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哲,占丽华,曾欧阳
(1.萍乡市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2.萍乡市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血液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其中微创手术包括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以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等[1],为有效治疗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患者手术方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旨在探究ERCP联合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7.84±2.37)岁。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78.77±2.57)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疾病情况符合老年胆总管结石诊断规范;经过影像学检查后确诊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疾病者;由于麻醉剂过敏等情况未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进行全面检查、动态监测病情、专科会诊等措施,确保其围术期的安全性。除常规性检查外,对于伴随有胆源性胰腺炎或糖尿病患者,将其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2]。所有患者术前均需禁食12 h,手术前0.5 h患者肌注10 mg地西泮(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76)、75 mg哌替啶(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3020022)以及10 mg山莨菪碱(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010)[3]。对患者进行全麻,使用鼻导管吸氧,静脉注射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00)1μg/kg和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122)1.5~2.5 mg/kg,期间需保障患者的睫毛反射已完全消失,然后才可操作。在检查过程中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0.1~0.15 mg/(kg·min),检查完成前5 min停止使用药物[4]。治疗所使用的仪器为Olympus JF240/260电子十二指肠镜、Boston黄斑马导丝、Olympus三腔拉式切开刀或针形刀、球囊、Olympus机械碎石器、鼻胆引流管或者塑料支架,本研究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37)[5]。
观察组操作方式:首先使用ERCP明确患者胆总管结石大小、数目、部位以及胆管狭窄、形态和变异情况。EST是在内镜进入患者十二指肠后调整镜身,将乳头位置调节在视野中,应用切开刀以11~12点档切开乳头括约肌,操作功率为35 W,根据患者的实际结石情况选择切开长度,按照具体的乳头形态决定。结石直径<1.5 cm的患者可直接采用取石篮进行处理。对于泥沙样的结石需采用气囊进行清扫处理,直径>1.5 cm的结石需机械碎石后分次取出[6-7]。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结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术前准备同观察组,由经验丰富医生常规操作[8]。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指标。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9]。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胆道出血、血淀粉酶升高及消化道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0 60手术时间(min)141.39±11.86 164.54±14.32 7.573 0.000切口长度(cm)2.46±0.78 6.42±1.78 12.395 0.000术中出血量(mL)108.93±19.81 110.92±17.35 2.770 0.007术后VAS评分(分)2.46±0.98 2.57±0.42 2.339 0.02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25.43±4.26 31.55±6.84 4.620 0.000住院时间(d)8.21±5.79 11.65±5.42 3.321 0.00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随着国内外ERCP相关操作以及附件技术的发展进步,EST已逐渐成为胆道疾病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或残留的患者,特别是手术风险较大及高龄手术患者[10]。在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时,对其进行ERCP诊断及治疗时必须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常伴的心脑血管疾病、抵抗力较低以及糖尿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仔细全面,在手术完成后也应适当防治感染。目前,ERCP已逐渐成为胆总管结石疾病的首要治疗方式[11]。此外,成功进行EST也是患者取石的成功所在。在对该病患者进行具体治疗时,必须对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处理,采取ERCP联合EST治疗方式时,可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ERCP联合EST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且患者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