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中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2 17:27朱饮源
成才之路 2021年29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生理学积极性

朱饮源

摘 要: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但其抽象难理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以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以动脉血压形成为例,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在中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和效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生理学;积极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8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校的学生皆为初中应届毕业生,存在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而生理学是所有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探索一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医学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先学后导”为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逐步内化成能力。本文以生理学重点内容“动脉血压形成”为例,探究参与式教学法在中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课程授课的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都欠佳,学习主动性也不高。但这些学生思维活跃、联想能力强,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能够较好地掌握知识。

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抽象,难以理解,教师重复讲解,让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借助3D模拟动画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也无法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参与积极性也不高,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如何能让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呢?经过不断探索,笔者决定在中职生理学教学中采取参与式教学法。结合教学重难点,笔者设计了动脉血压形成的模拟实验,使用学生生活中或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动脉血压形成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以下实验物品:满瓶矿泉水(运动盖)、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医用一次性检查手套、剪刀、水。(2)提前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电子讲义、微课、实验材料图片等预习资料,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

教师首先介绍实验物品代表的意义。矿泉水瓶代表心脏,运动盖的特殊设计代表动脉瓣。挤压瓶身,当瓶内达到一定压力时就会有水射出,因此挤压矿泉水瓶身,代表心室收缩射血进入动脉;不挤压瓶身,代表心室舒张。弹性良好的橡膠手套代表健康的动脉,没有弹性的塑料手套代表硬化的动脉。水代表血液,水对手套产生的侧压强代表动脉血压,而水将手套充满的状态就是正常的动脉血压存在的状态。

讲解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在每个实验项目中设置问题作为小组讨论任务。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做出点评并总结归纳相关理论知识。(1)让学生用剪刀在左手橡胶手套的中指前端剪一个极小的孔,以此代表外周小动脉。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前端套入手套中指,两者尽量贴紧。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使大量水进入手套将其充盈,观察水流情况。提出问题:是谁不断推动血液进入动脉?心脏的射血在动脉血压形成中有何作用?(2)让学生轻轻挤压矿泉水瓶,使少量水进入手套,观察手套体积变化。提出问题:维持稳定的动脉血压对血液的量有何要求?(3)让学生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使大量水进入手套将其充盈,随后松开手,观察挤压瓶身和松手后手套的体积变化。教师演示这一过程,并讲解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概念。(4)让学生用剪刀将右手橡胶手套的中指前端整个剪去,重复上一步,观察手套体积的变化。提出问题:小孔(小动脉)对水(血液)的流动有何影响?动脉血压形成中外周阻力有何作用?(5)让学生用剪刀在塑料手套中指前端剪一个极小的孔,重复(4)的过程,观察手套体积变化。提出问题:橡胶手套的特点对应动脉血压形成中的哪个条件?

3.课后拓展

教师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在线测验,通过查看答题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动脉血压形成”这一知识点,为家中患有高血压的亲人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宣教过程拍摄视频上传到学习通平台。

三、教学评价

为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过程性评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参与此次教学活动的感受。调查问卷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内容。而结果性评价可综合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个人在线测试成绩、课堂小组回答问题情况和课后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个维度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期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

四、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在“动脉血压形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重构了课堂生态,以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从消极听讲转向积极参与,从被动记忆知识转向主动构建知识。“小组合作,先学后导”的方法,让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统一,这能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契合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操作,理论知识掌握好的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团队协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相较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使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一些困难。而教师为了让模拟实验更接地气,选用的实验材料都是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物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认同感,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设计了操作、观察与思考的步骤,这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及条件。调查问卷的结果也证明学生更喜欢这种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脑的学习模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是非常适合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相应改进,将信息化技术和参与式教学法相融合,积极借助学习平台,用大数据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兼顾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打破章节、学科的束缚,合理整合章节知识、模块知识,乃至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小燕,王雯,侯伟生.中职生生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9(24).

[2]吴艳婷.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生理学“理实合一”教学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

[3]范晓梅,张欣,薛明明.参与式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80).

[4]杨维立.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 (17).

[5]杨维立.中职学校生理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

[6]卢怀笋.开放式教学法在中职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06).

[7]文丽波.参与式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和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8).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法生理学积极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