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农海琴
(百色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广西 隆林 533000)
颅内微小动脉瘤指的是病患颅内动脉壁的异常膨出,异常膨出造成破裂所出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直径≤2 mm的动脉瘤[1]。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诊断中,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但是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三维脑血管造影技术(3D-DSA)的普及应用中,微小动脉瘤的确诊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颅内微小动脉瘤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其具有瘤壁薄、瘤腔小的特点,在进行开颅夹闭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期间,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均易在手术中发生破裂的情况[2]。本次研究对相关病例进行选取,对患者采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1.1 一般资料。选取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41例(66个动脉瘤),均为我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对这4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以及脑血管造影确诊均≥1个颅内微小动脉瘤。手术时间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后3天。41例患者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37~71岁,平均(56.41±4.17)岁;在41例中,38例患者以SAH起病,按照Hunt-Hess的分级可将其分为,8例I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其中4例患者经诊断为多发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例患者有2个动脉瘤,另一例患者有3个动脉瘤。41例患者中共诊断出有66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41个为微小动脉瘤,对其中的21个微小动脉瘤采取“电疗”即是应用迷你动脉瘤夹将微小动脉瘤夹闭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20个微小动脉瘤,则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在这41个微小动脉瘤中,其中有20个为未破裂动脉瘤,另21个为破裂动脉瘤。单发微小动脉瘤患者有4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其中2个动脉瘤患者有20例,其中有18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其中有3个动脉瘤的患者有8例,其中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在41个为微小动脉瘤中,未破裂的微小动脉瘤均为多发性动脉瘤。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术前均进行头部CT的完善检查,无出血情况;②与颅内微小动脉瘤相关诊断标准符合;③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疾病患者;②依从性较差患者;③开颅禁忌证患者。
1.3 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采取头部CT以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检查过程中,除采取常规的2D-DSA的脑部检查之外,对未破裂动脉瘤以及SAH责任动脉行以3D-DSA的检查。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消毒后,采取股动脉穿刺,将合适大小的微导管以及Target Nano相关型号弹簧圈,在造影下将微小动脉瘤确定,并在计算机示踪图,即是3D成像后将微导管导入至动脉瘤腔中,在将其固定之后,再将弹簧圈输送后解离。持续研究造影观察动脉瘤栓塞情况直至栓塞满意。观察组:经动脉造影予以微小动脉瘤显示,借助于微导管及微导丝塑型,完成导丝头端的回返,并将之搭在瘤颈处,以维心弹簧圈解脱圈予以电凝,设置电压为0.4 V,电流设置为1.0 mA,时间持续约30 s,观察动脉瘤不显影,进行微导丝撤离,再次行动脉造影,在动脉瘤显露处再次予以电凝,约2 min,为确保效果,补充电凝30 s。对电疗效果予以观察,若有因微导丝所致医源性损伤,可予以支架贴敷操作,在将医源性夹层覆盖后,解脱支架,行造影,观察效果满意,术毕。
1.4 观察指标。①在手术治疗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头部CT以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并评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②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复查头部CT以及脑血管造影检查。③血清学检查:抽取5 mL静脉血予以血清MMP-9、S100β测定,遵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开展统计工作,计数应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获取结果,计量应用(±s)表示,通过t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成功率对比。观察组使用迷你动脉瘤夹可有效的将微小动脉瘤夹闭,研究中成功夹闭20个微小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10个,破裂动脉瘤10个,成功率为95.23%,对照组成功介入处理18个微小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8个,破裂动脉瘤10个,成功率为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手术成功率对比情况(n,%)
2.2 出院时评估以及随访结果比较对比。出院时,观察组GOS评分,5分为18例,4分为3例,出院时进行DSA检查未见有微小动脉瘤残留并且无动脉瘤夹移位。对照组GOS评分,5分为14例,4分为6例,出院时进行DSA检查未见有微小动脉瘤残留并且无动脉瘤夹移位,观察组GOS评分5分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的1年进行随访,观察组出现微小动脉瘤复发及动脉瘤夹移位为6例,对照组也为6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术后出院前GOS评分以及随访疗效评价[n(%)]
2.3 血清学相关指标测定情况。经对MMP-9及S100β指标测定,在治疗前处于相近水平(P>0.05)的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数据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学相关指标测定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学相关指标测定情况比较(±s)
?
微小动脉瘤主要指的是患者的瘤体直径≤2 mm,在进行微小动脉瘤的治疗中,主要有血管内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两种,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经验进行术式的选择[3]。随着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颅内微小动脉瘤能够在3D-DSA的有效检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不断改良以及动脉瘤夹的更新使得开颅夹闭术亦成为治疗微小动脉瘤的可选方案之一[4]。本院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获得以下的相关体会,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进行DSA的完善,并给予有效的3D-DSA检查诊断,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夹闭后,需观察患者的载瘤动脉近远端血流的通畅性。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中成功夹闭20个微小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10个,破裂动脉瘤10个,成功率为95.23%,对照组成功介入处理18个微小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8个,破裂动脉瘤10个,成功率为90%,出院时,观察组GOS评分,5分为18例,4分为3例,出院时进行DSA检查未见有微小动脉瘤残留并且无动脉瘤夹移位。“电疗”以及血管内栓塞术,均可以达到治疗效果[5]。
MMP-9是由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等释放的,为代表性血清炎性因子,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提高。S100β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中,其水平增高,可直观反映患者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为敏感的脑损伤生化学检测指标。故经由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予以颅内动脉瘤手术效果的判定。结果显示,治疗前处于相近水平的MMP-9及S100β指标测定值,在治疗后,观察组数据均较对照组低,提示,电疗法更有益于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神经损伤程度的减轻。综上所述,对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采取“电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且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亦较轻,可予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