在一些红色网站已经开通VR三维模拟参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还会让学生身体上身临其境,心理上触动更深。大学外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讲解二战和抗日战争方面的知识时,引入一些这样的数字博物馆,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新推出的网络纪念平台“领袖人物3D虚拟纪念馆”,广西红色革命网上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苏5G虚拟瞿秋白纪念馆、陕西5G+VR红色文化体验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全景漫游等等。这些红色文化数字体验馆依托中国先进的5G技术优势,进行720度全景参观,全方位、互动式观看革命文物和聆听讲解,让学生们近在咫尺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先辈们斗争的艰苦卓绝,从而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在引用时可以让学生同步进行即时口译练习,课后在给他们标准答案,这对他们的翻译思维是一种挑战和练习。课堂上引用全景数字模式参观红色博物馆可谓一举多得。
三、充分利用课堂网络资源时的注意事项
网络一旦接入课堂,教师的操作行为必须符合教师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此时教室已经不再是一个私密空间,教师一言一行关乎教师这个队伍的整体素质。如我国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师王某玮在2020年7月6日线上授课期间出现问题,学校确认后予以解聘;再如日本驹泽大学一位老师在2021年6月15日正在为90余名学生进行网上授课时,共享屏幕突然出现不雅网站,授课被迫终止,同样被解聘;还有我国教育部通报的三峡大学教师郎某某的典型案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一度给大学教师这个整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原因很多,操作者主观因素是重大原因,其它如病毒攻击、学生恶作剧等都是本可以避免的。教师作为网络教室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课堂临时搜索时不要随意点击不信任网站,不能随意点击学生发的链接,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网络不是私人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此外,教师必须学会屏蔽垃圾广告。在非上课期间就要把电脑优化好,确保电脑在课堂上使用时不会出现垃圾广告弹出的问题,如果突然出现垃圾广告,必要时刻要会使用黑屏功能,迅速切断电脑和投影之间的关联,避免不健康广告画面或搜索引擎推荐的不雅图片出现在课堂大屏幕投影上。这些电脑使用技巧也是大学外语教师在网络课堂教学时必备的技能。
四、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保障
教师们具备了实现大学外语课堂引入思政内容的素质,但是只靠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观能动性还是不能保证课堂思政内容引入后的效果尽如人意。校内各个部门应当协同努力,共同促进,才能完善各项事宜。
例如我校成立了课堂思政教育专家组。成立专家组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对所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内容辅导讲座。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于逐步开展起来的课程思政教学,专家组要进行评估。专家们要走进课堂听课、评课,也可以通过直接听课、课后研讨的方式对老师开展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督导,或通过学生问卷等形式在后台对教师进行评估。不能在进行相关讲座后,放任不管,没有督促和奖励。
五、结束语
中国大学数量众多,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不尽相同。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外语和思政进行结合,过程生动,效果鲜明。教育部明确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大学外语教师正全方位消化这一思想并付诸行动,力争全面改变大学外语重视语言语法轻视思政教育、传统教育的一些状况,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思想过硬的建设者。
参 考 文 献
[1]郑天仪,基于移动互联背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策略及案例[J].北京教育(高教). 2021,(06)
[2]宋喆,邵奇慧,赵晶晶.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探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引导的推动作用[J]. 改革与开放. 2021(02)
[3]王瑞雪,马丽荣. 论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