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简《卷耳》异文举隅

2021-09-23 10:47王雪梅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异文

王雪梅

摘   要: 安大简《诗经》是现存最早的《诗经》抄本,其文献中丰富的异文材料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有鉴于此,将传世本《毛诗·卷耳》与安大简《卷耳》对读,整理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异文,并以分组比勘的方式补充安大简整理材料,阐述异文特征,展示安大简《诗经》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安大简   《卷耳》   异文

2019年9月,安徽大学公布了战国安大简本《诗经》,丰富的异文材料具有文字学、文献学等重要价值;其中《周南·卷耳》异文类型丰富,代表性较强。“异文”作为校勘学与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含义及类型的界定存有较大分歧。本文所探讨的异文概念为“同一文献不同版本中字词句及篇章结构的差异”。下文将安大简《卷耳》与《毛诗·卷耳》对读,整理研究部分疑难异文。

我们对《卷耳》异文进行整理归类,发现用字不同形成的异文共27组,占到《卷耳》异文总数的87%;此外,还有因字词增减、章次互置而形成的异文。我们将用字不同形成的异文分为“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三类。其中,“通假字”11组,“异体字”7组,讹误字2组。另外,诸如【● —卷】等7组字,符合通假字音同音近的条件,但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未发现其他文献中存在二字相通的情况,暂作存疑处理。下文选取《卷耳》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异文进行分析。

一、通假字

学界一般将通假分成两类,一类是本有其字换用音同或音近字的通假,另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本部分要讨论的通假主要是本有其字但借用其他字的情况。定义“通假字”需符合三个条件:通假字与本字本义不同、音同或音近、有用字相通的文献证明。下文列举部分异文进行说明:

【皮—彼】

“皮”属並纽歌部,《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从又,为省声。”谢彦华《说文闻载》:“据字形从又,说曰剥取,是本当曰剥,所剥之革曰皮,为引申义。”“彼”属帮纽歌部,《说文》:“彼,往有所加也。從彳,皮声。”

“皮”“彼”韵部相同,声纽发音部位相同。金文、石鼓文往往假“皮”为“彼”,如《石鼓文·汧沔》:“汧殹沔沔,丞皮淖渊。”“皮”借为“彼”。此外,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德经》:“故去皮取此。”今本《老子》第十二章作“故去彼取此”。又《皇帝四经·经法·论约》:“皮且自氐(抵)其刑。”以皮代彼。

【员—云】

《说文》:“员,物数也。从贝,口声。”“云”《说文》写作,象形字。“云何吁矣”之“云”为助词,用于句首,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云,发语词也。”

“员”“云”同属匣纽文部,双声迭韵通假。《广雅·释诂一》:“或、员、云,有也。”《尚书·周书·秦誓》:“日月逾迈,若弗员来。”孔颖达疏:“员,即云也。”《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陆德明释文:“员音云,本亦作云。”

安大简《卷耳》通假字共11组,占《卷耳》异文总数的35%,是《卷耳》异文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双声叠韵通假5组,由韵部相同产生的通假5组,声母相同产生的通假1组。可见古人用字对读音的重视程度有时甚于字形,为我们研究上古音提供语音材料。

二、异体字

异体字有狭义广义之分。如裘锡圭先生所云,狭义异体字仅指“用法完全相同的字”,而广义的异体字则泛化到“组字的个别用法相同”①(198)。本文讨论的是《卷耳》狭义层面的异体字,即意义、语音完全相同,形体结构不同,任何情况下可互通的一组字。

【匩—筐】

“筐”属溪纽阳部,意为方形的盛物竹器。《说文解字注》:“匩,饭器,笤也。从‘匚声。作为声旁,在字形演变中逐渐被“王”旁所取代,如隶定作“枉”。《说文长笺》:“匩,匡本字,古同‘匡。”

“匡”属溪纽阳部,金文作,小篆作 。《说文》:“匚,受物之器。象形。凡匚之属皆从匚。”汉字演变过程中,由于“匚”常作为偏旁出现,其义便另加声符写作“匩”,同“匡”;而后“匡”为引申义所专用,遂加义符以“筐”示之。

“筐”“匡”互释互置的实例散见于古籍之中。《庄子·齐物论》:“(丽之姬)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成玄英疏:“筐,正也……与献公同方脉而燕处。”陆德明《经典释文》:“筐,本亦作匡。”《淮南子·诠言》:“心有忧者,筐床袵席,弗能安也。”《淮南子·主术》作“匡床蒻席”。《易经·归妹》:“女承筐,无实。”《经典释文》所据本作“匡”,云:“匡,郑作筐。”

故“匩”“匡”“筐”三字互为异体,安大简作“匩”是可以接受的。

四、其他异文

《诗经》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故得存于秦焚书后。正因如此,作为文本而被记录在册的《诗经》,必然存在不同的版本与各项差异。与传世本相较,除单个字的差异外,安大简《卷耳》亦存有字词增减、章次互置的现象。

对“维以不永怀”中有无“不”字这一问题,借助本诗抒情主体的判定,可以得到合理证明。下文将列举学界对于《卷耳》主体判定的两种主流观点,分析“不”字对于诗歌的影响。

(一)思妇诗。方玉润、郭沫若、闻一多等学者认为《卷耳》为“妇人念夫行役而悯其劳苦之作”④(77),即从家中女性视角出发解读此诗,那么诗的后三章为妇人拟想出的丈夫在外的场景。此处的“维以不永怀”可解为女子希望丈夫不必挂念自己,体现出的是传统男权观念下的女性形象,亦侧面反映出《诗经》的教化功用。但如安大简书“维以永怀”,意为女子希望丈夫明晰自己牵肠挂肚之痛,体现一种女性的自我本位观念。

综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说,描摹女性本位之作与抒发同情女子之感的文本少之又少。在思妇诗这一框架下分析,传世本的“维以不永怀”比安大简版本更符合文本创作的时代特征与群体心理。

(二)游子诗。如高亨于《诗经今注》中所言:“作者似乎是个在外服役的小官吏,叙写他坐着车子,走在艰险的山路上,怀念着家中的妻子。”⑤(5)基于此,第一章写男子幻想家中妻子对自己的思恋,所谓“情从对面飞来,而情益厚”;后三章属男子归途中的实际经历。那么传世本“维以不永怀”即男子希望通过酌酒消解心中的思念与愁苦;安大简“维以永怀”在此背景下似乎解不通。

综上,借助“抒情主体”进行分析,传世本所书“维以不永怀”比安大简版本更合理。

五、小结

注释: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

②黄德宽,徐在国.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M].上海:中西书局,2019.8.

③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④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

⑤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程燕.诗经异文辑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黄德宽.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J].文物,2017(9).

课题项目:本文系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安大简《周南·卷耳》异文研究”(项目编号:CXCY2020 Y5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异文
《黄帝内经》异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西夏文草书《礼记》异文一则
简帛典籍异文研究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
李白诗歌异文浅谈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诗经》异文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