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021-09-22 00:34余逸凡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境数学

余逸凡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言:“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和积极发现问题,才能从新的领域中不断成长,不断获得新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课堂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课堂上学生思考的全是解決问题的措施,却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只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满足不了今后的学习任务,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引导其提高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支配着课堂进度和上课内容。严谨的课堂结构,严密的上课逻辑,环环相扣的预习、上课、复习过程,直到最后的巩固练习,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课堂40分钟内,因此学生常会感到节奏紧张、气氛压抑。而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集中在解决数学题的方法和思考步骤上,上课形式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发现未知的探索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这种教学现象,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负数”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生活中的实例先认识负数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正负两种不同的概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积极思考问题,不断培养其提出问题的勇气和热情。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激发其问题意识。

二、构建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天生就喜欢问“为什么”。数学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课堂内容,在课堂上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不断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和紧张感,充分挖掘其内在的问题天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问,自主发现问题的存在。教师要改变“霸权者”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停下“追赶”教学进度的做法,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树立“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利用材料去布置教学展示台,明确所需要的装饰品的大小。学生就会在过程中发现,对于装饰品的大小,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厘米”这一概念。这一教学实践,很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适时进行问题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完全靠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达到。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一种进步,提出具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则是另一种境界。小学生自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决定了其发现问题的潜力,而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空间问题,对于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挖,树立正确发现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学生学习《估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问题时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所举的例子中个位上的数字都不是5,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所估算的数字,但若个位数是5,是舍还是入,学生极易产生疑惑。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问题,最后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便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掌握估算的要领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就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的存在,学生才会有思维的方向和动力,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锻炼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是教师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真正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