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婷
在众多的消化道发作的恶性肿瘤中,结肠癌是比较多的病例。早期发现的结肠癌经手术治疗后,其5 年生存率能占92%~97%,但晚期却下降至10%左右[1]。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是消化不良和腹胀等,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轻视,当病情出现恶化时就已经到达晚期,经过手术对其进行根治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此时对于患者来说,大多通过化疗来控制病灶扩散、减轻不适症状,并尽量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卡培他滨是新进发明的一种含氟尿嘧啶化疗药,可口服给药,其靶向性强,疗效明显,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2]。所以,此次试验的目的是将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使用治疗晚期结肠癌,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6 月在本院就诊的60 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观察组患者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0~65 岁,平均年龄(57.3±5.8)岁;肿瘤分期:Ⅲ期13 例,Ⅳ期17 例。对照组患者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2~63 岁,平均年龄(54.7±6.1)岁;肿瘤分期:Ⅲ期15 例,Ⅳ期1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结肠癌治疗指南》[3]中的结肠癌诊断标准:最近有连续的下腹疼痛,伴有排便改变;排稀便,有时夹有黏液或鲜血,连续查便常规可见便隐血阳性,下腹部能触摸到肿块,伴轻中度贫血、体重下降、无力等症状,通过直肠镜检及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肿瘤分期为Ⅲ~Ⅳ期。
1.2.2 排除标准 患有其他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评估存活时间<4 个月;患有风湿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在2 个月内给予抗肿瘤治疗;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疾病;对化疗有严重抵触或反应较大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予以奥沙利铂(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297,规格:0.1 g/支)130 mg/m2静脉滴注,持续3 h,第1 天开始联合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4,规格:0.5 g/片)1250 mg/m2口服,2 次/d,第1~14 天,1 个周期为21 d,共治疗2 个周期。
1.3.2 对照组 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予以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持续3 h,第1 天开始联合氟尿嘧啶(海南卓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26,规格:0.25 g/瓶)500 mg/m2静脉滴注,持续4 h,第1~5 天,1 个周期为14 d,共治疗3 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便血消失,便常规连续1 周便潜血呈阴性;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便血较前明显减少,便常规连续1 周便潜血呈阴性;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有所改善,便血较前略减少,便常规连续1 周便潜血呈阴性;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便血没有改变,甚至加重,便常规便潜血呈阳性。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总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18 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随访1 年后的生存率,总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指的是治疗开始一直到死亡的间隔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指的是治疗开始一直到肿瘤进展或死亡的间隔时间。
1.4.3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 治疗后抽取患者左侧肘部的静脉血10 ml,放置于离心机中,设置2000 r/min,运行15 min,分离出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的DOC2 蛋白、rasP21 蛋白、c-Fos 蛋白、IL-6 的含量进行测量。
1.4.4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4]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皮疹、血清肌酐轻度上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 随访1 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1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OC2 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asP21 蛋白、c-Fos 蛋白、IL-6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2 例头痛、2 例恶心、2 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患者发生4 例头痛、5 例恶心、6 例皮疹、4 例血清肌酐轻度上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
因为我国人民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出现变化,导致其诱发结肠癌的几率迅速增加。患有结肠癌时,因临床症状早期并不典型,所以被很多患者忽视而延误病情,等病情恶化后已到晚期,尤其中老年患者,其机体的生理机能退化,行手术根除效果不良,预后不佳,导致生存率不高。所以,研究出一种缓解晚期结肠癌症状及延长生存时间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治疗的目标。目前化学药物治疗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上占据着重要位置。铂类化疗药物现已出现第3 代,其代表是奥沙利铂,其在体内合成烷化结合物,使DNA 由链内转变成链间交联,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合成和复制。使用前无需水化,故使用方便,对细胞的毒性反应较少,而且症状比较明确。但是,单独使用此药一般无法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5]。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其成分为氟化嘧啶甲氨酸盐,药物进入体内经过反应后,选择性的转变成5'-脱氧-5'氟胞苷(5'-DFUR)和5'-脱氧-5'氟尿苷(5'-DFCR)通过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5-氟尿嘧啶,所以此药的治疗选择较大[6]。肿瘤组织中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含量比正常组织显著升高,故该药可高度针对肿瘤局部的5-氟尿嘧啶含量展示出更好的靶向选择性,对除肿瘤其他组织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7]。c-Fos 可传导核分裂信号,故其浓度的大小决定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的活跃程度,而结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导致体内c-Fos 蛋白异常升高[8]。IL-6 拥有多种功能,其可以影响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故结肠癌患者的IL-6 浓度明显升高[9]。
此次试验证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 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1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DOC2 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rasP21 蛋白、c-Fos 蛋白、IL-6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选择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奥沙利铂在抗肿瘤活性上作用明显而细胞毒性作用较弱,卡培他滨可抑制细胞分裂,影响蛋白质于RNA 合成,毒性低,两种药物通过协同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机制,进而实现整体疗效的更充分发挥[10-15]。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