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这一年,张桐终于成了一名“知名男演员”。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让无数观众亲切地称呼其为“守常先生”;大量粉丝慕名前去观看他的话剧巡演,并在台下为“大钊先生”喝彩。
出道近20年,拍摄过40余部作品,拿过飞天奖优秀男演员,但吊诡地经历着一夜盛赞。张桐冷静地旁观这一切的发生。
全程摸索,只为让李大钊更真实鲜活
“我拍戏这么多年,《觉醒年代》每一场戏,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但实际上,张桐曾多次婉拒《觉醒年代》的邀约。
李大钊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关键历史人物,而张桐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学校课本的寥寥数语。在剧组打电话邀约、导演面见、试戏试妆的每个阶段,张桐都在反复思忖,怎样才能通过表演,让这个人物既符合历史,又真实鲜活?
“太难了。”张桐坦言。
直到和剧组主创就人物创作、拍摄进行了深度探讨,张桐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历史记载中的李大钊温文尔雅,骨子里却充满民族激情。前一场戏需要“平实踏实”,后一场戏却“大义凛然”。如何将这些概念化的词汇,一帧帧呈现于观众面前?
他列举了与先生“共同经历”的“亢慕义斋”宣讲、《共产党宣言》颁布、“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生登上长城极目远眺……是每一段戏的层层叠加,助推他一步步走近先生。直到最后一场戏,他和整个剧组都仍在摸着石头过河。
《觉醒年代》后,张桐先后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电影《红船》中饰演李大钊。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剧本均被张桐婉拒了,张桐希望把大钊先生的影像人生,尽量铺陈完整。
天生“反骨”,渴求思辨的“怪胎”
1999年的夏天,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张桐考上了南开大学计算机系。偶然一次机会,在军事学院听了一堂名为“论青年人的人生价值”的演讲。讲座结束后,张桐一夜未眠。他迫切地、不惜一切地,想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2000年他自作主张从南开大学退学,选择出国见识更多思想交锋。几乎是临时被“通知”的父母,带着失望、愤怒、不解,与儿子爆发了长时间的争吵,但最终也只能妥协。他们卖了家里的房子,供儿子出国留学。
张桐阴差阳错地去了法国,在里昂戏剧学院接触到表演,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无数看问题的角度,每个人的方式方法都截然不同。但,“为什么每个人又都笃定自己是对的?为什么我的很多想法在别人眼中是错的?”
一时间,他成为群体中的“怪胎”。当他抛出这些问题,只能得到:“为什么要问这种问题?”他开始转求于书本寻找答案。在大量拜读哲学、国学书籍后,他惊喜地发现,原来不止他会面临这些困惑,即便是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大家,也会追问一些看似“虚无缥缈”的问题。“原来我不是‘怪胎,只是和别人思考的方向不一样。”
一年半的朝不保夕,等来了《亮剑》
思想的丰盈,却无法违背生活的苟且。远走两年后,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拮据。为了照顾父母,张桐黯然回国,带着几百块钱成了一名“北漂”演员。
那时,他在大兴黄村合租了一间地下室,每月80元钱租金。早上6点,他便蹲在北影厂门口等待机会。当一天群众演员,可以赚到20元钱,张桐只能吃很便宜的面。
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半,直到他遇到了电视剧《亮剑》中的魏和尚一角。自信、懵懂,甚至略有莽撞的气质,让他赶上了这趟“末班车”。
而一切,似乎都在《亮剑》的热播后,变得好了起来。此后4年,他拍了至少12部作品。
在“被虚荣”与自我挣扎中警觉
今年5月,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公示了入围名单,张桐没有入围任何奖项。
大量观众的意难平,似乎已超过任何奖项的认可。张桐是意外的,感动的,感谢的。但他却不敢把这样一份喜爱,掠美为张桐个人的“流量”。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觉醒年代》播出后,张桐确实变得愈发忙碌起来——与《觉醒年代》剧组一起参加各类研讨会、宣传活动,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接演新剧本……
这种感觉对张桐并不陌生。《亮剑》播出后,他也曾体验过“红”。但温饱解决后,冷静下来的张桐也很快开始拒绝这种“红”。有段时间,张桐总是在“被虚荣”与自我挣扎中彷徨。但他坚定不移地选择后者。
“我更愿意活出一个真实的我。也不想去骗大家,告诉你们张桐是一个多么精致生活的人。我就是很随性。”
(摘自《新京报》 张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