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济慈(1901—1996),浙江东阳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创人之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本文是严进英对爷爷严济慈与奶奶张宗英的深情追忆。
我的爷爷奶奶是我这一生中看到的幸福、美好的一对情侣。他们的爱情,真诚、专一;他们的生活,和谐、美好。他们相知、相爱、相恋、相伴,携手六十多个春秋,成就了他们美丽的一生,也成为我们理想的爱情和家庭的楷模。
爷爷奶奶都出生于1901年,爷爷大奶奶几个月。五四时期,他们正是18岁的少男少女。虽然生在晚清末年,但他们都得风气之先,在家乡的中学受到了良好的新学教育,后来又都在南京就读高等院校。爷爷是东南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奶奶是东南大学的第一个女学生。
奶奶的父亲是个开明的教育家,给她提供了读书机会。奶奶从小就有主见。她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品貌双全,曾在18省女子联考中获得第一,还在五四运动期间担任过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生会主席。她可以用一口漂亮的英语进行演说,还带动同学们一起把陈腐守旧的校长轰走。
奶奶读完女子师范学校以后,还想继续进大学深造。她不仅想上大学,而且想学理科,她想考东南大学数学系。当时奶奶的二哥在北大读书,跟我爷爷是好朋友,他就介绍我爷爷帮她补习数学。奶奶说,爷爷说话带着一口浓重的浙江东阳家乡口音,但是他的讲解思路敏捷,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简明易懂。这赢得了奶奶的认可和好感。奶奶确定爷爷是一个聪明、勤奋的人,心里不由产生了欣赏和爱慕之意。
在爷爷的辅导下,奶奶顺利地考进了东南大学,成为东南大学首个女学生。
奶奶是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女子。她看上爷爷勤奋好学、聪明能干、踏实专一,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于是说通自己的父亲,请他向爷爷家提亲。这在当时是超前见识和大胆行为,直至一百年后的现代社会,仍然令今天的许多人自叹不如。
爷爷得知奶奶对他情有独钟的选择,万分欣喜。可惜,他在东阳老家有个从小订下的娃娃亲。为了争取跟心爱的人自由恋爱、缔结美满的婚姻,爷爷终于说服了他的父母,退掉那门娃娃亲。
爷爷跟奶奶的亲事定下后,两个人就一起商量学业前途,决定给爷爷创造留法学习、继续深造的机会。尽管未来的岳父主动奔走,四处申请留学公款未果,爷爷靠着他在22岁这年出版的第一本数学书《几何证题法》的稿费和他的几个老师的倾囊相助,促成了1923年去法国留学的旅程。
当时爷爷奶奶彼此思念,两个人每三四天就写一封信,4年下来,有三百多封信,奶奶后来把它们分别精装成三大本集子,可惜奶奶写的那本书信集子在动乱的年代中丢失了。
1927年,爺爷在法国拿到了物理博士后即回国和奶奶完婚。他们组织了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前后生了8个孩子,7个男孩1个女孩。其中5个男孩长大成人,并且都读了大学,成家立业,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至20世纪60年代,又有我们10个孙辈相继出生。
爷爷和奶奶是一生的知心朋友和至深亲人,他们互相扶助,平等友爱,凡事都是商量着办。“文革”期间奶奶的腿摔断了,有的时候请不到保姆,爷爷就把家务活大包大揽起来。那时还年幼的我,看着爷爷洗衣、做饭、扫院子、生锅炉,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儿。一个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一辈子没有干过家务,在那期间却什么都要做。
我的二伯去世后,他的一双儿女就被爷爷奶奶接到身边抚养成人。爷爷奶奶不光养育了自己的子女,在我们孙辈身上也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他们正直明理,充满大爱,对我们只有付出,从不索取。这些让我想起来心里就暖洋洋的,觉得自己能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非常幸运,无比幸福。
奶奶是爷爷永远坚定的支持者,爷爷对奶奶也永远一往情深。20世纪70年代末,爷爷有机会到全国各地出差视察,他每天都要给奶奶写一张明信片,汇报每一天的旅行状况。有机会他还给孙子孙女们也写张明信片。
1984年,和爷爷携手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奶奶溘然长逝,爷爷从此在刻骨的追念中,孑然度过年迈的晚境。爷爷专门给奶奶做了一个祭室,挂上奶奶的照片,摆上奶奶的骨灰盒,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奶奶,对着奶奶的遗照鞠躬,默默地给奶奶请安;然后静静地站上一段时间,和奶奶进行心灵的沟通。爷爷这样的日常生活,持续了12年,直到他1996年离世。
爷爷奶奶都走了以后,我曾经多次梦见过他们。我梦见他们在天堂的日子依然幸福和谐,依然相知相爱。我想,人的一生啊,就在于选择,选择好了,就是幸福,就是光明;美丽的爱情啊,始于心心相印,贵在天长地久。
(摘自商务印书馆《法兰西情书》 作者:严济慈 本文作者:严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