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从20世界6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济复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恐怖集团也在形成,暴力活动日见猖獗。当时,有人建议效仿英、美国家设立反恐怖特种部队,以打击国内国际的恐怖活动。但因联邦德国多数人的反对,联邦德国政府为避复活纳粹之嫌,迟迟未正式组建特种作战部队。
1972年发生在慕尼黑菲尔斯滕菲尔德布鲁克机场上的血腥屠杀,为孕育已久的特种部队注入了一剂催产素。
1972年9月,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的恐怖分子劫持了9名以色列人质驾机逃跑,巴伐利亚州的警察试图拦截劫持者和人质乘坐的波音飞机,结果发生了惨痛的悲剧,9名人质和4名恐怖分子全部在枪林弹雨中丧生。为吸取教训,有效打击恐怖活动,联邦德国决定采纳一位与以色列特种部队关系密切的反恐怖专家的建议,于1972年创建了一支专门从事反恐怖主义的特别干预部队,孕育数年之久的“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终于降生了。它的孪生兄弟各州属“机动特种大队”,也同時出世。这支部队除了在国内的行动获得充分授权外,也具备国际特警的外交豁免权,以保护德国在国外人员及资产的安全。
根据分工,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主要对付好斗的犯罪集团,各州的机动特种大队主要负责监视、缉捕或采取隐蔽的行动来对付单个的作案者。因此,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通常在发生严重的绑架、谋杀、劫持人质、暴力骚扰时和保护国宾以及联邦德国政府首脑和政治家时才动用。派遣出击的命令由内政部长通过“热线”发出。
联邦德国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又名“边防第九旅”,简称“GSG9”,编有多个战斗组。它始终处于临战状态,在人员、技术和战术上全部实现现代化,战斗力极强,是一支所向披靡、世界闻名的特种部队。
1977年10月13日,联邦德国航空公司第181次班机从西班牙马卡略岛出发,在飞往法兰克福途中,遭4名恐怖分子劫持。机上82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全部成了恐怖分子的人质。17日,飞机在恐怖分子的挟持下飞抵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恐怖分子为了尽快救出联邦德国监狱中的同伙,扬言若不答应要求便炸掉飞机并杀死全部人质。
联邦德国政府立即组织了营救行动。他们派出的一支由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61名队员组成的2个突击小组,于17日下午7点30分在夜幕的掩护下,降落在摩加迪沙机场跑道外距恐怖分子约200米的一个沙丘后面。
61名突击队员,在2名英国反恐怖专家的协助下,于18日凌晨2点05分,用定向炸弹炸开了舱门,冲入飞机内,并将闪光炸弹投向驾驶舱。在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恐怖分子很快被消灭,整个行动仅用了1分46秒。
联邦德国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的这一行动,受到了西欧各国的一致称赞,并一举扬名。
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与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有所不同,它实际上是特种警察部队,在组织上隶属内务部,归内务部长指挥。
目前,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由司令部、4个突击部队和一个专家技术组组成,编制为200人,而实际拥有队员三百余人。其任务主要是在非常时期担任重要人物的保卫、与恐怖分子作战等。
该部队成员中大多是具有冷静、沉着性格的中年人。大约每30人为一个战斗组,全队可分为6至10个战斗组。他们驻扎在波恩附近的桑克——奥古丁最现代化的大楼里。
边防军第九反恐怖纵队队员个个身怀突击、搏杀绝技以及百步穿杨的射击技巧,而且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非凡的机智、坚忍的耐力和卓越的体能。
到目前为止,这支特种部队仍保持着神秘色彩,每次出动都能对暴徒造成震撼,有“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快如捷豹”的美称。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外国特种部队揭秘》 编著:胡兆才 费志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