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爽
摘要: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点,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作为思政教育的落实者,高校辅导员在执行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辅导员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担负起自己在思政教育中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前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有很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策略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思政教育工作是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责工作之一,但目前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包括:
一是部分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偏移,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意识,但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浮躁习气、快节奏氛围、消极观念的影响,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难以沉下心来钻研学业。
二是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多数大学生对政治、社会事宜比较关心,喜欢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但由于其社会经验较少,遇到矛盾观念时容易怀疑自己,进而出现观点不正确的情况。
三是部分學生心理定位不佳,绝大多数大学生接受的是系统的学校教育,很少有机会接触、参与社会实践,经历艰苦环境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社会上成功学理念的熏陶,多数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独立,认为自己是生活中的“主角”,进而导致不愿做基础性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辅导员自身素养
一方面要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思政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为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辅导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建立起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让其具备一定的“个人魅力”,提升自身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以便向学生宣讲相关理念,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辨识力,准确判断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可以针对性辅导教育。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便利,在以往工作中,辅导员职能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等形式沟通,在双方时间、地点空间上受到一定束缚,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上述不足,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QQ等平台建立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方便自身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而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发现学生问题、给予学生生活或学习上的帮助。
可以利用思政教育网站定期开展思政教育课程或讲座,学生不仅可以在公开课程中学习,还可以针对某些制度、事项提出自己的看法。该形式打破传统束缚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自由发言、敢于发言,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热情。
(三)加强隐性思政教育力度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开展思政教育时不能单纯采取灌输式、说教式等手段,要创新教育方法,加强隐性教育力度,将思想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如创新活动或交流活动,此类活动在选题时可以选取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定深度的活动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强学生学识。如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对增强学生的毅力与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志愿者活动,该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建立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
(四)注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教育工作干部,在教育工作实施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心理状态放在重要位置,以此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积极学习专业心理学知识,从理论到实际,对学生心理作出针对性、有效性的引导。如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辅导员结合自身经验与学习所得创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讲解如何调整自我心理、如何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起相关思想意识与心理意识。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运用专业心理学知识给予学生正确引导,或联系专业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在高校期间的重要引导者、指导者,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服务,其工作重心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引导、帮助,在此环节中,辅导员要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进去,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项目,促进学生有效渗透、良好理解、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魏麟.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学生工作案例的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2):37-38.
[2]郭惠芝.2010—2019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概况分析——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