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戏到出戏

2021-09-22 09:46康雯天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创设法治道德

康雯天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推行,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品德课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情境体验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得知识、习得技能、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本文将从创设情境、体验情境、表达体验、外化于行等四个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教学是为了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并使学生深入情境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用心感受、观察、体会、欣赏、辨别情境中生发的情节,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达成对教材的价值认同,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本文将对情境体验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情境体验教学的必要

1.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人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弊端,寻求一种让学生易于接受的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对事物的善恶进行辨别。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兴趣,感知真理。

2.新教材的使用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意在通过教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1]。要想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就要在学生既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鲜活的道德或法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更好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帮助其更好的纠正行为的偏差,达成对教材的价值认同。

3.新学情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初中生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价值观的冲撞,这对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和道德认知水平的局限性,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此,将学生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遭遇的情境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十分必要。我们要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亲身体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

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演员”,让他们体验从拿到剧本,到了解剧本,进入剧本,再到演绎剧本,最后理解剧本的全过程,即从“入戏”到“出戏”。促使学生从体验中抽象出理论并运用于实践。具体实施的策略有如下四步:

1.创设情境,进入剧情

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首先开始于一个好的情境的创设。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一首歌、一个动作、一组数据、一则新闻、一个选择都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资源,都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触发不同的剧情,产生不同的化学效果。这样的情境可以是教师创设的,也可以是学生创设的,更可以是现在正在发生的。

一方面,情境可以根据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来创设,这个情境可以是虚拟的。比如:如果你的家中只能有五样东西,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当你在路上看到老人摔倒在地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议案?等等。这些情境虽是虚拟的,但易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剧情,打开思路。

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学情境还原为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是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其体验。例如,在进行《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教学时,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分组到达学校后勤的各个岗位:厕所清洁、楼道打扫、食堂配菜、食堂打饭、食堂送饭、食堂洗碗等。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地感受到了每一个岗位的艰辛与不易,也开始反思自己乱扔垃圾、不珍惜粮食等行为的不当之处。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并能够将认知内化。

2.启发体验,入情入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学生进入剧情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作为不同的角色自己接下来即将面对的各种问题,并尝试解决在情境中遇到的问题。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奶奶住院后被确诊癌症,但是家人为了奶奶的心情及后期康复,最终商量后决定瞒着奶奶不告诉她实情。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违诚信的要求呢?课堂中,教师针对这一新生成的问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告知实情与不告知实情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可能造成的最终结果,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还是选择不告知奶奶实情。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是指诚实守信用,但有时现实的情境需要我们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不同的问题。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指导行为,理性出戏

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将课本中呈现的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在体验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与正确引导,指导学生从情境体验中提炼出自己的感性认知,并将这样的感性认知提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这种“理性出戏”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每学期的寒暑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的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父母体验其一周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之后,再进行《亲情之爱》一课的学习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职业体验过程中的所看所听所做所思所想。这时,学生已经出戏,能够理性地对自己在职业体验中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与付出,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也能够反思自己平时对待父母的态度,学会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孝敬父母。

4.总结规律,外化于行

通过情境体验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和理解教材知识,达成对教材的价值认同。只有产生价值认同,学生在课后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够在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达成知情意行的统一。

情境体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面对具体的生活情境时,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将自己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加以实践,外化于行。能够在实践中对自身及他人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矫正,能够在身边人做出错误做法时进行指正。以己之力,影响身边人,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三、情境体验教学的价值

在情境体验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启发体验,指导行为,总结规律,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学生进入剧情,入情入戏,理性出戏,外化于行,实现对课程内容的价值认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

1.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所在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最终达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一层意境。

通过情境体验教学,学生在“剧情”中体验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去伪存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学会在逐步扩展的生活学习中去践行。学生从“入戏”到“出戏”,再从“出戏”到又一次“入戏”,渐渐尝试以旁观者的身份与视角来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判断与思考,从而更加理性地分析與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价值认同,达成对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内化。

2.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用好情境体验教学,在备课时就要更加贴近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选取最为恰当的情境。这对教师的信息能力、教材整合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下功夫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进入课堂教学后,在处理提前设定好的情境时,教师要启发学生体验,坚定学生的价值认同。同时也要注意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智慧生成,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生成新的情境,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行为的纠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情境体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控节奏,又要适时引导,既要关注学生,也要运用智慧。因此,情境体验教学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3.推动课程的不断完善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情境体验教学,通过师生的互动为课程建设提供更加多元的素材与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一方面对教学行为的改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深化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解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境体验教学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跳脱出了仅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更加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课程的核心追求,有利于切实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三部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Z].

[2]杨清.以真实的教学过程深挖生命教育的意义——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上“生命的思考”单元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0(35):55-56,59.

[3]王锦飞.谈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情境创设[J].江苏教育,2020(19):24-27.

[4]盛振宇.在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6(11):49-50.

[5]游文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情境设置探微[J].江苏教育,2013(38):74-7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初中生‘两难问题辨析及解决的案例研究”(编号:C-b/2016/02/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