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1-09-22 03:53李洪光郭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应用策略实验教学

李洪光 郭玲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着整个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激发小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小学科学是一门引导学生接触科学世界的学科,与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有一定联系,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有效开展实验部分的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意义,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科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11-0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内容占据较大比例,可以说,实验内容是推动小学科学课程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力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科学实验难以较好地契合,不能满足培养小学生探究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还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意义

1.1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口头表达、板书等来为学生讲解知识。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1.2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有些练习、实验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无疑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进度。课堂教学时间要尽量留给学生思考和反馈,而不应将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环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实验并录制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有效缩短教师演示实验的时间,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回放、暂停,满足课堂教学需求。

1.3  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连接互联网搜索资源,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的学习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信息技术可以将单机的投影仪与互联网相连接,既能够实现直观、快捷地开展教学需求,也能够利用互联网扩大投影展示的内容含量,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

1.4  更好地突出教材重难点

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的指令和教材的表述。但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只需要将重难点内容呈现在课件上,以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呈现,能够让学生明白哪里是重难点,并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2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准备环节

新课改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预习环节能够提供给学生的预习资料有限,也较难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给学生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向学生提出比较基础的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资料进行解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微信群、QQ群等提交预习答案,从而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教师便能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除了帮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变换传统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如在有关地球季节、气候等方面的教学中,平面的图片、实物地球仪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或在网上搜索相关动画视频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展示地球与太阳、月亮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昼夜、四季等科学现象。教师可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来降低教学难度,准确、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科学实验内容[1]。

2.2  课中教学环节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包括微课、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等,这些教学方式能够辅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小学科学中有很多实验内容,受到学生数量、课堂秩序、实验器材尺寸、观察需求的限制,只做一次演示实验往往很难让全体学生都细致观察到实验效果,单一的实验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将学生带入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实验又会拖慢教学进度。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实验过程直观展示给每一位学生,满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和学生观察的需求。

如在“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录制并播放演示实验,放大学生需要观察的细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淀粉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遇碘变蓝”?这些物质与淀粉有什么共同点?并根据学生提出的设想,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实验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2]。

此外,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中关于参观自然博物馆、参观科学实验室的课程要求,开展相关教学耗时较长,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把学生带出校园,且在参观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过多。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将参观对象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参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耗时时间较长的实验都难以在课堂上直接完成,需要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学。如关于卵石的形成实验,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卵石和普通石块,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二者的差别。学生观察后可以发现,卵石表面更加圆滑,没有棱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卵石的棱角去了哪里?又是怎么失去的?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卵石的前世今生。高山上的岩石因为风化、重力、水蚀等作用脱落,进入河道,流水的冲击逐渐将位于上游或中游的岩石向河流下游搬运,搬运过程中岩石不断与其他岩石碰撞,并接受来自流水的持续冲刷。学生可以从动画视频中发现,从上游到中游、下游的过程中,岩石的棱角在逐渐消失,中游时候棱角变钝,下游时候接近如今见到的卵石形状。卵石的形成过程就这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从自然界搬运到课堂上,漫长的演变过程被缩短成为几分钟的视频,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住科学实验教学的重点。

2.3  教学收尾环节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在收尾环节进行实验过程、实验收获的总结十分重要,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学习成果的好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更加深刻。通常情况下,一节科学实验课所涉及的材料、过程、实验现象都比较多,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系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复写实验步骤和结果,遗忘的地方可以空着。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一目了然,也能够让收尾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3]。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步骤排序、实验操作与结果的连线等活动,将有代表性的排序、连线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进行针对性讲解,学生听完教师的讲解后对比自己的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习成果清晰呈现,还能够展示出学生和教师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如在“太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太阳系的众多行星打乱顺序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为行星排列顺序,并标明行星的名字。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习到的行星的大小、颜色、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来区分,并进行正确的顺序排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通过收尾环节就能够得到检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仅有微课、电子书包等形式还不够,广大教师应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增强实验的可观察度、量化程度,不断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

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宝星.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9).

[2]王观超,李蕾.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融合[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6).

[3]潘华.跳出课堂放飞手脑浅探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學科学实验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

【作者简介】

李洪光(1972~),男,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

郭玲(1970~),女,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应用策略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