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 江苏 宿迁)
在肛肠科内每日最多见患者是肛肠病,导致患者发病因素分别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以及个人日常排便习惯等[1]。该疾病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然而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引发排尿不畅或者是排尿不尽,症状较为严重者还会出现尿失禁[2]。与此同时,若未能予以有效干预方式,还会引发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雷火灸利用中药有关配方,经过药物燃烧热量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舒筋活络治疗目的[4]。而中医护理更加注重统一性以及完整性,指出人体功能存在互相影响以及协调作用。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肛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探究肛肠病术后开展中医护理与雷火灸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肛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AS进行随机分组,各15例。将基础护理用于对照组,将中医护理与雷火灸用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表1所示。
表1 基线资料(n,)
表1 基线资料(n,)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正确排尿训练、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术后叮嘱患者每日饮水,在其腹部采用热毛巾进行热敷,适当进行按摩,调整体位便于顺利排尿,为了刺激患者排尿神经,让其听水流声。
1.2.2 观察组
中医护理:实施耳穴贴压,手术治疗后选取膀胱点以及肾点,酒精擦拭耳部皮肤,用王不留行籽实施贴压处理,利用食指以及拇指对患者耳穴进行捏、揉和按压,力道适中,最佳度出现痛、麻和酸,所有穴位轮流进行按压,每次每穴位时间控制为2 min,每日5次,术后留籽时间控制为2 d。
雷火灸:点燃酒精灯并点燃两根雷火灸保持红火头,火头和施灸位置保持大约3 cm(向下放置灸盒内),将治疗巾包裹艾灸盒,调整患者体位,保持平卧位,将其衣服掀开,分别在中极穴、气海穴以及关元穴位置纵向摆放,确保燃烧烟雾无肉眼可见外泄,治疗时间控制在30 min,患者局部皮肤呈现微红状态最佳,询问患者舒适度,若温度过高,则盖紧治疗巾,使其燃烧速度减慢,每天治疗1次。
(1)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利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进行评分,总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2)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首次排尿量、排尿恢复时间变化情况。
(3)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便秘与尿潴留发生率。
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再导入数据至IBM 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尿量、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首次排尿量、排尿恢复时间变化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首次排尿量、排尿恢复时间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便秘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便秘与尿潴留发生率对比(n,%)
在肛肠科中最多见疾病分别包括肛瘘、肛裂以及混合痔等,使用最广治疗方式为手术[5]。据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大部分肛肠疾病患者通过实施手术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尿潴留,影响后期疗效以及患者身心恢复。传统术治疗后主要选择护理干预方式为留置导尿管、按摩或者还是热敷等促使患者排尿顺利,然而术后感染风险较高,影响病情康复[6]。
在中医学中将尿潴留归属为“癃闭”范围内,其病因和心理因素、术后疼痛以及麻醉等因素相关,导致患者出现排尿障碍。中医传统治疗方式之一的雷火灸经多种不同中药构成,其主要功效包括消肿止痛以及活血化瘀,可促使患者各项机能得到调节。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便秘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同时结合雷火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便秘以及尿潴留等事件的发生率。雷火灸通过燃烧药物所释放出的热量渗透组织深处,让其局部皮肤的肌理处于开放状态,调节患者机体神经系统,温通经络,予以机体所需能量,从而起到扶正祛邪以及疏风散寒治疗目的,确保患者机体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7]。关元穴功效为培元固本,经温灸达到疏通气血作用,提升气化功能,疏通患者尿道;气海穴可对膀胱气机起到调节功效,促使患者小便通利;中极穴配合气海穴以及关元穴通过雷火灸温灸,可起到消散瘀阻尿液以及松软筋经效果利于排便。同时,雷火灸穿透力极强,药力持久,可避免因推拿治疗或者是常规针灸治疗所带来的疼痛或高风险,对患者造成副作用小,费用低,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而手法按压刺激耳穴泌尿区以及王不留行籽可促使患者尿道括约肌痉挛得到缓解,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将中医护理与雷火灸综合使用,可对患者内分泌系统及脏器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其机体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感染风险和尿潴留发生率[8]。
总之,对于肛肠病术后患者开展中医护理结合雷火灸,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控制便秘和尿潴留发生率,促进患者自主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