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王佳音 陈一洋 王明建
[摘 要] 公共突发事件往往使得许多學校在应对时不知所措,没有把握好最适宜的教育时机和策略。这不仅冲击着个体的生理屏障,还考验着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无疑对教育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然而当下的心理应激教育尚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系统不够完整、体系较为单薄、配置不够完备等各方面的问题,不足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应激素养。只有从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广度入手,采取覆盖面大、影响持续的心理应激教育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真正筑起学生的心理应激防线,使其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引发的心理危机及影响,从而更好地于心理层面完善应急教育。
[关 键 词] 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应激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94-02
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一场应急应变能力的大考。有研究指出,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们造成的生理损害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对心理的影响却会持续很长时间。[1]这也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更要使其具备较强的感知意识、心理调控及环境适应能力。只有将被动的应激教育提升到主动的应急来思考,不让突发事件“牵着走”,而是着重于及时发现危机端倪并科学理性应对,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应急意识、锻炼抗挫耐挫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与行为习惯。如何才能通过心理应激教育最终促成学生应急应变能力的提高?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一、应激教育的“应急”之困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学校作为把控小学生心理防线的重要一环,开展多方位、全面有效的心理应激教育责无旁贷,这也有助于学生在今后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顺利渡过难关。然而,当前各小学的心理应激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系统不够完整、体系较为单薄、配置不够完备等各方面的问题,尚不足以达成真正提高学生应急能力的效果。
(一)对心理应激教育发展性功能的忽视
1.学校对心理应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有调查显示,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应激教育形式化、课时被主课占用、制度设施不完备等现象。究其根本,学校在专业心理应激知识上的匮乏无时无刻不影响其在应激教育上所耗费的精力。大部分学校以课程安排紧张为借口,压缩、删减心理应激教育的内容,使其难以真正纳入小学正规的课程体系之中。即使相关课程进入课堂,仍旧缺乏协调性和科学性,基本上为生搬硬套心理应激的相关概念知识,加之枯燥乏味的讲授,只将心理应激教育定义为简单、单一的学科课程。
2.学校心理应激教育系统不完整
完整的心理应激教育系统应包括预防、干预和维护三个子系统。如在预防系统帮助小学生认知和评价突发事件,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素质;干预系统是指调动个体生理、心理等反应机能以沉着冷静地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后的相关教育针对的是突发事件对心理的长期影响,以降低伤害、维稳调控为主。大多数小学缺少预防系统,只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才进行心理应激教育,其效果便大打折扣。
(二)心理应激教育体系较为单薄
1.家、校、社联动的影响合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所谓的心理应激教育并非“关起门来搞教育”,脱离家庭支持、社会配合,没有渗透学生内心深处至潜移默化的教育必然是片面的。少部分家长不甚关注、完全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交给学校;学校则打着教育的名头只囿于形式,与孩子与家长都没有进行及时密切的沟通;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也几乎没有与学校建立有机联系抑或难以进行从社会到学校的资源转化……没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是当今心理应激教育的现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教育内容及手段、方法不够理想
当前学校的心理应激教育方式简单生硬,教育工作成效良莠不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施的课程内容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标准,其中较突出的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手段方法定位不准确。由于专业限制,各小学采取的心理应激教育方式以传统讲授法为主,教育内容易出现德育化、医学化倾向,教师将心理应激教育简单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治疗,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2)教育手段方法类型较狭隘。大部分小学在开展心理应激教育时过分依赖心理测评工具,忽视了学生心理阶段性的监察和检测,未构建合理的监察、预防和教育机制,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偏差。
(3)教育手段方法表现形式化。大多数学校将心理应激教育与普通学科等同起来,将心理应激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以几堂示范课应付任务,没有将心理应激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学校相关专业配置不够完备
各校对心理应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其发展现状不平衡。许多小学将心理教育一类的活动课程托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只把此类心理教育当作应付上级的任务,不设立咨询服务机构,没有专职咨询人员,缺少专项经费,要么就是咨询人员定位不明、机构挂靠不明、责权不明,这样的“三无”“三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地区的学校,相关部门相互推诿,阻碍心理应激教育的开展。[2]
二、应激教育的“应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