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达武传承工作室建设中结合SPOC多模式混合教学对中医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2021-09-23 07:44:00姚金龙李益亮孙云柯章铮孙绍裘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专业型老中医中医药

姚金龙,李益亮,孙云柯,章铮,孙绍裘*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0 引言

名医经验的传承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就是有赖于师承教育的模式,它是中医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与途径,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简称名老中医工作室)就是在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得以推广与发展的。SPOC的教学模式是在现代网络教学MOO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将稀缺的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效益[1]。中医专业型人才也刚好具备了扎实的中医基础医学功底,有一定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深入研究的潜质,这也造就了中医专业型人才在教育阶段是培养名老中医传承能力的最佳时机[2]。但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作为国家稀缺教育资源,培养能力有限,常常一年之中能够享受相关教育的人数多则十几人,少则只有几人,因此使稀缺资源发挥最大效力成了我们当前培养中医专业型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中医专业型人才多为年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较快掌握基础的现代化信息化知识以及互联网相关技术,这又为名老中医工作室的信息化发展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力量。

作为三湘中医摇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在孙达武传承工作室建设中,结合SPOC多模式混合教学,总结以往师承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整理、继承、推广和创新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索学术经验传承及推广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为我校进行师承教育、信息化建设、院校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全新教学模式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推进我校中医药临床人才梯队建设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1 目前中医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1 教学对象因素。从本科升入硕士研究生,学生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已经获得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但在临床操作以及临床应变能力上还是十分匮乏。

1.2 教学资源不足。为适应高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研究生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这样就需要一个导师带教2-3个研究生甚至更多,造成了学生临床操作机会减少,使得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大大降低。

2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如今随着高校扩招模式的开展,研究生数量较以前已经有大幅度增长,因而传统的师徒带教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快速培养中医拔尖人才的趋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研究不足,又使中医专业型人才不易学习、理解和掌握,也造成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难以传承。

3 SPOC多模式混合教学

SPOC模式充分利用了慕课教学的便捷性特点,它能够海量涉及网上各种高质量教学课程,并且通过网络系统的自我评价系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立即进行评估然后再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稀缺资源的效用。而中医专业人才具备中医基础医学的坚实基础,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具有深入研究的潜力。此外,小型私人在线课程(简称SPOC)没有照搬传统的课堂模式,而是创造性地采用了更灵活有效的方式[3]。我们不仅关注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转移,而且关注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注重师生在课堂中的探索与交流,生成有价值的资源,促进知识内化,给学习者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4],SPOC资源不仅具有MOOC的专业化、小型化、个性化的优势,也具有高品质和交互性强的特点。

4 结合SPOC多模式混合教学对名老中医思想传承以及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

4.1 科研课程SPOC微课的制作与完善。包括微视、抖音、网络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课件、PPT、师生互动、学生反馈、在线答疑以及个性化辅导等支持服务。

4.2 设计专业化、个性化教学方案。从学习前(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者分类、学习者特征),课堂中资源的设计(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虚拟资源)和教学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课后的教估评估设计(学习掌握评价、课程考核、临床实践考核、临床操作大赛、学习心得演讲)等五大模板设计教学评比方案。

4.3 完成线下实操。全国名老中医定期开展线下亲自传承教学:具体分为传承医术、医理和医道3个层次。另外开展骨伤特色治疗:如特有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制作、小针刀、中医推拿理筋手法等课程(见图1)。

图1 SPOC多模式混合教学路线图

5 讨论

在全国骨伤科名老中医孙达武工作室的继承与创新建设工作中不断探索,本研究意在尝试将多种培养模式相互渗透,并结合三甲医院人力资源成本及优良环境条件下吸收计算机人才,经互联网技术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传统示教的基础上完成对新时代中医研究生信息教学管理以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水平高、道德层次高、为病患服务的适应性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人才,这就为在传承名老中医宝贵稀少的临床经验、播散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学术思想以及进而促进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孙达武名老中医工作室在传承过程之中,始终恪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并且在临床实践过程之中通过整理和研究孙达武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经典用药、个人常用经典方剂、手法整复骨折脱位等诊疗经验,研究总结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合新时代的“互联网+”的教学工作,可以大力推进其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师带徒工作,以工作室为教学平台,通过跟师查房、跟师写方等方式,大力培养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优秀临床人才,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增添后劲。

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既包含经验传承人的本身要素,又涉及到传承方法的因素。本文提出的以临床证据发现为导向探索中医临床经验传承方法主要针对中医学临床经验传承的过程,在遵循中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教学与SPOC等教学资源优势,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信息化教学背景充分结合,体现出传统教学与SPOC之间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按照认识论的原理,提出的传承方法的探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的发展,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呈现出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知识获取方式多样化、学习需求个性化、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拓展等特点,为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临床疗效评价法的发展为中医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客观的技术和方法,如对比研究法的问卷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这使得本文提出的研究思路具有客观的技术条件[5]。具体为:①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的学生个体、小组、班级、教师进行,研究对个体科研教育的影响。②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询、搜索在高校针对中医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做出较为客观的综述性评价、分析与总结,然后为本课题中临床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③对比研究法实验对象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级研究生,估计总人数100人,开展结合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验,并与2018级、2019届专业学位研究生(约500人)以传统的单纯线下教学方法为历史对照,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差异,并予以统计分析。④调查问卷分析法:制定调查问卷,探讨如何有效地应用结合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研究旨在经过两年左右探索研究,完善全国名老中医孙达武学习课的网络资源库、SPOC学习资源链、网上考核评价标准,形成成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针对中医专业型应用人才培养雏形,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切实提高中医专业型应用人才特别是骨伤科人才的临床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型老中医中医药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新西部(2022年3期)2022-04-13 22:20:53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老中医教你睡眠养生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0
老中医坐诊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0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演艺科技(2016年6期)2016-05-14 12:10:33
老中医
中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3-25 12: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