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3 04:40:18崔英坤
当代医学 2021年26期
关键词:椎旁国药准字时段

崔英坤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麻醉科,山东 潍坊 262500)

开胸手术的实施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组织,大部分患者在术后仍会发生剧烈疼痛,疼痛会激发围术期相关炎症反应,如不能第一时间予以针对性镇痛措施,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如患者病情严重,极易发生气道梗阻、肺炎等情况[1-2]。椎旁神经组织对生理机制影响较小,对患者予以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开胸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23±3.15)岁;体质量45~80 kg,平均体质量(62.32±2.15)kg;手术类型:食管癌切除术12例,纵膈肿物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11例,肺叶切除术17例。参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12±3.06)岁;体质量46~80 kg,平均体质量(62.25±2.24)kg;手术类型:食管癌切除术11例,纵膈肿物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13例,肺叶切除术1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择期实施开胸手术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存在麻醉禁忌证的患者;对研究表示拒绝的患者。

1.3 方法 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取0.3 mg/kg依托咪酯(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107)、2~4μ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0.6 mg/kg罗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70)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并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实施气管插管,在术中利用瑞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术后对患者予以静脉自控镇痛干预,每次取10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联合0.1 mg/mL阿扎司琼(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05)进行镇痛泵镇痛,使其整体剂量控制在100 mL。

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清醒前取20 mL罗哌卡因(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073)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将切口侧朝上,对T8、T4水平实施椎旁神经阻滞,使用超声探头扫描中线部位矢状切面,获取超声影像。在探头外侧中点部位实施进针,在两横突中间置入椎旁间隙,在超声引导下明确穿刺针部位,保证针头末端直至肋横突韧带深面胸内筋膜浅面。如回抽无血液,需取10 mL罗哌卡因进行缓慢推入,行超声图像诊断显示高亮胸膜影向下压,使用同种方法对其椎旁间隙进行阻滞。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血压水平、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n=40)参照组(n=40)t值P值术后2 h 2.11±0.28 4.97±0.24 49.049 0.000术后12 h 3.02±0.12 5.12±0.18 61.394 0.000术后24 h 2.65±0.32 3.65±0.36 13.131 0.000术后48 h 1.28±0.36 3.12±0.31 24.495 0.000

2.2 两组不同时段血压水平和心率比较 两组不同时段血压水平、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段血压水平和心率比较(±s)

表2 两组不同时段血压水平和心率比较(±s)

项目血压水平(mmHg)心率(次/min)组别实验组(n=40)参照组(n=40)t值P值实验组(n=40)参照组(n=40)t值P值术后1 h 84±32 86±25 0.311 0.756 80±14 78±16 0.595 0.554术后4 h 71±16 70±18 0.263 0.794 71±11 72±14 0.355 0.723术后16 h 74±23 76±25 0.372 0.711 81±11 82±14 0.355 0.723术后24 h 86±32 87±34 0.135 0.893 81±8 79±12 0.877 0.383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 实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为(8.2±1.8)次,参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为(10.8±2.6)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0,P=0.000)。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70%以上的开胸手术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剧烈疼痛,长时间持续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胸部剧烈疼痛会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咳嗽排痰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发生相关并发症。有关研究证实,大剂量使用镇痛药物会使患者发生嗜睡、呕吐、恶心等症状[4]。硬膜外连续镇痛会提升镇痛效果,但实施胸段硬膜外穿刺难度较大,失败率较高,术后极易发生低血压、尿潴留情况,不适用于老年人群。

椎旁神经阻滞主要经胸椎旁间隙注射局麻药物,进而实现局麻区域镇痛的效果。其作用机制为:对肋间神经、背支交感神经链进行阻滞,椎旁间隙具有延续性,在一个节段注射麻醉药物,可扩散至多个皮肤节段[5]。有研究显示,椎旁神经组织麻醉为胸廓单侧神经组织,因此,不会使患者出现四肢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和尿潴留情况,不会直接影响血流动力,进而保证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6]。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与其他镇痛方法相比,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十分复杂,针对手术中出现血液循环不足、失血量大情况,使用镇痛方法会造成低血压情况。在盲探下实施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仅依照体表定位和组织变化确定患者椎旁间隙[7-8]。因此,此种麻醉方法对穿刺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如操作中发生误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会发生严重后果。在麻醉工作中使用超声技术,穿刺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麻醉医生需全面掌握超声技术,进而可充分依照超声实施穿刺,提升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超声引导下穿刺可避免盲探下操作的相关风险因素,提升神经阻滞成功率,镇痛效果显著[9]。

综上所述,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方法,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镇痛安全性,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状态,可明显提升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椎旁国药准字时段
定量CT与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测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椎旁软组织髓外浆细胞瘤1例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中老年保健(2019年8期)2019-07-22 07:02:00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更 正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0期)2015-11-19 01:32:55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7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