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初夏,鲜嫩的小笋再也受不住土地的囚禁,纷纷破土而出,畅饮雨露,遍沐阳光。出土不久的竹笋,不仅外形美观,还是一种难得的美味。
正巧,这次的“五一”小长假,我随妈妈回农村,与竹笋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早上六点,我们就早早起床,准备上山挖笋了。此时,太阳还没露面,我们各拿着一把手电筒,扛着铁锹,一路有说有笑地走进了大山。我心中无比激动,恨不得抄小道,走险路,快点儿见到新笋。
七时已过,我们才进入大山深处。密林挡住了晨曦,道路又湿又滑,陡峭的山路让人提心吊胆。但竹林的幽静与浓浓的泥土气味,给人一种神秘、新鲜的感觉。
我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搜索竹笋的踪影,却只见一大丛一大丛或高或矮、或粗或细的竹子在风中摇动。楠竹、斑竹、水竹到处都是,它们秀逸挺拔,好不迷人!“看!这是什么?”只见妈妈两眼放光,手指向一处陡坡,兴奋地叫道。我被这叫声一惊,欣喜充溢胸间。随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哟,小笋,它躲藏在一堆烂竹叶中,像个孩子没忍住好奇,探出头来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来试试!”我迫不及待地跑向目标。我将铁锹插在竹笋的正前方,准备用力铲下去,但又担心角度和力道不够,会把竹笋铲破皮,迟迟不敢下手。妈妈鼓励我别怕,说反正是自家吃的,坏了也能吃。我双手微微用力,但“嚓”的一声后,才发现土不过稍稍裂开一条缝儿。我将脚搭在铁铲上,用力一踩,再将身子快速压在铲柄上用力撬土。铁铲掀开一个地洞,竹笋被弹出一两米远。
我将竹笋捡起来。哇,好一个鲜嫩的笋呀!它胖胖的,呈圆锥体,还有很多件“外衣”层层相裹,好像一件厚重的深绿色盔甲。从下往上逐层剥开它的“外衣”,白嫩的竹笋水灵灵的,轻轻一掐,就有白色的浆汁流出来,像个初生的婴儿一般惹人怜爱。
我将竹笋放入口袋,抬头看天,姗姗来迟的太阳已高悬天空,光芒四射。再挖了一些竹筍,我们就下山了。
以往妈妈做竹笋炒肉时,我总嫌竹笋有苦味,从不肯多吃一口。而今天,我却深深爱上了这种苦中留甜的味道。
真神奇,劳动竟能改变我的味蕾!
(指导教师:肖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