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人认为最困扰他们的难题与现代罗马人(以及其他所有大城市的居民)非常类似。在不到两2000年的岁月里,情况完全没有改变。而下面这张列表着实叫人惊讶:
1.交通;
2.街道上的嘈杂和混乱;
3.在城市里前进时所浪费的时间;
4.垃圾和脏污;
5.房屋短缺和天价;
6.建筑倒塌和不安全的建筑物;
7.移民泛滥;
8.夜晚街道不安全。
如我们所见,就像今日,在古代罗马城中想要到任何地方都是个问题:尽管恺撒在公元前45年颁布了一道法令,街道上只允许公务车行走,从黎明到黄昏则禁止私人交通工具通行。但就像现代一样,在古罗马,某些官员和特权人士获准使用他们的私人交通工具。换句话说,在那时,就已经有官方公务车。另一个问题则是大街小巷的噪声污染。下面是诗人马提雅尔对罗马的严重噪音所给予的描述:
在罗马,一个可怜的家伙找不到沉思或休息之所。在早上,学校不会让你安静度日,在晚上,则是烤面包师傅,而铜匠的捶打声一整天不绝于耳。在这里,兑换钱币的人用力摇晃着他肮脏的桌子,桌上堆着高高的尼禄铜板……金匠用他闪闪发光的锤子锤打着西班牙黄金……贝娄娜(一位女战神)的疯狂信徒从未停止他们的唱颂,被漂流木拯救的船难幸存者不断诉说他的故事;经过母亲训练的犹太人小孩永远在哀哀乞讨;满眼眼屎的木柴小贩总是在大声叫卖。
诗人尤维纳利斯附和他的哀叹,纳闷道:“在罗马哪里有租屋可以让你安静入睡?只有坐拥豪宅的人才能好好入眠。”
当时的罗马已经有许多现代问题:混乱的(行人)交通,小贩的摊子阻碍人行道。
今日,即使只是短程距离,想从罗马的某个地点抵达另一个地点也铁定要浪费许多时间,现代城市交通为汽车所阻塞和瘫痪。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皇帝时代的罗马,但让街道阻塞的不是汽车,而是行人。有些古代作家抱怨,他们无法在一个早上安排两个约会,因为他们所需行走的距离和花费的时间过多。
那时在城里的外国人就已经是真正棘手的难题。尤维纳利斯甚至宣称,罗马已经遭到他们的控制,而从叙利亚的奥龙特斯河流进台伯河的水流“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和服装、吹笛者和(叙利亚竖琴的)斜弦乐器、异国风情的鼓,以及被迫在马西姆斯竞技场附近卖淫的女孩”。就像在今日,你最有可能碰到移民和外国人的地方是火车站,在古罗马则是主要道路进入城市的区域,例如,從南方来的阿庇亚大道和从西方来的欧斯提恩塞大道。它们是从地中海东岸和非洲前来罗马的外国人的必经之路。外来者在布林迪西、波佐利和奥斯蒂亚海港下船,然后沿着这两条大道走到首都。显而易见,人数如此众多的外来者抵达罗马(甚至还有被大城市吸引的罗马帝国公民)只会使房价攀升,罗马的房价比半岛上任何地方都要高4倍之多。这情形导致贪婪的房地产投机买卖。大型公寓大楼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它们建得又高又仓促,使用的建筑材料低劣,结果是,房屋倒塌之事时有所闻。尤维纳利斯对此大胆写道,这个城市“大部分是由脆弱又尺寸过小的横梁所撑起”。他宣称,“当管理员用灰泥修补墙壁上的一条陈年裂缝时,他命令我们乖乖安静睡觉,但塌下来的东西还是继续悬挂在我们的头上,晃动不已”。罗马某些地区街道上的垃圾和某些中东城市的情况很类似,你走在从瓶子到豆荚所形成的各种垃圾“层”上。“一边是一位长了疥癣的肮脏老妇,另一边是身上覆满烂泥的猪。”哲学家贺拉斯这般写道。最后,一旦入夜,街道就变得不安全,这在今日仍旧是个问题。然而幸运的是,现今这个问题似乎不如古代严重,就那时来说,倘若尤维纳利斯写的是真实情况的话,“如果出门吃晚饭而没有先立遗嘱……你会被视为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古罗马的日常生活:奇闻和秘史》 作者:[意]阿尔贝托·安杰拉 译者:廖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