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岩明 田冲
“国培”工作中的送教下乡培训,目的是提升中西部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改进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送教下乡培训的实施使“国培”项目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其成效提升途径的探究也需要崭新的视角。本文从乡镇学校和参训教师出发,根据实地调研探讨影响项目成效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乡镇学校参训教师和硬件设施情况
现有的研究较少关注乡镇学校在送教下乡中发挥的功能。调研显示,乡镇学校教师参与送教下乡的情况和本校的硬件设施实际状况无形中对送教下乡项目成效产生了影响。
(一)乡镇学校派出参训教师的情况
送教下乡项目中存在着参训教师重复参加同类培训项目的现象。一位教师多次参加同一类型的培训,且培训内容雷同,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首先,派出学校决策者对培训的关注度不高;其次,县城学校没有认识到教师参加同类培训项目会影响送教下乡整体项目成效;最后,派出学校决策缺乏民主,出现培训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二)参训教师所在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较差
调研显示,大多数参训教师认为能从“国培”送教下乡项目培训中学到同行的先进教育理念,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介绍的教學软件也很好用,但新的教学软件在自己的电脑上可以使用,在学校教学设备上却不适用。这直接导致参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实践自己在培训项目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间接削弱了培训成效。
二、参训教师积极性不高且需求不一
送教下乡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和需求是影响项目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影响参训教师积极性的原因
部分乡镇学校让青年教师参加培训,但部分教师存在积极性不高、被动参训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参训教师个体缺乏内在动力。二是培训时间不合理。项目培训大多安排在周末,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周末参加培训占用了休息和照顾家庭的时间,培训任务、日常工作、家庭生活之间难以兼顾。三是参训教师对项目培训存在误解。送教下乡项目是为了方便乡村教师在自己工作地附近接受培训,但有些参训教师认为在工作地进行的培训不够“高大上”,这种观念也影响到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二)工作量和教龄影响培训成效
参训教师的工作量对项目培训的成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青年教师一般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培训时长的原因,无法合理安排课程。这时,学校会派遣年龄较大的教师代课,他们一般只承担一个班的课,能够合理调课。另一方面,如果学校派遣年龄大、代课少或者没有课的老教师参加项目培训,虽然避免了参训教师调课难的问题,但这类人员上课少甚至不上课,就使培训成效打了折扣。此外,参训教师工作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项目成效的因素之一,教龄的长短决定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如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希望培训内容贴近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有着多年教龄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倾向于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提高。
三、提升送教下乡成效要重视改善“微生态环境”
送教下乡项目中存在着复杂的“微生态圈”。送教下乡项目涉及众多部门,如承办项目的高校、县城学校、乡镇学校、县师资培训单位,还涉及这些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训教师、授课专家等。这个“微生态圈”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其“微生态环境”,也影响着送教下乡项目成效。因此,要重视改善项目“微生态环境”,提升培训成效。
(一)关注乡镇学校在培训项目中的作用
从项目“微生态”的视角看,乡镇学校能够影响送教下乡的成效,但它在项目培训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忽视。关注乡镇学校在培训项目中的作用,首先要重新审视项目“生态圈”,对参训教师团体、县师资培训单位及县、镇、村学校和负责人等因素进行系统和个性化考量。其次要考虑中国人情社会的特点,培训团队可适当依托高校的校友会资源,积极联络并构建培训所在地的人力资源,提升培训中乡镇学校的组织机构协同度,改善项目“微生态环境”。最后要结合乡镇学校的实际,避免培训内容华而不实。培训团队在设置培训课程之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
(二)关注参训教师,开展分层培训
关注参训教师,开展分层培训能有效提升参训教师积极性,提升培训成效,而注重质性评价是关注参训教师的有效途径。质性评价的特点是关注到培训项目参与者个体,注重参训教师个体差异,对比参训教师过去与现在的课堂教学技能,从而得到结论的评价方法。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参训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一方面便于授课教师对参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根据参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反馈,授课教师及时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
除了质性评价,根据参训教师的教龄开展分层教学也是提升培训成效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是根据参训教师的教龄进行分组,例如,按照入职时间长短将参训教师分为A、B、C三个小组(入职时间由A组向C组递增),在微型课环节针对小组成员入职时间长短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A组重点进行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解读;B组重点塑造优质课模型;C组重点可放在听评课的核心技巧或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既能够关注到参训教师在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的需求,也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送教下乡项目有着内生的“微生态圈”,其中乡镇学校和参训教师的相关状况直接影响项目培训的成效。送教下乡项目只有关注乡镇学校和参训教师,从细微处着眼,将创新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落到实处,才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训有所得。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实施成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JSJYZD-028)
(任岩明系周口师范学院讲师;田冲系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国培”项目工作负责人)
(本栏责编 桑 涛)