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心
2014年9月國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新高考的指导性文件。新高考让学生自己在“必考+自主选考”中决定考试科目,把决定权给予学生本人,它认可人的发展有其层级性、特殊性和不均衡性,尊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鼓励学生的命运自己掌握,基于以人为本进行生涯规划和教育选择。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大学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思考不足,缺少未来3—5年的个人规划,他们希望学校进行升学指导、职业定向指导和心理、人际及闲暇指导”,大部分学生对于近在咫尺的选课走班存在一定的畏惧和担心。为了对学生的发展指导和选课走班有一定的帮助,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单,希望在他们的选课动机和方法上有一些了解,以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下面是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要点。
分析:题目3可以看出,除语数外必修必考科目外,同学们在选修选考科目的选择上比较均衡。物理和历史非常平均,分别占49.39%和50.61%。化学科最低,仅占31.71%,地理最高,占比达67.68%。生物和政治基本上有一半人选择。
分析:题目6和7测查同学们对自己的了解。从数据可以反应出非常客观的一面:处于16岁左右的青少年对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很朦胧的状态,对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性格和需要等只是基本了解。这就要求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父母和老师给予他们精心精细的帮助和指导。
分析:从题目8可以看出,同学们虽然不成熟,但却非常冷静。他们不认为今天选课走班的正确与否就决定了一切。只有15%的同学认为它跟今后所读的大学层次和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其余同学只认同它有一定的影响和关系。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不要走极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各科都要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新一代的高中生整体上有很正向的读书观、学习观和择业观,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他们独立、自信、阳光和有责任感。在涉及选课走班这个重大的抉择面前,表现出理智、谨慎和不盲从,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他们身上仍然有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应该有的不足之处,比如,理想化,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对社会的残酷性没有一定的预见,对今后的困难准备不足等等。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应该在把握教育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及时给予他们温暖的指导关心和必要的支持帮助,让我们的新高考改革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