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云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28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材中的主题图只有三段对白,也就提供了三个条件:1.每次最多烙两张饼,正面和反面都要烙,烙熟每面费时3分钟;2.父母和女儿三人,每人一张饼;3.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烙熟所有饼。
教材设计这种形式的素材无非就是要传导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优化行动方案;但除了传导基本活动经验,优化行动方案外,是否能让学生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呢?现参照本校教师执教“烙饼问题”的交流课谈一些浅见。
一、教学中带来的疑惑
执教老师对教材做了适当改编,并在课前指示学生自制学具,用硬币充当烙饼,给硬币编号:饼1、饼2、饼3。其中硬币字面视为正面,花纹面视为背面;用圆形的硬纸充当平底锅。将全班学生分为6个探究小组,导入问题情境之后呈现第一个问题:一次只能烙两张饼,每张饼都要分别烙两面,烙熟饼的一面耗时3分钟,那么彻底烙熟一张饼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并回答:解决这个问题时,你已经知道什么?需要弄清什么?生1:“我已知三个条件:1.一个锅里一次最多放置两张饼;2.每张饼两面都要分开烙才能熟透;3.烙熟饼的一面费时3分钟。需要弄清的问题是:彻底烙熟一张饼需要花费长时间?”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有理吗?有无异议?”全体学生:“有理。完全同意,无异议。”师:“老师也赞同,我们为他鼓掌。”接着,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来验证这个问题,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每回只能烙两张饼,每张饼的正反面要分别烙,烙熟一面用时3分钟,问烙熟两张饼需要多久?师:“请你们仔细对比前后两个问题,有什么异样?”生2:“已知条件完全相同,问题有区别,第二次是烙两张饼。”教师表扬生2,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展示。结果6个小组得到的答案都是“6分钟”。师:“我有两种烙饼的方法,方法A:先烙熟第一张饼的正面,再烙熟它的反面;然后烙熟第二张饼的正面;最后烙熟第二张饼的背面。方法B:先烙熟第一张饼的正面,然后烙熟第二张饼的正面,再同时一次性烙熟两张饼的背面。你们觉得以上两种方案合理吗?分别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跟你们策划的方法相比,谁更好?为什么?”生3:“这两种方法都可行,分别耗时12分钟和9分钟。”生4:“我们小组策划的操作方案更好,更省时。”师:“你们都很有主见,那么怎么做才省时?省时有什么好处?”生5:“我们每次烙饼时平底锅的锅底都充分利用了,挤满了两张饼;而之前采用的方法烙饼锅底仍有空闲空间,这样效率降低。”生6:“省时当然好,可以提前吃到饼;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别的事,还可以节省燃煤燃气。”
二、用表格数据总结浅显的规律
教师呈现第三个问题: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张饼的正反面分别烙熟,烙熟一面耗时3分钟,如果要烙熟三张饼,共需花费几分钟?教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大胆猜想,然后动手验证,交流学习,并把烙饼方法形成文字材料,最后指派学生代表演示烙饼方法。第1、3、4、6组:花费12分钟。开始同时烙饼1、2的正面,待正面烙熟后,再烙饼1、2的反面,然后分两次烙熟饼3的正反面。第2、5组:花费9分钟。先烙熟饼1、2的正面,然后同时烙熟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熟饼2、3的反面。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第2、5组的烙饼方法更精妙,请这两组的同学陈述一下设计思路。”生:“我们组开始也采用常规方法,但是發现烙饼3时,锅底有闲置空间;后来反复琢磨发现:如果第二次撤下一张饼的反面,代之以饼3的正面,那么最后就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反面。”师:“言之有理,看来烙饼时我们应该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尽量每次都是烙两张饼,有效利用锅底空间。”至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已经突破,教材中的问题得以解决。教师还设计了表格数据以揭示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饼的数量与烙制时间的对应关系:当饼的数量多于1张时,最少时间=饼的数量×烙饼一面所需的时间。
听到这里,笔者心里打鼓,这个规律有必要归纳出来吗?这个规律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每次烙饼的条件都是“一次只能烙两张饼”,那肯定适用,但是限制条件一旦有变,又该怎么办?
三、延伸拓展,寻求通用性公式
可以说执教老师已经成功地完成教学,她合理地加工改编了课本素材,让学生深入理解烙饼问题的意思,然后通过提取主干,使学生能自觉思索、主动操作、归纳总结。倘若把限制条件“一次只能烙两张饼”改成“一次能烙3张(或者更多张)饼”,最短用时又是多少呢?此时,前面总结出的规律早已失效,如果再次进行拓展研究,二次实践验证,时间不够,也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能否在“一次只能烙两张饼”的限制下,总结出更普遍的规律呢?
四、思维升华,建立一般模型
经过深思熟虑,笔者发现可以定性地得出更一般的规律。在限制条件是“一次只能烙两张饼”时已经得出:当每次烙饼时煎锅里随时保持两张饼的任务量,所费时间最短。此时可以引发三问:(1)所有烙饼需要烙制的总面数是多少?学生会很快得出结果:饼的张数×2。(2)为了提高效率,每次保证锅底有两张饼,需要烙几次?这也很容易求解:总面数÷每回能烙的面数。(3)烙完所有饼面需要多久?也很容易算出结果:烙的总次数×烙熟一面所需时间。这个时间即是最优化的时间。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就大致可以建立起烙饼所需时间模型:(1)需烙的面数=饼数×2;(2)需烙饼的次数=需烙饼的面数÷每次能烙的面数(有余数则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3)最少时间=需烙的总次数×烙一面饼需花费的时间(模型适用的条件是:煎锅一次性放不下所有烙饼,煎锅一次性能放下所有烙饼,一律烙两次)。这个模型不但适用于一次只能烙两张饼的限制条件,对于“一次能烙3张(或者更多张)饼”的限制条件一样适用。模型中的第二步计算会出现余数,一旦有余数就要采用“进一法”核算,这样这个模型就具有普适性。只要这个模型建立起来,且只是求算最短时间,还是很好掌握的。
最后,笔者还发现,这个模型还能反推烙制流程,结论是:在模型中的第二步计算,算出总次数=总面数÷每次同时烙的面数,(1)当这个结果没有余数,且是偶数时,就一正一反一直烙到最后所有反面;如果是奇数,则必须在倒数第二次烙制上一批所有反面时撤换面饼;(2)当这个次数有余数,商是偶数时,必须在倒数第二次时调换正反面下锅次序;若商是奇数,则按照先正后反的顺序逐步烙完。对于这些在此就不一一展开讲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