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新生活》看小众文化类节目的大众传播

2021-09-22 19:14陆丹
新闻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

陆丹

【摘    要】《戏剧新生活》作为戏剧类真人秀节目,利用垂直化内容和圈层多元需求,尝试用大众传播的方式,以深耕小众文化为目标,实现文化内容展现和文化符号认同的融合。在粉丝社群的长尾效应作用下,小众文化在尝试与综艺节目的碰撞中积极探索多元艺术表现形式,增强小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适配性。

【关键词】《戏剧新生活》;大众传播;小众文化

受众审美的多元化使更多小众文化类综艺节目“出圈”,爱奇艺出品的《戲剧新生活》以真人秀形式宣传文娱市场的小众文化:戏剧。真人秀节目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具有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等特点。《戏剧新生活》是一档以宣传戏剧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节目邀请7位戏剧界导演及演员在乌镇进行为期3个月的戏剧排练演出并将台前幕后的创作历程以综艺形式展现给受众,《戏剧新生活》目前豆瓣评分9.4,百度指数最高达到25万。小众题材通过综艺方式放大其感染力,在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同时深耕小众文化领域,扩大宣传效果,小众圈层与大众传播的碰撞使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与文化性并行的同时提升了节目质量,促进文化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一、小众文化在娱乐节目的呈现

(一)垂直化内容,突破粉丝社群

近年来,小众文化、竞技类等节目受到用户及市场的瞩目,大量台网综艺节目制作单位下沉至内容细分的垂直领域,如广东卫视出品的大型杂技竞技类文化节目《技惊四座》,诠释独特的杂技文化;爱奇艺出品的聚焦原创乐队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等。针对更加小众的受众群体,进行深入、聚焦的内容生产,实现从大众内容向高度瞄准目标受众的定制类内容的转变。[1]针对粉丝社群的定制化传播能够让受众满足自身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学者蒋宏大提出:圈层文化对文化传播的要求更高,需要针对特定圈层受众进行精心策划,不仅包含大量原创思路,还蕴含着专业知识,因此易受到圈层受众的欢迎。[2]《戏剧新生活》以文娱产业的瑰宝——戏剧为切入点,展现嘉宾的真实人物性格特征,以全景式记录镜头呈现台前幕后的创作过程,其中夹杂关于对戏剧表演、国内外戏剧历史等专业知识的科普,深度挖掘戏剧的文化内涵。节目首先吸引了一批戏剧粉丝社群,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后,利用圈层受众的宣传收获一批新的受众,再进一步细分受众以保留节目忠实观众,达到内容垂直化的目的。

(二)小众文化圈层的发声需求

戏剧产业的小众化使其在娱乐业中并不具有突出优势,市场认同度低于其他大众文化形态。当前小众文化圈层频频发声有以下几点需求:一是展示需求。在传统媒体时代,小众文化的展示需求只是被一部分圈层内的受众所满足,到了大众媒体时代,“流量”赋予文娱行业新的起色,小众文化线上线下并行的传播率远大于传统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始终需要大众参与,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曝光率增加,小众文化或主动或被动的推广,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展示性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二是利益需求。收益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小众文化由于大众接受度较低或多或少会陷入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境地。《戏剧新生活》第一期围绕“戏剧是否挣钱”话题让嘉宾们展开讨论,嘉宾在作品产出后走上街头为所排话剧招揽观众,结果大部分观众并不愿意为戏剧付费。小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宣传以提高曝光率,《戏剧新生活》有意以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形式来提高大众的接受度。三是自我满足需求。《戏剧新生活》邀请来自戏剧界专业人士担任嘉宾,其中有话剧导演,专业演员,海外深造戏剧博士等,嘉宾在节目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以及对戏剧行业及表演的热忱。

二、《戏剧新生活》大众传播的叙事新路径

由于小众文化或有其独特风格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其较高的门槛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在传播上相较于其他大众文化更加困难。《戏剧新生活》在收获好评的同时吸引了更多观众去了解戏剧行业以及关注戏剧从业人员台前幕后的故事。

(一)幕后前置与冲突展现

《戏剧新生活》在每期(包含上下两集)3小时左右的节目中注重对于“后台”的展现,节目对嘉宾幕后创作和生活的呈现大约占据节目总时长的三分之二,节目以轻剪辑的方式较为完整地展现出嘉宾最真实的交流状态。在每期节目的上集主要展现嘉宾在各自的分工下对剧目的协调策划,在结尾处通常会以预告形式展现部分演出画面,下集重心转移到剧目表演上,将演出作品完整呈现给大众,集中展现剧情的冲突性。例如节目第二期下集的小剧场话剧《鸡兔同笼》呈现了由刘添祺饰演的父亲与修睿饰演的女儿之间的对话场景,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在探视狱中的父亲时,由一道不会做的数学题引出两人各自对生活的烦恼与忧愁。剧情中并没有明示父亲为服刑人员,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双方的言语交流暗示了父亲的特殊身份,现场观众表示:“作品前面较日常化和生活化,所有的爆点集中在最后一分钟,就这一分钟,让整个故事变得意义非凡。”每期结尾处用采访的形式,利用观众对于演出的评价提升口碑,达到宣传效果。

(二)对多元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大众多元文化需求要被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满足,在数字场景被受众越来越重视的环境下,传统戏剧热衷于打破“第四堵墙”,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指出,人的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3]《戏剧新生活》展示的沉浸式戏剧不仅使观众处在对表演进行近距离观察的状态下,沉浸在创作者所创造的故事世界中,还能让大众了解到戏剧的多元表现,吸引更多受众关注戏剧。沉浸式戏剧利用演员的台词、表情、动作以及现场的灯光、背景音乐等协同作用充分调动观众情绪,观众能在现场近距离感受戏剧极致的表现力。观众体验到了一次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的全新的时空场,与戏剧本身的时空场形成共振。[4]例如第三期节目在沉浸式剧场话剧《邂逅·似水》的表演中,嘉宾们租借乌镇的一处酒吧搭建场景,观众或站或坐在表演场地周围,此时的观众能近距离看到演员的情绪变化,在表演时,演员甚至从观众的背后出现,使观众从“第三人称”过渡到“第一人称”视角,突破了观众对于故事情节的疏离感,引起观众共鸣。戏剧通过对多元艺术形式的探索,吸引圈层外的受众走入节目营造的场景中,以线上宣传吸引更多线下受众走进剧场亲身体验。

(三)慢综艺叙事的情感化表现

慢综艺是电视娱乐节目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区别于其他综艺形式快速切换的镜头和人物冲突性,慢综艺因其节奏缓慢、剪辑时间线明确和治愈系的画风吸引了大批受众。慢综艺更加注重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以缓慢的基调建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在缓慢前进的节奏中挖掘出笑点。《戏剧新生活》第一期初始,黄磊带领7位嘉宾建立了戏剧公社,节目首先搭建了极具生活感的场景,然后展现嘉宾们在各自拥有不同戏剧观的情况下逐渐磨合的过程,完成对戏剧的策划、排练、联系演出场地和观众的招募等系列活动,以完整时间线的呈现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节目还真实展现了嘉宾们不完美的人物性格,嘉宾们会馋嘴、偷懒,甚至偷菜被抓住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场景都被节目完整的保留。大众早已对一些节目的人设塑造和面具化的人物表现产生厌烦心理,对于人物个性化的展现更能被大众所接纳和喜爱。

三、小众文化与综艺节目的融合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乘虎认为,“打造爆款的小众综艺不仅要有独特新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需要与时代精神、大众心理同频共振的价值引领”。[5]《戏剧新生活》需要8位戏剧人和飞行嘉宾独自承担策划节目产出、舞台租赁、招揽观众等环节,以真人秀的方式同时展示嘉宾的集体生活状况,在展示嘉宾们台前幕后的创作历程的过程中发挥文化价值引领作用。《戏剧新生活》节目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当下备受关注的慢综艺形式,放弃营造嘉宾的人物设定,以节目展现出来的生活上的缓慢节奏和每场极具张力的戏剧表演形成对比,增进大众对戏剧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一)受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近些年,如《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带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类原创综艺节目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以前受众迷失在众多形式需同的综艺节目里,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向大众展现具有独特中国韵味或者平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小众文化综艺节目,满足了大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二)娱乐综艺节目的长尾效应

《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商业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代表冷门商品且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6]长尾理论在小众文化领域起作用得益于互联网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受众方面来说,小众文化在众多粉丝社群的宣传下被市场所接受,小众文化群体在追求个性化自我的同时也促进了圈层与大众文化的分化,反过来也强化了该圈层的特征。[7]从制作单位来说,娱乐综艺节目选择对小众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在展现文化本身的基础上利用当前青年社群对小众文化的推崇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达到符合大众传播的要求,长尾效应被进一步激活。小众文化类综艺节目凭借精良的制作、深耕文化内涵、对粉丝社群进行垂直化内容定制等优势,让小众文化在推广中取得大众认可,这也为更多综艺节目与小众文化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三)小众文化大众传播的价值

如果小众文化仅停留在粉丝群体的“圈地自萌”中,大概率会逐渐被社会所遗忘。小众文化在与娱乐节目的碰撞之中使受众能够与圈层内社群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对文化的多元解读。小众文化借助传播接受率较高的综艺节目形式,在泛娱乐化社会和用户思维主导的传播语境下,以深耕文化底蕴的态度为基础,实现了文化内容展现和文化符号认同的融合。将小众文化提高到大众传播的水平上,是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和满足受众多元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向国外输出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提升国家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结语

小众文化综艺节目在近些年被市场所关注,原因是大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与小众圈层的发声,小众文化需要寻找更多创新路径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大众传播。小众文化需积极寻求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开拓多元传播渠道;大众传播在内容上也需深入挖掘文化底蘊,制作出能引起大众情感共鸣的内容。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展现多元文化素养以达到提高大众认可度、彰显多元文化色彩的目的。

注释:

[1]王宇琦,曾繁旭.崛起、逻辑与挑战:传媒业的垂直化创新研究[J].编辑之友,2020(06):34-38+44.

[2]蒋宏大.“后浪”叠起,媒体如何引导圈层文化[J].人民论坛,2020(22):136-137.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62.

[4]安璐.沉浸式戏剧在场性的共振效应[J].戏剧之家,2021(09):16-17.

[5]小众综艺如何突破圈层[EB/OL].(2020-02-13)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9-11/28/nw.D11

0000gmrb_20191128_1-09.htm.

[6]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14;107-131.

[7]郑欣,朱沁怡.“人以圈居”: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圈层化传播研究[J].新闻界,2019(07):25-36.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
微信公众号发展困境与前景展望
究传播学角度下舞台主持及舞台主持人的内涵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文化传媒化场域中的意识形态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网络媒体中信息的由下至上传播类型初探
中国独立电影的跨文化调和与妥协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修辞范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