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摘 要]竹笛演奏过程是艺术作品的呈现,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展示其外在美,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情感的表达来传达作品的内涵,与听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演奏技巧的合理运用以及演奏者的素质培养三方面进行分析,在竹笛演奏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
[关键词]竹笛;演奏;情感表达
我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笛文化,有史料记载,早在河姆渡文明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骨头制作笛子来吹奏;《吕氏春秋》中记载,黄帝时期伶伦“取竹之嶰谷”,始制竹笛,这是骨笛向竹笛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竹笛不仅是华夏音乐艺术中重要的成员之一,更是在我国传统乐器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竹笛的演奏形式除独奏以外还包括重奏、齐奏、轮奏、表演奏、对奏以及与歌曲、舞蹈、朗诵相融合等多种形式,一段富有感情的竹笛演奏,它的魅力在于通过对乐曲的演奏能够升华作品的情节、渲染场景,把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传递给观众并产生共鸣。因此,竹笛演奏中的情感表达极为重要,我们应该运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来提升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效果。
一、对艺术作品的深度剖析
在演奏一部作品之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演奏者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技巧的运用都会影响到一部作品的呈现效果。
首先,明晰作品的情感。竹笛演奏者在熟悉乐谱的同时应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时的心理情感。通过对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了解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助于演奏者内心情感的丰富,情感表达得更准确。
其次,确定作品的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不同地理环境、民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音色特征以及流派风格。从南北地域上来看,由于北方人的性格粗犷、豪放热情,北方流派的曲风比较高亢、宏大,所表达的情感直接鲜明。而南方地区的曲风与北方相比,总体上来说是更婉转灵动,感情较为细腻柔和给人一种清澈秀丽,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明确演奏技巧。在明晰了作品的情感、确定了作品的风格之后,在演奏技巧上要懂得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更适合整部作品情感的表达。如表现轻松活泼,可以运用滑音、剁音、历音、花舌音、吐音以及飞指等方式;如表达细腻柔和的情感可运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泛音以及叠指等技巧来修饰。例如《牧民新歌》,是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义的作品,该作品重点在于“新”,以蒙古族音乐为基础进行了创新,是新派笛子的代表作之一。此曲以四部曲为结构,每一段都有它独特的旋律特点,需要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表达情感。乐曲的第一段为慢板,需要运用打音、抹音、气息鼻口并用,口风舒缓来表现身处草原的那份宁静;第二段是以小块板来表达欢快的情绪,需要演奏者运用双吐和三吐的技巧以及跳跃的节奏型的演奏方式進行表达;乐曲的第三段节奏渐缓、旋律舒展,表现牧民身骑飞驰的骏马自豪高歌,需要演奏者将音调拉宽,运用倚音、送音、打音、迭音等装饰音来表达;第四段情绪逐渐走向高涨,运用了调式对比的手法,音乐在高音区转宫调式,色彩明亮新颖,运用了笛子技巧中的连续的三吐声效果,模拟马蹄声,其中还需要运用花舌、飞指、颤指等技巧来展现出对蒙古草原的热爱和牧场上生机勃勃的欢快景象,最终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由此可见,在竹笛演奏过程中明确演奏技巧,能够使整部作品的层次感更强,韵味十足,情感更为饱满、丰富。
二、演奏技巧的合理运用
在竹笛演奏过程中,速度的调控、力度的控制、气息的运用、音色的表达成为音乐运动状况,演奏者能将其情感与音乐运动的方式很好地结合来完美地呈现一部作品,需要对音乐表现手法充分的把握。
首先,速度的调控。竹笛演奏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速度的调控也就是节奏的掌握。一部作品中包含或快或慢的节奏,演奏速度的不同使作品的情感有层次感,快的演奏速度可以把作品推向高潮,慢的部分情感的表达更为细腻柔和。演奏者需要注意吹奏的速度,速度加快时要有条不紊,速度减慢时确保稳定不能操之过急,最终将作品自然而然地呈现。
其次,力度的控制。竹笛演奏力度的处理尤为关键,力度强弱的处理影响着整部作品的情感表达。一般来说,竹笛演奏中力度的控制是有一定规律的,旋律增高力度增强,旋律降低力度减弱。力度的强与弱应根据旋律的变化而定,优秀的演奏者可以很好地控制力度,在强与弱之间自由变化,并能够融入自身对作品情感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旋律的走向,将作品的情感传递。
再次,气息的运用。竹笛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能够掌握并运用好气息对作品的演奏效果会起到提升的作用。如表达情感的逐渐推进,在气息的运用上应随着情感逐渐加强,如表达哭泣悲伤的感情可运用气息的断断续续,或强或弱的方式进行气息的调整。如作品《寒江残雪》,是竹笛曲目中训练气息最为常见的曲目,运用婉转细腻的旋律展现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色,仿佛感受到了初春的脚步缓缓走来,带走了冬雪带来了春色。此曲对气息强弱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采用G调低音大笛演奏,需要在低音笛上的高、中、低三个音区保持平衡统一,运用内在的动力在相对的平静的曲调中保持气息的平稳。气息的运用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吹奏是要收紧腹部,运用气息来表达不同的音色,无论高音还是低音,强音还是弱音都需要音色的丰润饱满。想达到纯熟地运用气息在训练时可以先从中音开始练习,熟练之后再练习高音和低音,然后根据不同的音色运用不同的演奏方式。
最后,音色的表达。音色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它是一部作品中情感表达的载体。在乐谱中并不会标注音色表达的方式方法,它需要演奏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悲伤的、欢快的,是奔放的、是柔情的还是情感多元化的,不同情绪的表达所用的演奏技法也有所不同。音色的准确表达需要演奏者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并能够处理好不同音色之间的转换,将作品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三、竹笛演奏者的素质培养
要想提高竹笛演奏的水平,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演奏者除了要了解作品背景,提升演奏技巧水平之外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一部作品的呈现蕴含着演奏者自身素质,演奏者应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学会观察身边的环境、人物、事件来丰富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在竹笛演奏过程中将不同的情感准确地表达,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有效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如作品《野营路上》用两支同调梆笛演奏,表现人民子弟兵野营训练中威武雄壮、坚定不移的精神风貌。梆笛是北方笛子的代表,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此曲引子运用相对悠扬的笛声描绘红日东升的景象,接着Ⅱ声部出现了号角般的音调,描写战士应召集结出发。第一段,笛子同度奏出了威武雄壮的主题旋律,塑造了人民子弟兵朝气蓬勃地踏上征途的音乐形象,主题重复时Ⅱ声部以军鼓般的双吐音型相烘托很有气势,也增添了野营路上画面的层次感。第二段,舒畅豪迈、优美如歌的复调旋律,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抒发着战士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忠诚的情懷。第三段,与第一段气势相呼应,形成了更为威武雄壮的音乐气氛,象征着人民子弟兵勇往直前、坚定不移的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要根据自己声部在复调中所处的不同情况做演奏处理,使两声部形成水乳交融的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
这首曲子不仅体现了演奏者技巧的运用与处理,更吸收了北派笛子历、滑、吐、剁和飞指颤音等技巧。低音要漂亮,强弱幅度要大,而高音又要稳定是本曲的最大困难,需多下功夫。演奏时要情深意浓,还需明晰作曲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情怀,这需要演奏者具备高深的艺术素养。
总之,在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是尤为重要的,它需要将演奏技巧和作品情感相互融合,且要达到很高的标准才能使整部作品更好地呈现。因此,要求演奏者娴熟地运用演奏技巧,对作品要有正确理解和分析,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逐步提升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张毓.竹笛艺术的表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0).
[2]李贵中.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浅析[J].黄河之声,2017,(4).
[3]曲广义.笛子教学曲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J].1995,(5).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