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 于萍 朱琳
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对比多见,且为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细菌、病毒侵入呼吸道,诱发炎症反应所致,该病有着易反复、难根治的特点,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会产生较大威胁。因此,要积极采用科学手段进行治疗,以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临床长期用药治疗发现,使用一种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病症,特别是酮替芬,还易诱发乏力、失眠等不良反应,所以要探寻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改善疗效[1]。基于此,本院将酮替芬和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研究发现效果良好,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入院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奇偶数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5 例。参照组年龄2~9 岁,平均年龄(5.03±1.33)岁;女20 例,男25 例;患病时长3~12 个月,平均患病时长(7.13±1.63)个月。实验组年龄2~10 岁,平均年龄(5.26±1.58)岁;女21 例,男24 例;患病时长2~11 个月,平均患病时长(7.08±1.70)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持续干咳少痰,或少量白色痰液,睡前、凌晨病症加重;对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等禁忌证;能很好的配合完成研究,并同意签订书面协议。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者,如胃食管反流、鼻后滴漏、呼吸道反应感染等;伴随其他呼吸疾病或肺部疾病者;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患儿采用酮替芬治疗,富马酸酮替芬片(江苏云阳集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40,规格:1 mg×60 s)1 mg/次,1 次/d,治疗周期为2 周。
1.3.2 实验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氯雷他定片(海南新世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86,规格:10 mg×7 s)10 mg/次,1 次/d,治疗周期为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包括FVC%、FEV1、PEF%。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RP、TGF-β1。③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咳嗽、哮喘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则为显效:咳嗽、哮喘等症状有所减轻,不良反应轻微,则为好转;相较于治疗前,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是恶化,则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④观察并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乏力、失眠、轻微呕吐、胃肠不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FVC%、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参照组对比,b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CR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参照组对比,bP<0.05
2.3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儿中显效23 例,好转2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参照组患儿中显效20 例,好转16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80.00%(36/4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0.05)。
2.4 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3 例(6.67%),其中乏力、轻微呕吐、胃肠不适各1例;参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4例(8.89%),其中乏力、失眠、轻微呕吐、胃肠不适各1 例;两组患儿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0.05)。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临床中以持续干咳为主要表现,特别是夜间、凌晨尤为严重,对患儿的生理和心理伤害较大,另外也会给家长带来心理、生活以及经济负担[3]。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的出现与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相关,因为症状不典型,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相似,但是病程更长,因此在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合并症、病程、病因等,以便准确诊断,准确治疗[4]。以往都是以茶碱类、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为主,但是长期应用发现效果欠佳,而且患儿与刺激性物质接触后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需要研究出更加科学的用药方案,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降低疾病的危害。酮替芬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常用药,属于抗过敏反应的药物,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如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致敏活性细胞等,主要是通过对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抑制作用,对组胺H 受体起到拮抗作用,保护嗜碱粒细胞或肥大细胞膜,降低白三烯功能,从而减少释放变态反应介质,充分发挥抗过敏作用[5]。患儿通过口服后,药物有效成分能在1 h 内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血药峰值,并持续发挥药效,所以见效快、药效持久,能有效防治中轻度哮喘。而氯雷他定是有着抗组胺H 作用的药物,通过拮抗白三烯、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以及外周组胺H 受体,有效抑制机体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物质和细胞间黏液分子脱颗粒作用,减轻变态反应,缓解气道高反应,最终对迟发性哮喘症状产生抑制效果。将该药与酮替芬联合使用,能在双重药物作用机制下进一步提高疗效,让患儿的病症得到控制[6]。
在本次研究中,酮替芬和氯雷他定同时应用于实验组患儿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1、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参照组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0.05)。两组患儿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0.05)。充分说明,两种药物合用可以在优势互补下达到药效增强的效果,同时还能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但是不良反应不会因为两种药物而叠加[7]。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儿在病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气道高反应提高了气道阻力,所以在治疗中要以改善这一情况为主;而氯雷他定能有效抑制机体某些物质脱颗粒作用,应对气道高过敏反应;再与酮替芬相结合,拮抗组胺H 受体,从而增强抗过敏反应、抗炎性反应的效果,减轻各种哮喘、咳嗽等临床症状[8]。另外,患儿还会存在严重的气道重塑、气道炎性反应,所以会降低患儿肺功能,加重病情[9]。而在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中TGF-β1有着诱导作用,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上升,会增加气道上皮细胞,并让其纤维化,最终加重哮喘症状,所以疗效评估中TGF-β1是重要指标。而CRP 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炎症反应,机体受到感染后其水平会快速上升。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儿CRP、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合用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减轻患儿的哮喘症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能提升肺通气功能,改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