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艳
作為初中学习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比其他学科更难理解,而学生大多不是很喜欢上数学课,这无疑给数学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数学老师的教学压力都比较大,但是只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大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谈谈几点认识,作一粗浅论述。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能不承认,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或减退,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极大,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探索增强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措施和途径,已成为我们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对此有如下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我在教学中对课堂上方法的处理:对待是一个问题自己先独立思考,如果学生能解决并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不要参与。因为这对解决人而言是一种成就感,这不仅有利于自我能力的提高,并且为以后的学习信心增强了自信心。再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实在无法解决或解决方法比较繁琐,便可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思考结果、互相点拨或同教师共同讨论以便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进而得出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数学问题营造氛围中团结协助的乐趣,久而久之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提高和进步,学生也会更自信了,同时也慢慢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谈一谈”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从爱工作、爱数学做起。这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无声的培养,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兴趣是第一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数学修养,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敢想象,数学教师厌烦教学,所教学生会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教师修养较差,知识面狭窄,又怎能把学生教好?所教学生又怎能热爱数学,又怎能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这一科,这种熟知并不是只仅仅熟悉教材,而是要知道得更多一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准备一桶水已远远不够,它必须变成一河水、一海水,并且是新水长流。教师是榜样,是标准。教师的知识修养、业务水平、敬业精神、道德品质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爱数学、爱工作、修养深、从严律己、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往往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
二、课堂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摸索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时,按照上述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让每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观察、分析、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且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课,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后,我还会对小老师们的讲课和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刚开始时,学生们个个都比较胆小,没有人愿意上讲台去讲。但是当他们后来发现自己的讲课获得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肯定时,都变得喜欢上讲台,争着上讲台讲课了,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看到学生们有这样的转变,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很有成就感。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动脑能力。
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性学科,知识难度大,因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非常重要,我认为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1)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可以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 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 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3)设置悬念,留给学生适当空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行为上的“空白”情境,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使他们有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机会,养成创造的倾向、意识;同时,更要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地思考,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如在课堂结尾时,留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吊吊胃口,使其产生“欲知后事如何,急需课后解决”之感,激发学生课后主动参与学习,创造的欲望。又如在布置作业时,也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这些方法都是相互作用的,需要综合运用,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这需要老师们在具体教学中灵活应用,以最终达到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